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投资 > 正文

千亿美债滞销,外媒:人民币债券更有吸引力,人民币将发挥大作用

2020-07-13 07:47  BWC中文网观察团   - 

事实上,美国经济无力应对大流行,也加速了美元地位的下降。亦如美国《时代》周刊经济专栏作家、美国有线电视网全球经济分析师拉娜·福鲁哈尔不久前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明确提出,我们可能正走向“后美元世界”。不仅如此,俄媒三周前援引欧洲知名的盛宝银行分析师发布的报告预测,亚洲可能会创建出现新的储备货币,新货币将开始把美元排挤出地区贸易。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地位下降,在全球央行持有者对美国国债的青睐程度上就可以说明问题。

 

报告显示,在截至6月末的三次美国国债拍卖上已经出现认购滞销趋势,涉及总额达1568亿美元。而在千亿美债连续滞销之前,据美财政部6月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美债数据延后两个月惯例),截止4月,全球央行已在过去的24个月中连续23个月大幅净抛售9263亿美债。这表明,全球正在掀起美债抛售潮。而在这一过程中,全球投资者和央行买家增持新的货币债券类资产或不可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累计持有2.51万亿元中国债券。上半年净增持量约3224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4倍。目前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为108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而彭博社早在今年一月时就报道称,中国国债顺风顺水,现在是购买中国国债的最佳时机,人民币债券或比美债、德债更有吸引力。

 

花旗策略师Lu Sun等在报告中称,中国长端国债对配置户和外资有吸引力。而环球资产管理公司景顺称,预期1万亿美元资金在未来五年流入人民币债券市场。而据路孚特监测到的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国债的波动率表现果然也要比美债和德债更好,这意味着,这家外媒和机构同样认为,人民币债券更有吸引力。

 

美银美林信用策略师Barnaby Martin日表示,“如果美债不能达到期望效果,那么国际投资者将会寻找替代品”,一些投资组合经理们不久前向美国主流财经网CNBC表示,“中国债券为寻求避风港的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比如,包括日本投资者在内的多国大型机构投资者正在持续出售美债,而购买了创纪录的非美元债券。这在野村资产管理固定收益部门首席投资长Masahiro Kawagishi看来,美国经济无疑引发这样一种担忧,即美元可能不再是以前那样的主要货币了。

 

而这仅仅是全球大量资金流入中国市场的缩影,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央行正加大向人民币的靠近力度。比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央行,以及欧洲央行都在数月前就已将人民币列为外汇储备。按德国央行一位负责人称,这是由世界经济的客观情况决定的。

 

 

不仅于此,英国在使用人民币的各国排名中位列第一,一度占人民币结算贸易交易的5.58%。这也成为人民币在发达市场崛起的迹象。与此同时,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同样拥有储备货币的央行也都与中国央行签订了本币互换协议。

 

这些迹象都表明,同样拥有储备型货币的多个发达市场不断向人民币靠近。对此,英国央行行长马我.卡尼数周前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我认为我们最终可能会拥有美元以外的储备货币。全球金融体系的演变目前落后于全球经济,并且发达经济体的金融资产集中度不对称经济活动。

 

卡尼称,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活动中的份额现在为60%,但其在全球金融资产中的份额却落后于约三分之一。目前国际贸易的一半以美元计价,但随着经贸的转变,实际和金融之间的脱节可能会减少,并且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其他储备货币。首先,我预计这些将是现有的货币,例如人民币。“中国提供人民币计价的绕过传统美元事件的选择,例如原油人民币期货。”

 

事实上,卡尼关于人民币将发挥大作用,以及作为储备型货币趋势加大的预期,在过去两年在石油交易中已非常明显。例如,在美元对石油国伊朗开启金融限制之前,伊朗就宣布将人民币列为主要外汇货币,以替代美元。此外,俄罗斯已在向中国出口石油过程中创立了部分无美元化环境。另据路透社去年二季度报道,中国一家石油企业已签署了首笔以原油人民币期货计价的中东原油进口协议,并计划签署更多此类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原油期货目前已经与包括布伦特原油,美国WTI原油期货在内,并列成为全球前三大原油期货之一。还有一个迹象表明,原油人民币正在全球石油交易,以及货币交易上中发挥更大作用。这就是美国交易员在过去两年间开始不断紧盯夜盘,而在此之前的亚洲时段,交易则很冷清。(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美国医疗系统不堪重负,141万亿正从美国撤离,美国人:需要中国货
下一篇:美国不敢赖掉美债,万亿美元将流入中国,事情有新变化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