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投资 > 正文

应对疫情经济刺激政策如何既推动经济,又缓解环境压力

2020-05-19 14:20  澎湃新闻   - 

2020年5月,新冠疫情的全球防控开始出现逐步好转的迹象,然而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仍在持续蔓延。世界货币组织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调整为负3%,德国政府预计,今年德国经济将萎缩6.3%,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4月的失业率创1939年以来最高。 
 
面对严峻的经济压力,各国政府都在想法设法应对,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逐一浮出水面。据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统计,截至四月底,G20国家政府已提供了总计6.3万亿美元的财政支持以应对疫情的不利影响。很多国家祭出超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用于紧急纾困、医疗救援和最低工资保证。
 
对比其他国家,中国已出台的应对措施涵盖了多个方面,既包括减税降费、发放消费券等措施力保民生,也通过加快地方专项债等的投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今年全国人大召开在即,外界普遍期待,中国将推出进一步的财政刺激计划以提振经济。
 
“绿色复苏”是否可能?
 
经济刺激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整体方案如何设计,这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难题。虽然在具体措施上意见不一,但多数人们对经济刺激的目标都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 一方面,经济刺激需要帮助企业和民众度过眼前的危机;另一方面,需兼顾短期效果和中长期效益,为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注入动力。可见,借助对经济体注入新资金的契机,经济刺激方案提供了一个改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模式的契机。把握住这一机会,经济和社会将可能过渡到更高质量的发展模式。
 
高质量发展是多维度的平衡发展,其中一个核心指标是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双重进步。或许有人会怀疑,面对疫情产生的巨大干扰,这样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否依旧可行? 事实上,这类的怀疑并不成立。近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知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和牛津大学的多位学者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只要政策设计得当,经济刺激措施可以同时拉动经济增长,并且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果。
 
更为重要的是,这项研究还指出,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刺激政策往往对中长期的经济发展有更强的拉动作用。 学者们识别了能推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五大领域:清洁低碳的基础设施,建筑节能改造,教育和技能培训投资,自然资本(natural capital)投资以及清洁低碳技术的研发。
 
中国经济的绿色增长点在哪里?
 
这项研究的结论对各国都有借鉴意义。当然,因为各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适用于不同国家的具体措施是不同的。 基于在中国低碳、环保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们识别出了一些适用于中国的绿色经济刺激措施,我们认为这些措施既可以拉动经济,也可以帮助应对当前的环境挑战。具体来说,这些措施包括,利用绿色刺激方案来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低碳交通、以及推动产业转型中的就业培训。
 
我们推荐的第一类绿色经济刺激措施聚焦于进一步优化中国的能源结构。
 
在疫情发生之前,中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的比重已经在不断上升、煤炭消费比重在持续下降。在经济复苏之际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将助力中国加快低碳转型的步伐。彭博新能源的研究显示,随着成本下降和技术突破,储能加上可再生能源正在日益成为极具竞争力的电力选择。报告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储和调度的成本将全面低于已建煤电和气电的发电成本。现在就开始为此进行战略布局无疑会带来经济和低碳的双重益处。此外,光伏、风电产业对就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有研究显示,在2010年,光伏发电在中国电力供应中所占份额每增加1%,就能拉动总就业人数增加0.68%。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我们建议进一步推动光伏农业的发展;此外,在那些主要依靠农业或者煤炭产业的地区,还可继续开展光伏扶贫项目。
 
通过消费端的刺激来调整能源结构也大有可为。例如,可以通过旧家电回购以及对高能效的家电进行消费鼓励来推动绿色产业。联合国环境署在近期发布的COVID-19响应报告中指出,各国针对疫情影响的干预措施应该考虑推动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应支持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淘汰老化的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并通过绿色消费措施,以更高能效的新产品来替代这些老旧电器。这不仅使得经济困难群体减少了日后的用电开支,同时也能有效拉动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让生产企业受益。
 
我们推荐的第二类措施集中于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电气化和低碳化。
 
日前,中国将私人和公共电动车的购置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底,并且在3月出台了奖励政策以支持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这表明,交通运输业的减排势头仍在继续。通过消费端延续这一势头的措施还可以包括:与家电消费类似,通过回购老旧燃油车辆,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居民报废旧的、高排放车辆,支持更换为新能源车辆。
 
此外,可考虑加大交通电气化的投资,而不是持续加码投资油气行业。中国正在布局建设一批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但我们认为,通过发展电动汽车、推动货车电气化,同样可以减少中国对油气进口的依赖,并且由于交通电气化改造的成本远低于上游油气生产的开发成本,从长远来说这将会是更为稳健的做法。
 
最后,还可考虑加快港口电气化的进程。疫情使得全球贸易萎缩,港口的经营状况也受影响。中国作为名副其实的港口大国, 一些使用年代较久的港口,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有限。在港口经营不振之时完成设备的升级、更新,加大港口运营的电气化水平,不仅可以带动相关设备生产,也最终会提高港口的生产效率,加快实现“绿色港口”和“智慧港口”的目标。
 
第三类绿色经济刺激措施聚焦于主动出台引导和扶持措施,利用经济修复创造培训和就业机会。
 
“工人再培训的投资” 和“教育投资”均被前面提到的那份经济学家的报告列为具有“长期经济效应”的刺激方案。从长远来说,为工人提供技能升级可以产生更高技能的劳动力,有助于一国在一些优势项目上更有竞争优势。训练有素的工人会在整个经济生产链条上产生溢出效应,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一个较为近期的例子发生在英国:2014-2017年,33%英国油气业的工人失业之际,苏格兰政府提供了一个1千2百万英镑的“转型基金”,为失业的油气业工人提供技能升级的培训。到2018年,这项基金吸引了3184份申请,经过培训之后的工人再就业率达到85%。 事实证明,苏格兰的一些地区不仅因能源转型获得了更清洁和独立的能源,且因为新能源的研发投入增强了地区的科技创新竞争力。
 
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共赢
 
这几年来,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 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愿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努力完成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绿色发展”的理念同样应被充分的纳入考量。
 
西方有句格言说:“千万不要错失一次危机带来的机会”(never let a crisis go to waste)。我们想借此文强调,应对疫情的经济刺激措施只要设计得当,就可以一箭双雕,既能推动经济恢复又能缓解环境压力。
 
文章作者:
 
(候安德是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能源转型项目总监、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员,龙迪是欧洲环保协会驻北京办公室首席代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特邀外籍顾问)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家政行业企业平均支付月薪6031元,月嫂9699元
下一篇:地产美元债发行重启 分析指后续供给或逐步恢复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