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买入“一切”中国资产的对冲基金大佬再出手。
当地时间2月12日,亿万富翁投资人戴维·泰珀(David Tepper)旗下对冲基金Appaloosa LP披露13F文件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该基金显著增持中概股及中国主题ETF,中国资产在其投资组合中的敞口占比已达37%,较三季度提升约10个百分点。
去年,随着中国政策宽松力度超预期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泰珀于9月底公开表示“将买入一切中国资产”,并称可能打破“持仓不超过15%”的自设限制。至四季度末,中国资产敞口已逼近40%。
“我过去可能曾经说过,我不会超过10%或15%的持仓限制,但现在这可能不再是真的了。”
核心持仓变动:押注科技与消费复苏
根据披露文件,Appaloosa四季度对中国资产的增持呈现三大特征:
1.重仓龙头科技股:阿里巴巴持仓量从1000万股增至1180万股(增幅18%),持仓市值占比达16%,稳居第一大重仓股。
正在开发自研AI模型的阿里巴巴自今年年初以来股价已攀升近30% 。由于阿里巴巴的海外业务地域分布更为多元,该公司可能比其竞争对手更能抵御潜在的冲击。
京东持仓从730万股增至1050万股(增幅43%),成为增持幅度最大的标的。
贝壳控股、拼多多分别增持18%、0.8%,KraneShares中证中国互联网ETF(KWEB)和iShares中国大盘股ETF(FXI)合计增持161万股。
2.减持美国科技巨头:同期削减Meta、亚马逊、英特尔等持仓,其中Meta减持21.6%,亚马逊减持18.7%。
3.全球科技股均衡布局:增持英伟达(+8.8%)、AMD(+9.1%)和优步(+7.1%),反映其“东西方科技赛道并重”的策略。
重估中国资产
中国股市今年开局表现走强,一些中国基准股指的表现强于美国和欧洲同类指数。彭博经济研究认为,部分原因在于DeepSeek人工智能(AI)模型取得的成功,中国在AI领域影响力上升。
Deepseek爆火之后,市场出现一种观点——重估的或许是整个中国资产,国际大行纷纷唱多。
德银认为,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包括服装、钢铁、造船、电信设备、电动汽车以及最近推出的DeepSeek,中国知识产权得到了认可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预计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消失,盈利能力可能因政策支持消费和金融自由化而超出预期。
对冲基金对中国股票态度微妙变化。根据高盛最新的Prime Services数据,1月份中国股票(包括在岸和离岸)出现适度净买入,风险偏好有所回升。
摩根士丹利称,若中国消费复苏持续,MSCI中国指数2024年有望上涨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