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进行了多项异常操作,真正的衰退可能在拜登任内就发生了。
某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周内押注2025年美国经济衰退的比例攀升18个百分点,达到39%。然而, 有观点认为,美国实际上在拜登任内就已陷入衰退,只是被各种手段掩盖了。
不禁想到一个经典的哲学问题:「树倒了,周围没有人听到,那么树倒的时候究竟有没有声音?」经济衰退也一样。
首先我们来理清什么是经济衰退,再分析特朗普会导致经济如何发展。
判断经济衰退的关键指标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是认定经济衰退的官方机构。经济图表中那些灰色区域都是NBER判定的衰退期。他们主要根据失业率上升等指标来确定经济是否陷入衰退。
上一次官方认定的衰退期是在疫情暴发初期,即2020年2月至3月的短暂时期。
除了失业率,判断经济衰退还要看消费支出、个人收入变化、零售表现、工业产值和GDP增速等指标。股市从高点跌去两成以上也被视为衰退信号之一。
虽然这些指标理论上能够准确反映经济是否衰退,但实际判断时还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看。
真实经济数据疑遭掩盖
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支出丑闻不仅暴露了严重的贪腐和滥用公款问题,更折射出这类机构的运作模式:为达目的肆意串通,罔顾利益冲突,无视客观事实。
从这些机构的作风来看,USAID丑闻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拜登政府的多项异常操作也印证了这一点:
失业统计数据大改,2024年3月比去年同期减少近59万人。
财政赤字破历史纪录,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计2024年将达1.8万亿美元,这些支出还被算作GDP「增长」。
拜登政府不仅通过美联储以加税和货币贬值方式转嫁虚增的支出,还大举扩充政府雇员。
政府部门就业人数从2021年1月的2170万猛增至2025年1月的2360万。而劳动参与率却始终未能回升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66%,如今只有62.6%。
值得警惕的是,就业增长主要来自移民群体。据移民政策研究中心统计,2019年到2024年5月,移民新增就业320万,本土劳工仅97.1万。这一现象加上低迷的劳动参与率,凸显就业市场实际状况不容乐观。
政府前所未有的开支扭曲了经济数据,GDP数字真实性存疑,导致难以准确判断经济是否衰退。新任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甚至建议将政府支出从GDP核算中剔除。
「(美国)政府一贯都在美化GDP数据。」
近期,GDP数据在特朗普任内明显下滑。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速预期从一个月前的正3.9%骤降至负2.8%。
新任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也直指拜登政府系统性造假经济数据。他日前在华盛顿澳大利亚使馆表示:「实体经济已陷入衰退。」
若这些机构造假行为被制止或曝光,一旦官方承认经济衰退,市场必然震荡。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关税新政或掀美股汹涌波涛
马斯克利用DOGE揭露问题,但能否真正削减财政赤字仍是未知之数。目前唯一明确的是,特朗普正以关税为杠杆刺激经济。这一政策旨在通过抬高进口商品价格,引导消费转向国内市场,确保资金留在本土经济循环中。
然而,此举可能在短期内削弱消费能力,拖累经济增长,最终引发衰退。同时,关税政策还可能打乱供应链,给国内企业经营带来冲击。
关税政策的调整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企业难以制定长远规划。最新消息显示,特朗普已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开征25%关税。
「关税是必须的。他们要想免税,就得把工厂搬到美国来,尤其是汽车制造厂。」
——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明确表态
高盛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 David Solomon)认为特朗普此举是为了「重塑贸易平衡」。但他也指出市场存在变量。
「政策的持续性和覆盖面究竟如何...正是这些不确定因素令人担忧。」
——高盛在周二澳大利亚金融评论商业峰会上发言
DOGE行动会否导致美国联邦部门大规模裁员仍不明朗。种种因素叠加或将拖累经济。 不过,若能显著松绑企业监管,或可缓和这一影响。
另外,如果特朗普政府坚决推行「大规模遣返」,或可减轻数百万非法移民带来的隐性负担。美国移民改革联合会(FAIR)数据显示,2023年这项支出净额高达1507亿美元。
虽然短期可能出现阵痛, 但这些措施有望为经济长期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