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创板的脚步越来越近,普通投资者的第一反应大多都是:可以打新了。
除了已开通科创板权限的投资者,更大一部分中小投资者如果想参与科创板,基本上就只有通过公募基金这一条路径。
其实一直以来,公募基金在A股打新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打新基金也曾因为可观的收益被投资者津津乐道。虽然近几年,通过基金打新的热度大不如前,但随着科创板的推出,打新规则方面继续往公募产品倾斜。作为投资科创板的第一站,“打新”重新燃起了投资者的热情。
打新向A、B类投资者倾斜
先来看看目前的打新规则。按照现行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网下打新的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和合格境外投资者等六类机构投资者,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
这些投资者在参与网下打新时,一般又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公募基金、养老金和社保基金(以下简称A类);第二类为年金和保险资金(以下简称B类);第三类为前两类配售对象以外的其余有效报价的配售对象,即其他投资者(以下简称C类)。其中,A类、B类配售对象的配售比例不低于C类配售对象。同时,A类的配售比例应当不低于网下发行股票数量的40%。
相较而言,此次科创板网下打新的规则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5月31日发布的《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符合一定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在证券业协会注册后,可以参与科创板首发股票网下询价。
不难发现,科创板的网下打新可参与对象少了个人投资者。此外,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参与打新,也比目前的打新规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正证券认为,科创板网下打新的账户数量将较目前沪深两市(约5000个)大幅减少,其中A+B类数量约占打新账户总量的90%。
值得关注的是,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公开发行自律委员会此前倡导建议,除科创主题封闭运作基金与封闭运作战略配售基金外,其他网下投资者及其管理的配售对象账户持有市值门槛不低于6000万元,安排不低于网下发行股票数量的70%优先向公募产品、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保险资金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等六类中长线资金对象配售。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科创板而言,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助于提升科创板投资者的专业化程度。在提升机构投资者比重的同时,保证科创板市场的流动性,更好地发挥科创板提供直接融资渠道、促进新经济发展的作用。”
平均中签率或明显提升
网下发行向公募产品的倾斜,势必带来A类、B类在中签率以及收益率方面的改变,特别是作为A类投资者的公募基金、养老金和社保基金,受益或更为明显。
方正证券认为,参考目前沪深A类的账户参与情况,保守预计,科创板参与差异化门槛网下打新的A类平均数量不低于2000个;参考主板打新情况,B类投资者数量约为250个。据此,其对前期上会的11家企业进行了测算,A、B类投资者的科创板网下打新中签率分别约为0.066%和0.058%;对比2019年至今参与网下的核发新股A、B类平均中签率为0.044%和0.043%,科创板网下打新中签率分别较沪深打新提升50%和35%。
另外,招商证券指出,从目前已经受理审核的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情况来看,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平均预计募资规模为8亿~10亿元。参考创业板开通后第一年的情况,按照每年上市120家计算,每年融资规模为960亿~1200亿元。假设融资规模为1000亿元、公开发行中网下发行占比(考虑回拨)为60%、有效申购报价比例为90%以及网下配售中A类、B类、C类的占比分别为65%、15%和20%等条件,A类机构顶格申购参与网下打新,在产品规模为2亿~10亿元、科创板上市企业涨幅40%~80%的情况下,收益率范围为0.69%~6.93%。
根据华泰证券的测算,在募资规模900亿元的情况下,中长线资金对象(公募基金、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在产品规模为2亿~10亿元、科创板上市企业涨幅40%~80%的情况下,收益率范围为0.89%~8.74%。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机构打新收益率的差异会受到其产品管理规模以及科创板上市公司涨幅的影响,产品规模越高,打新收益率有可能会相对较低。
2亿~6亿的基金或比较合适
具体到公募基金的选择上,目前除了科创主题基金可投科创板以外,多家基金公司已经纷纷公告旗下的存量基金也都可以参与科创板的投资。因此,对于希望通过公募基金进行打新的投资者而言,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面对全市场如此多的基金,又该如何选择?
对此,有基金研究人士建议,“首先要选择打新是一贯策略的基金;然后根据长短期回报和风险指标筛选综合评分较高的基金,因为打新策略只是增厚收益,本身的质量很重要;最后还要控制基金规模,理论上规模越小的基金,打新收益越高,但是考虑到底仓要求,2亿~6亿元规模的基金较为合适。”
其实一直以来,打新都是公募基金的主要盈利模式,在打新还需要提前冻结资金时,公募基金具有绝对优势,打新基金的大部分收益也都来源于新股贡献。特别是在2015年,打新基金盛极一时,曾经出现过打新基金规模超百亿、打新基金收益超过20%等情况。不少打新基金在2015下半年持续调整中,依然能够独善其身。
随着打新取消预缴款,改成配市值的方式,打新基金的组合演变,也一步步地从“打新+货币”组合变成“打新+债券”组合,再变成“打新+权益”的组合。
进入2016年,打新出现了两种比较有意思的情况:一种是打新的收益赶不上底仓的持续亏损;第二种是在市场风格切换之后,以配置大蓝筹为主的部分打新基金,底仓的收益反而还超越了打新的收益。
如今,真正以纯打新为主的基金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市场上不少基金对打新的热情依然没有消退,这从目前新股网下申购的名单中也能发现。而随着科创板的推出,打新基金能否借此机会再现当年的火爆,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