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希望通过抄底美股血赚一场的投资者而言,关键问题是这轮美股大抛售是否即将结束。
摩根大通(JPM)流动性研究部门策略师Andrew Tyler本周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或许能给投资者一些启示。
策略师Nikos Panagirtzoglou从资金流动的角度分析,认为长期资金外流不太可能发生,而另一位分析师John Schlegel和他的团队从仓位的角度分析,表示从短期看,美股越来越接近触底。
从美股估值来看。基于2023年预期,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是15.8倍,每股收益(EPS)为249美元,而基于今年预期,该指数的市盈率为17.3倍,EPS为228美元;彭博社数据显示,市场预期该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16.9倍。
也就是说,对于投资者而言,股票现在并不便宜,需要更深的回调才会买进。
从宏观角度来看,除了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外,俄乌冲突的走向仍然不够明朗,全球供应链危机仍未得到有效缓解。
回到美国,激进加息将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4月CPI比预期的水平更热,仍处于1982年以来的40年高位附近。现在的问题是,美联储需要多久才能回到中性利率?
此外,衰退通常是由信贷紧缩导致失业率飙升引发的。考虑到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状况,信贷环境将以多大的速度转变,从而迫使企业陷入困境?
长期资金外流不太可能发生
4月份股票型基金流出资金创2020年3月以来最高记录,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股市已经开启将长期持续的资金外流,但摩根大通对此持怀疑态度。
根据摩根大通的计算,今年以来,全球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规模下降了6.1万亿美元,吐出了去年60%的涨幅。与此同时,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规模年初至今损失了2.1万亿美元,吐出了去年80%的涨幅。
此外,摩根大通表示,至少自去年10月以来,美国较年轻的散户投资者群体一直在规避风险,他们降低风险的能力似乎已经相当成熟。这类投资群体一直通过个股而非股票型基金投资股市,因此短期内不太可能再出现大规模的抛售。
但要找到市场底部,必须找到哪些位置还有下降的空间:
首先是总仓位水平。摩根大通的战术仓位监测工具(Tactical Positioning Monitor,TPM)显示,在其6个仓位级别指标中,周一的仓位水平为-0.8z,低于历史低位水平。历史数据显示,2016年的低点为2月份的-1.4z,2018年的低点为12月份的-1.8z,2020年的低点为3月份的-1.6z。也就是说,总仓位还有下降的空间。
其次是散户抛售情况。鉴于2020年3月到去年年底的买盘规模相当大,摩根大通称抛售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逆转这一趋势,而最近的抛售还没有完全达到2018年底或2020年3月的水平。
最后是ETF资金流入规模。摩根大通表示,ETF在2011年底、2015年底和2018年底出现的低点,都与大盘的低点相一致。今年以来ETF的资金流入规模与2021年同期的数字相比降幅十分明显,那么2022年是否会回吐2021年的所有增幅?
正如摩根大通所说,这些都是进入 “熊市”的假设,本身并不一定会出现,但考虑到市场最近的表现,摩根大通“不能排除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
更短期内,美股越来越接近底部
摩根大通表示,如果从更短期来看,美股已经越来越接近底部。
目前北美多空基金的净敞口和总敞口的降幅分别为33%和30%,与2016年初和2020年3月的下降幅度相似。
过去3个交易日,个股的散户资金的净流入一直为负值,与过去6个月的短期低点大致相符。
“风险”因素(如波动率、小盘股、盈利能力)出现了20多年来最极端的下降,历史上,标普指数在触及类似极端后的1-3个月里出现了反弹。
此外,投资者在股市上疯狂买进防御股、卖出周期股,接近有史以来最为活跃的一次。此外,日常消费品、非日常消费品股票的走势尤为紧张。
另外,有观点认为散户心态变化也是观察美股是否已经触底的一个维度。摩根大通写道:“过去一周散户净买入为11亿美元,位于一年来33美亿元的平均水平下方1.5个标准差。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于本周直接卖出,过去两天共卖出19亿美元,为14个月来最大的两天资金流出。
事实上,在最近一轮抛售之前,散户购买冲动已出现缓和的迹象。在对反向ETF进行调整后,不仅5月初以来的净流入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为负,而且4月份的单月流入也是2020年9月以来最小的。
摩根大通指出,过去六个月,散户已经回吐了疫情爆发期间的所有收益。他们的体量也有所下降,目前约占市场总量的12%,低于2021年1月峰值时的20%。
最后,摩根大通表示,这一次不太可能是传统的“投降式”触底,因为传统的“投降策略”的典型特征是,对冲基金迅速减仓以及系统性的宏观策略。目前来看,采用这些策略的仓位已经不多了。相反,下一轮的抛售可能会更加循序渐进,从而更难准确预测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