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场已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4月20日,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出现历史性暴跌,至负值。仅仅时隔一周,原油市场再次上演“黑色星期一”,4月2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早盘再度暴跌,跌幅一度达29.87%;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跌破每桶20美元整数关口,一度至19.56美元,跌幅为8.77%。
尽管包括欧佩克在内的主要原油生产国已经达成规模巨大的减产协议,一些产油国面对时刻摇摇欲坠的油价甚至表示,会在5月1日之前就提前减产,但国际油价并未得到有力支撑。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原油供求——供应减少的速度和幅度无法赶上需求减少的速度和幅度。
从需求方面看,下滑是触目惊心的。国际能源署表示,2020年因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流动性几乎停滞,进而导致燃料需求几乎停滞,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会以每天930万桶的创纪录速度下降。而4月的石油需求估计为2900万桶,降至1995年的水准。
当前,油市面临十分严峻的库存压力。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已经连续六周每周增加幅度超过1000万桶。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期货交割地库欣地区储油设施利用率已达70%左右,预计未来几周将到达上限。此外,数据显示,储存在海上的石油也已增至近2.5亿桶,每周还有5000万桶原油进入库存。
从供应上看,调整远远跟不上需求变化的速度。3月,俄罗斯和沙特由于分歧严重未就进一步减产达成协议,直接对原油市场造成心理冲击,使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此后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蔓延,减产势在必行,产油国最后达成史上规模最大的原油减产协议。不过,这一协议姗姗来迟,已经错过支撑油价的最好时机,而疫情的发展使正常的供需关系被暂时打破,油价下跌一发不可收拾。
从中长期来看,主要产油国达成的减产协议对于油价稳定显然能够起到支持作用,但是,近期疫情造成需求断崖式减少,这种短期特殊的供应过剩很难靠产油国的长期减产协议来解决。有分析认为,即便主要产油国从5月1日开始减产,其所带来的供应和库存收紧效应也要到下半年才开始显现。
在基本面极度疲弱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恐慌和投机心理并存。此前一些投资者企图趁油价低迷抄底,但随着原油期货面临交割,本身没有实际需求或者原油储存设备的投资者不得不疯狂抛售合约,使得美国原油期货合约价格大幅波动,难以得到支撑。同时,市场恐慌情绪也难以消散。
尽管各方都认为,此次原油需求大跌是短期和暂时的,但是极短时间内需求暴跌的力度也是罕见的。
显然,全球经济活动的恢复才是油价的真正支撑所在。今后数周,原油市场仍会面临沉重的库存压力,战略石油储备空间的释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库存压力,不过,油价波动性仍将维持在历史高位区域。如果主要经济体经济活动不能大面积恢复,有效需求得不到持续有力的改善,纽约交易所5月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所经历的下跌,可能继续在6月甚至7月交货的期货价格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