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投资 > 正文

多家外资机构力挺A股,高盛:中国股票的慢牛行情正在酝酿中

2025-10-23 09:26 央视新闻  -  165140

尽管近期市场出现持续震荡,多家外资仍对A股市场充满长期信心。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最新发布报告称,中国股票的慢牛行情正在酝酿中,预计关键指数MSCI中国指数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受到盈利增长12%的趋势和估值进一步上修5%-10%推动。

联博基金市场策略负责人李长风指出,在盈利改善、政策支持、估值重新定价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A股市场正朝着更为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投资者可能无需过度关注短期市场波动,而应聚焦于那些具备持续盈利增长能力的优质企业。

“慢牛”行情酝酿中

10月22日,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最新发布报告称,中国股票的慢牛行情正在酝酿中,预计关键指数MSCI中国指数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受到盈利增长12%的趋势和估值进一步上修5%-10%推动。

MSCI中国指数相对于2022年末的周期底部已反弹了80%,但期间经历了四次大幅回撤。高盛认为,中国股市将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存续的宏观风险将引发市场短期回调,但随着牛市行情的展开,投资者的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高盛认为,持久的牛市行情有四大有力支撑。

一是政策利好窗口开启。刘劲津在研报中指出,托底政策在一年前已经出台,旨在降低左侧尾部风险;需求侧刺激以及新的“十五五”规划将推动增长再平衡及缓解外部风险;新“国九条”已释放并提升了股东回报。同时,行业监管有所放松,这激励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回归和崛起。

二是增长再度提速。刘劲津表示,AI改写了盈利格局,AI资本支出带来的盈利提振日益显现;“反内卷”重燃了盈利增长的希望。此外,“出海”彰显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共同将趋势性每股盈利增速提升至12%上下。

三是估值较低。高盛认为,指数市盈率处于周期中期水平;债券收益率低迷;中国股市相对于全球其他股票市场长期存在估值折让,这些都使得对于来自AI和超额流动性的右尾风险仍未被充分定价。同时美联储政策放松以及中国(实际)利率可能下行也对股票估值构成利好。

四是资金流强劲。高盛认为,中国资本流入股市的结构性趋势可能已经开始,居民资产转配股票潜在可带来数万亿元的资金流;从外部来看,基于投资分散化需求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持续低配,中国市场已重回全球投资者视野。

看好A股中长期表现

近期,A股表现似乎又重回震荡,市场也开始讨论:这究竟是提供了配置机会,还是会带来调整?

在联博基金市场策略负责人李长风看来,此次由外部因素引发的市场回调,反而有助于释放前期上涨过程中所积累的内在风险,A股依然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在短期波动过后,投资者或可进一步加大对权益市场的关注力度。

“A股有条件逐步转向由盈余增长驱动的结构性向上市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政策支持推动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二是政策环境保持适度宽松;三是市场正经历估值重新定价。”李长风指出,在盈利改善、政策支持、估值重新定价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A股市场正朝着更为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投资者可能无需过度关注短期市场波动,而应聚焦于那些具备持续盈利增长能力的优质企业。

从风格方面来说,10月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从科技成长往价值红利的风格切换。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有三个原因,包括贸易摩擦升级,投资者去风险下对组合进行再平衡;科技板块前期涨幅较大,部分投资者有获利了结的需求;以及部分投资者担忧杠杆资金对于高弹性个股的净流入可能会边际放缓。

“中期来看,我们认为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上述在短期内推动市场发生变化的原因均难以在中期推动市场风格大幅切换。”孟磊分析说,首先,参考过往经验,市场已大致将贸易摩擦的冲击反映在了股价中。其次,近期大科技板块的股价回落已部分释放了仓位拥挤的风险,成交金额占全部A股的比例在上周下降至32%,低于9月底的38%,处于过去两年均值。最后,此次融资折算率的调整在技术上的实际影响非常有限,当前市场的杠杆水平总体可控,并未出现过热迹象。

高盛建议,采取以超额收益为中心的策略,在成长型股票中重点关注中国民企十杰、中国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受益企业和A股小盘股。

李长风建议重点关注两大方向:一是兼具红利与价值属性的优质企业,这类标的不仅提供股息保护,较低的估值也有望中和市场波动风险;二是具备持续成长性的科技与新消费题材,这些企业将直接受益于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红利。这两类资产的杠铃式配置囊括了防御和进攻两个维度,或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结构性行情的有效途径。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上半年交易规模已逼近去年全年,私募信贷投资热潮蔓延至新兴市场
下一篇:史无前例、增速空前,美债规模冲上历史新高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