去年10月以来,美债收益率明显上行,令美国股市遭受严重抛压。本周,随着美债收益率的逐步回落,市场情绪再度发生转变。
美债收益率与股市通常存在一定的“跷跷板”效应,2010年之前,美国“股债跷跷板”效应比较明显。
下一步,美债收益率是否迎来转折点,引发市场关注。
收益率或将跌至负值
许多策略师预计,随着今年抗击新冠疫情的进展和经济复苏,美债收益率将持续走高。不过3月2日,古根海姆(Guggenheim)全球首席投资官斯科特·米纳德(ScottMinerd)认为,长期来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走低趋势,或跌至负值。
米纳德表示,他不太赞同美债收益率将持续走高的观点。他在一份报告中解释称,古根海姆使用的一种基于经济学家尤金·法马“随机漫步”理论的回归工具显示,10年期美债的价格接近近期上限,有可能在2022年跌至负值。
“我们尚未看到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趋势出现逆转。”米纳德称,“我们的研究表明,只要这种趋势保持不变,10年期收益率将为负,且平均预期大约为-0.5%。”
此外,米纳德表示,他不认为美国政府出台另一项近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的可能性会成为自己改变看法的理由。米纳德解释说,美国人储蓄率的上升可能会压低利率,美联储政策“扭转”的可能性也不高。
市场忧虑情绪缓和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于当地时间2月25日一度突破1.6%,创下一年多来的最高水平。这一突然飙升的走势一度引发了不同资产类别投资者的担忧。此轮美国债收益率的飙升一度引发风险资产抛售潮。
美国银行首席股票策略师苏布兰马尼安表示,历史经验显示,当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1.75%,将是一个转折点,股市可能将经历下一轮抛售潮,投资者将抛售股票重返债市。因为到了1.75%,则意味着10年期美债收益率超过了标普500的股息收益率。
不过,国信证券分析师董德志在研报中指出,虽然美债实际利率对美股市场形成了情绪上的扰动,但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并不会成为美股下跌的长期原因。“或许美债实际利率迅速上行会在短期内对市场情绪构成打击,但这不会演化为股市变动的长期逻辑”。
他同时认为,商品价格与美债收益率变动方向相反。商品方面,美债实际利率对金融属性强的商品类别扰动更大,油、铜价格受利率影响小于金、银。油、铜价格的后期变化仍取决于经济复苏进程和全球的供需平衡。美元指数在当前位置比较坚挺。美债上行时期美元指数上行概率很高,若美债实际利率持续上行,则能为美元指数提供上行动力。
当地时间3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大幅回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跌至1.383%,自1.614%的高点跌幅超过14%,刺激投资者将目光转回股市。纽约三大股指中,道指涨603.14点,收于31535.51点,涨幅1.9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396.48点,收于13588.83点,涨幅3.01%;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涨90.67点,收于3901.82点,涨幅2.38%。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国债收益率的回落缓和了股市投资者的忧虑情绪。此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比标普500指数股息收益率还要高的水平,削弱了股票等风险资产的吸引力,引发投资者担忧。
对于市场中的情绪波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称,新冠疫情似乎已不再是华尔街的最大关注点,投资者目前更关注国债收益率和通胀前景。
据CNBC报道,目前美国的策略师和经济学家越来越担心通货膨胀问题。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一直难以达到美联储的通胀目标,但一些人担心,低利率、经济刺激和由于疫情被受到压制的消费需求可能会在明年大幅推高物价。
股市板块大幅轮动或将持续
分析认为,与通货膨胀挂钩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可能是2月10日以来美国股市板块出现轮动的原因之一。
资本经济公司(Capitale Economics)市场经济学家西蒙娜•甘巴里尼(Simona Gambarini)3月2日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新冠疫苗接种的进展和经济复苏,在未来可能是推动股市板块轮动的更重要的因素。
甘巴里尼写道:“尽管我们预计美国国债收益率在未来几个季度不会进一步上升,但我们认为股市板块轮动将进一步加剧。”
她还表示,如果实际收益率或通胀调整后的收益率上升促成了股市轮动,也将是合理的。
成长股,如信息技术和通信服务板块的股票,由于比价值股“周期更长”,或对利率变化更敏感,原则上比能源和金融等价值股更容易受到“无风险”贴现率上升的影响。此外,甘巴里尼指出,长期收益率的上升可以直接让金融股受益。
美国拟推出的新一轮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以及疫苗推广工作取得进展等因素,也可能会促使能源和金融类股向好发展。最新调查数据还指出,尽管日常活动受到限制,但美国经济表现良好。鉴于这类股票对经济周期以及解除疫情相关的限制特别敏感,它们可能刚刚从经济活动强劲反弹的预期中受益,而这与实际收益率的上升相吻合。
资本经济公司预测,疫苗将使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在2021年下半年重新开放,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记者 袁源 实习生 徐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