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鸟游隼在向下俯冲捕捉猎物时的速度能达到每小时350千米以上,但即便是游隼也不能打破中国高铁的速度纪录,为此,中国希望在到2023年拥有7万公里的高铁轨道,使现有基础设施几乎翻番,并将高铁速度提高到约每小时400公里,该蓝图愿景的一部分是磁悬浮列车线路,该线路可以每小时600公里的速度运营,以弥合城市地面运输与商业航空之间的差距。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RT)一周前援引中国国家铁路总公司公布的最新蓝图显示,该公司计划在15年内建成达20万公里的新铁路,数据显示,截至9月,中国铁路网络总长度约为14万公里。
该俄媒称,目前,中国国内已有100多座城市连入到了这个高铁网络,使得这些城市的生产力和旅客在主要城市之间通勤的时间也因此出现了极大的缩短,并计划到2035年,省内城市旅行将不超过一小时,而邻近的省会城市群则平均控制在三个小时内完成。
比如,中国人早上可以在天津吃着包子,而到了下午就能在青岛喝啤酒、吃海鲜等,再比如,随着电商黄金周的到来,也可以为电商、快递等企业提供网络化高铁快运服务,努力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
毫无疑问,中国高铁的成功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现象级的事件,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国成千上万的公司发现自己距离数以亿计的中产消费者、企业员工和竞争对手最多只有几小时的高铁车程,不容置疑,如果评选现在最能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海外的国家经济名片,无疑就有中国高铁,而中国高铁也被外媒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
目前事情的最新进展是,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已经在数周前成功试跑,而按照计划,高速磁浮工程样机系统也预计在年底下线,并计划建造多达9条这样磁悬浮线,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海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已经拥有这样类似的磁悬线路。
事实上,早在2019年5月,中国中车研发的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已经在青岛下线,最新进展显示,这辆将在全封闭低真空管道内运行的超高速磁悬浮列车或将在成都与重庆之间布局,真正实现同城化,而稍早前,来自中国工程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也已经开始对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通道建设高速磁浮铁路的先行路段开展预可行性研究,这也意味着,中国未来将在更多的城市群之间布局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为中国经济向内需消费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在海外市场,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印尼雅万高铁三号隧道也在今年早些时候顺利贯通,不仅于此,中国制造的高铁及技术近年来,还在俄罗斯、土耳其、匈牙利,塞尔维亚、沙特、墨西哥等多国落地,甚至,美国西部快线高速铁路也在使用中国制造的高铁,树立了国际高铁运营的新标杆。
对此,亚洲时报进一步称,中国除了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外,研究机构还正在开发“超级高铁”,研究测试如何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5G技术添加到现在运营的高铁旅行体验中,打造“高铁2.0版”,这也意味着,一列列更加先进、更加智能的超级高铁或将在不久后横空出世。
据Future Market Insights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为了应对城市经济发展需求挑战并满足消费者对舒适高效出行的新要求,很多国家也正在努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升级铁路系统,报告还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的收入会超过1600亿美元,而中国在高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也将由此驶入无人区。
所以,仅从这个角度来说,超级高铁或也将成为继目前的子弹头列车高铁、华龙一号、C919大飞机后,中国经济第四张更加智能的国家经济名片,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抢占技术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为他们加油,而中国高铁之所以能成为国家经济名片,在于它的民用性,是与消费者生活出行密切相关的高科技产品,上到国家元首下到城市打工者都能真真切切地享受到它带来的福利。
我们并不满足于此,作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代表之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座级为158-174座的C919国产大飞机,更被认为是空客A320和波音737最有力的竞争对手,稍早前,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对媒体表示,C919正在进行最后的上市进程,力争2021年上市。由中国商飞公司制造的C919飞机带来的全球首次飞行表演尤其引人注目。
最新进展是,据媒体11月5日消息,中国国内首个国产大飞机交付中心已经在江西建成,并将承担C919国产大飞机的内饰安装、喷漆、生产试飞支持、客户交付支持等业务,目前,百架国产大飞机订单已经签约,预计10年内交付完成,比如,就在一周前,由中国商飞制造的C919飞机带来的全球首次飞行表演就尤其引人注目。
同时,C919也已经收到来自全球28个客户的815个订单,这其中不乏美国通用电气租赁、德国普仁航空等知名公司,而随着全球航空公司对波音产品失去信任,这一数字料会增长得更快,另外CR929远程宽体客机已基本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已启动初步设计工作。
不仅于此,我们查询工信部网站获悉,目前,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发动机验证机整机也已经在上海点火成功,这意味着,C919的心脏技术获得突破,据悉这台发动机和世界顶级的发动机水平几乎保持一致,这标志着中国在航空领域彻底摆脱了核心发动机技术的桎梏,更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中国高端制造领域中一张闪亮的经济名片。
这也意味着,现在,另一张与中国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国家经济名片C919大飞机也即将横空出世,正在一飞冲天,含苞待放,对此,美国CNBC网站称,航空工业正在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也唯有像大飞机、高铁和核电华龙一号等这样的高端大型制造业,才能展现中国工业强国愿景的基础。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除了高端制造外,此刻,全球经济也已经处于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迭代的交汇期,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当世界还在因新冠病毒重创全球油市需求低迷和油价喋喋不休之际,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则实现了一些重大能源领域的突破和创新,这些突破也让中国企业占据新能源高地,并创下了全球绿色能源多个之最,并确保这些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此,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到2030年中国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核能国家,但目前,美国和日本的核能公司前景却暗淡,同时,中国对太阳能、电池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应用也非常广泛。
比如,可燃冰开采技术,中国也已经领先美日等国外公司,要知道,谁先掌握可燃冰,谁就将在未来获取清洁的新能源经济增长动力,而可燃冰更被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而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掌握可燃冰试采核心技术的国家,并将要正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
据媒体消息称,目前,蓝鲸1号已经在南海神狐海域完成中国首次可燃冰开采,累计产气30.9万立方,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两项世界纪录。
比如,中国还计划将在3.6万公里外的太空建设太阳能发电站,根据计划,将在2030年开始建设兆瓦级空间太阳能试验电站,这意味着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国家。
再比如,中国还预计将建成世界上首座用于发电的稳定燃烧人造太阳项目,给人类带来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现在的最新进展是,中国在合肥和成都共有两个“人造太阳”项目正在建设中。
不仅于此,中国相关机构还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核聚变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主机安装工程的核心施工方之一,这标志着中国相关机构在这方面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要知道,目前,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多国也正在致力于掌握这几项新能源技术,但这些国家还没有一个团队能像中国的研究机构一样保持稳定性。而目前,包括美国、日本等国外的核能公司前景却暗淡,分析认为,中国在核能新能源领域的人造太阳也将成为像高铁那样能代表中国高端制造走向海外的国家名片,“人造太阳”或也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下一张国家经济名片。
另一面,在传统能源领域,在中国的石油开采技术提升下,新的油气资源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借助新技术,新疆油田稠油产量也突破亿吨,而优质的环烷基稠油更是被誉为石油中的“稀土”,是国家经济和重大工程建设的战略性原材料。
分析认为,以上这些可能是人类能源史上继煤炭和原油被开采使用之后的又一次能源变革,以上这些都让美国的传统能源工业企业嗅到了最大的新能源危机,而这些无疑正在为中国经济打造新的战略能源储备增长奠定了硬基础,并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用油气成本和绿色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