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当复活节撞上清明节,巧合还是缘分?
中新社北京4月3日电 题:当复活节撞上清明节,巧合还是缘分?
中新社记者 马瑞
今年的清明节和复活节撞了个满怀,东西方与春天和生死相关的两个重要节日,同在4月4日。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祖悼亡的传统民俗节日,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宗教节日,两个节日在各自文化传统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根据现行公历算法,两节同日概率约为1/30,两节邂逅,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缘分。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究竟是按阴历过还是按西历过?
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八月十五中秋,清明却不直接对应阴历(农历)的具体时日,而总是相对精确地落在公历4月5日前后,最多相差一两天。
其实,中国官方于2008年对年节放假的调整中,明确说明是把农历清明列为法定节假日;而农历清明即清明节气。2016年廿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其国际化的英文名“the 24 Solar Terms”就可佐见,现行的节气按阳历计算,每一节气对应太阳在黄道上每15°的运动。
中国传统历法农历是在阴历(月亮历)基础上融合了阳历(太阳历)成分的一种阴阳合历,节气即为阳历的体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农谚其实早已解释过清明为何会与同为阳历历算的“西历”有如此整齐的对应。
中国的清明节纯粹由阳历计算,西方的复活节却同时用到阳历、阴历和宗教节期,使其落在公历3月22至4月25日的大区间里。复活节日期的推算先要由阳历确定春分,再按阴历算出春分后的第一个满月,最后以月圆后的第一个主日(星期日)为节日。复活节日期的确定要如此“麻烦”,与犹太逾越节、《圣经》所使用的犹太历亦是阴阳合历有关。罗马人的历法本为阴历,后改用阳历(儒略历),基督教会又决议不再使用犹太历而自行计算复活节日期。其间,东方教派延用儒略历、西方教派改用格里历(公历)而导致春分日不同。东正教会规定,如果满月恰好出现在这第一个星期日,则复活节再推迟一周,故今年的东正教复活节就在5月。
竺可桢先生1963年在《谈阳历和阴历的合理化》一文中提到:“旧历虽是阴历,但我们节气如清明、谷雨却是阳历。而西洋的若干节气如所谓外国清明(耶稣复活节)因为宗教传统关系,反而用阴历的。”
阳历固不等于西历,阴历也非东方独用。无论东西方、无论何文明,人们以日、月和历算指导生产生活的初衷、探索和经验是相通的。清明节气在春分节气后15日,复活节为春分后首个月圆后的首个星期日。春分日即冬天过后日夜相等的那一天,编算近代廿四节气的《时宪历》,汇集了利玛窦、徐光启、汤若望等一批明清之际西洋传教士和本土西学士人的心血智力。因此,清明节与复活节会在今天的公历上重合,已经不是巧合了。
清明节+复活节=“死去活来”?
这两个节日,主题还偏巧都与逝者、死亡有关。
清明起初仅作为节气,最早可见于战国初《管子·幼官》中以12天为一节、共三十节气的记载。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虽记有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前文却还有春分后45天才是清明风至的说法。其余广被援引的《逸周书》《历书》《岁时百问》,其真伪和年代难考,但清明节气紧随春分之后,定型大抵不晚于唐。初唐孔颖达释义清明“谓物生清净明洁”,今天国际化的“清明”即英译作“Clear and bright”。从唐宋诗词可见,清明已与春天种种民俗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并与上巳、寒食两个更古老的春祭节日发生融合。一千多年来每逢仲暮春之交,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或祭祖扫墓追思先人。
春分后的满月,取光明照耀、战胜黑暗之意,星期日象征新生和新的开始。公元4世纪,基督教会经第一次尼西亚会议决议,确立于这一天纪念耶稣基督在殉难后的第三天从死中复活,作为基督信仰的高峰。不过装扮和赠送彩蛋、野兔等复活节标志性民俗文化,却并不起源于基督宗教,而是欧洲普遍接受基督教后,赋予更古老的春祭习俗以宗教涵义。“复活节”在拉丁语族和日耳曼语族中的词汇,前者可以追溯至犹太民族春天的节日逾越节,后者可以追溯至日耳曼民族的春之女神,正反映了这一历史文化的层垒。
不难理解,东西方传承悠久的重要节日,多经过历史文化沉淀。春分一过,北半球加速回暖,万物都开始复苏,人们为熬过缺食苦寒的严冬而庆幸,更要为新一年的丰收而筹划和忙碌,于是迎春成了全人类共通的情感需要和公共活动。
习俗、典故的不断积累赋予了重要节日丰富的形式和涵义,又经岁月洗刷逐渐反映出东西方文化气质的异同。千百年来,清明节和复活节各自呈现,一个靠慎终追远、敦亲睦族,一个靠庆贺神迹、荣耀福音。祭祀扫墓,追念先人功德,感悟亲人温情,超越生死之隔维系着中华文化人伦永续的精神世界框架。而在基督教义中,耶稣的殉难与复生象征对世人的救赎和宽宥,复活节释放着超越此世、到达彼岸的精神热情。
今天,还有多少仪式感值得保留?
两个如此厚重的节日间,也有过文化碰撞与纠葛。
中国的基督徒能不能在清明节祭拜祖先,曾引发前后300年、旷日持久的争执。费正清指出,明末清初包括祭祖问题在内的“礼仪之争”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不仅基督教会内部意见相左,欧洲与在华教士互相辩驳,最终连教皇与清朝皇帝也发生了争执。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在中国扩张传教,如何对待中华祭祖文化更令基督教无法回避。晚清旅华汉学家的介入,开始系统从研究汉学与中华文明的视野,认识中国人的祭祖文化。美籍汉学家丁韪良曾提醒,勿忘东方与西方存在着“思维和情感方式不一致”,故不应以西方价值观取代东方价值观。所幸此后,不仅西方教会在祭祖问题上逐步宽松,西方汉学研究也呈现深入,亦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说回当下,无论是清明节还是复活节,其中对信仰和文化的理解都与千年前、甚至百年前大为不同了。在一些基督教氛围仍然浓厚的国家,复活节及圣周仍会是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吸引着世界各地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游客。复活节巧克力彩蛋、首饰彩蛋和复活节兔子,早已成为全球化消费主义的标志。
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路透社当时报道认为,此举不仅会鼓励人们把目光重新放在传统文化上,还可以帮助宣扬中国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但据当时不完全统计,清明节期间仅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达上千吨。
2020年4月4日,中国更是度过一次特殊的清明节,举国默哀和鸣笛三分钟,为在抗击疫情中奉献生命的英雄致哀。这会是最值得铭记的一个中国清明节。
1908年,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首先提出“仪式”概念,认为仪式总是伴随个体或社群从一个确定的境地过渡到另一同样确定的境地;大自然本身也受昼夜、四季、枯荣交替的周期性控制,并体现在人类的生活中。仪式感就是仪式给人带来的安全和满足感,是身份认同感和责任感。
鲜花还有彩蛋,沉静或是狂欢。透过节日里的烛光,默默感同身受着血脉亲情和生命悲欢,那一片刻,大概是无问东西的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