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放学后花生对我说:我们班又有两个同学不来上学了。
这句话我听得习以为常了,自从花生小学三年级起,每年班上都会少一到两个小孩。
花生带着一贯的自大自信回答:都没我好啊。林翰英语还可以,但还是比我差一点,其他科目就不行了,上学期语文数学期末考只有60几。博文成绩都不行,英语还特别差,经常考3、40分。
我愕然,你们班还有学习这么差的同学啊?都怎么进来的?
花生:他们是二代啊。我都不知道,到了加拿大他怎么上课!
我:这你就不用操心了,反正到了那里,英语就不得不好起来。
暑假时我还听说,花生妹妹班上也有一个同学,转到英国去读书了。
私下我和理工男念叨:这样也好,班上人数越来越少,眼看都不到30人了,在公立学校就实现了小班教学。
我又自私机灵地加了一句:最好成绩好、家境好的孩子都到国外去念书,这样我们孩子的竞争就少了……
理工男一桶冷水泼下来:你这是做梦!成绩好的同学都在学校里好好呆着呢,都是成绩不好的一早出国了,因为家长认为他们不适合中国的应试教育……
所以,花生和妹妹的成绩没变,排名却靠后了,因为“出走”的都是成绩不如他们的,班里学霸一个都没少。
当然,理工男说的有点偏激,当然也不乏家里有条件、学习也出色的孩子一早到国外读书的……
在以北上广深为首的中国中产家庭,教育的赛道早就不止一条了,高考只是家长的选择之一,而不是唯一,出国读大学甚至读中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根据今年发布的教育部数据,从2016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输出国以来,出国留学生数量继续增长,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总数为66.21万人,比前年(2017年, 60.8万)又增长了9%。其中自费留学占90%,59.63万人。
在自费留学生中,虽然攻读本科和研究生仍占大头(占比80-85%,本科和读研数量相当),但是“出国留学低龄化”(包括中学和小学,以高中为主)的趋势在扩大。1999年以来,18岁以下的留学生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只是这两年增速才有所放缓。
中小学留学生出国,绝大部分是家长为他们做的决定,虽然各有各的原因,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国外的升学压力没这么大,学习氛围相对轻松,尊重个性,有利于孩子的全人教育。
2.比起从中国高中考过去,在美国或英国等地读中学,更容易申请到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
3.小一点出国更容易融入当地文化,同时英语也会学得更正宗。
在一个采访实录里,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在悉尼定居,孩子在当地读小学。她说:“悉尼的学习氛围比国内轻松,学校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学校更注意孩子融入学校的过程和学习习惯的建立,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一个朋友,曾经历过被她称为“奇葩”的上海幼升小,因为不想让孩子太小就过度开发,幼儿园阶段就什么学科都没让孩子学,到了面试,数学两位数计算交了白卷,阅读故事一大半字念不出,自然申请不到好民办,只好进了划片的公立。
看到身边妈妈让孩子上着一大堆补习班,从二年级就开始准备小升初,她就很厌恶,三年级时就毅然带着孩子去了伦敦。虽然她的孩子在上海那家普通公立也就中游,但在英国,小学虽然科目很多,但是都比较浅,倾向于培养兴趣入门,所以孩子学得还挺轻松。
去年孩子申请私立中学,居然凭着优秀的面试成绩进入了英国前五的私校,这个私校牛剑升学比例一直保持在40%左右。
据她描述,英国“小升初”和国内很不一样,考核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未来潜力,而不是看现在掌握了多少知识。虽然孩子的学业水平不算顶尖,但是在逻辑能力、思辨能力、语言理解能力等维度测试水平不错,加上面试占50%——孩子还比较能说,所以就被学校看中了。
她说,乐乐在上海,肯定上不了好的民办初中,牛津剑桥想都不敢想,连国内211都悬!在中国升学,没什么秘诀,就是提前学!现在总算跳出火坑了。
当然,“跳出火坑“的代价也不低,朋友辞去世界五百强年薪30万的工作在英国陪读,孩子爸爸和家人分离一个人在国内工作,供他们一年50万生活费+学费,压力不算小。
我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学校不错,放弃很可惜,也很人性,从不公布排名,保护了孩子自尊,但是实在架不住博文成绩太烂呀!不管是他自己还是同学都心知肚明他是个“差生”。这种形象和思维一旦固化,博文就很难转变和进步,我们做家长的心理压力也大呀。到了加拿大换个环境,我想学习压力总会轻一些,也希望博文能有个全新面貌。
为什么选项多了,孩子的教育路线也分散了,反而感觉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也越来越焦虑?
大家总说,这是因为国内优秀教育资源太稀缺,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不是焦虑的真正根源。
以前想读书,只有公办,不能选民办,因为没有;也不能转国际,因为也没有;更不能出国,因为没钱也没渠道。
那么,没办法,就高考吧,清北现在很难考,过去也没见得好考一丁点儿。而比起过去,现在的一本率不知道要高多少。(当然因为合并和扩招等原因,含金量有所下降)。
国内优秀教育资源什么时候不稀缺啊?过去比现在还要稀缺!那么,为啥过去家长不焦虑,现在却焦虑了呢?
一是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大大提高了,对教育的投入也大大增加了。
二是选择越多反而比没有选择更容易焦虑。你想啊,以前反正只有一条路,没得选,也就认命了;现在选择多了,家长责任就大了,万一一个选择不当,耽误了孩子的前程,怎么办呢?
三是中国经济进入了L型走势,不像在过去的高增长环境下,即使高中毕业或中专生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骑墙派”,就是走着看,在国内跟得上就高考,看着不行才转赛道。
一开始就坚定出国的家长并不多,从数据来看,这些年花生和妹妹的学校一个班平均流失率也就每年1-2人;另外,作为低龄留学的替代品,国内的国际学校一直都是一种小众的选择。估算一下,也就15%左右吧!
为什么要走着看呢?大多数家长觉得中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较扎实和严格。而且一旦转到国外或国际学校,再想转回应试就比较难,基本是不可逆的。
2017年5月,正式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杨振宁,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做了一场直播,他在谈及中美教育差距时说,“家里倾家荡产把这个小孩送去,就是因为他们没懂,美国的教育绝对不是比中国的中学、小学、大学的教育好。”
家长所有教育上的努力,都是为了增加孩子的选择权,但是对于没主见或不坚定的家长,选择权多并不一定会增加幸福感,因为:
道路千万条,只能选一条,选起来却要人命,后悔起来也要人命。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出国的学生越来越多,回国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留学回国人数比例从2007年的30%上升到2016年的79.4%,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逆差”逐渐缩小。
到了今天,留学不再是中国学生改变命运的工具,甚至连镀金作用都渐渐失去了,对回国就业好像也没太大帮助,只是一种增加阅历、完善世界观的工具。
就是那些没回国的、拿到绿卡的人,大多数都在保中国的国籍。
中国GDP 超过美国,会受到贸易摩擦等因素的遏制,但也就是个时间问题。要放弃一个将来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强国身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我们能看到各种保中国籍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读者
一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的,如果国运押错了,这是比为孩子选错升学道路更严重的错误。
吴军在他写的《见识》一书里,谈到“命” 时,说到除了个人因素——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另外一个就是环境的因素——
生逢乱世不懂得保全自己,结果就不用说了;
生逢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治世,依然对此怀疑并否定,那么就会丢掉一切机会。
杨振宁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直播时,说他常会反思,为什么自己能有那么快的成长速度?这与中国“读书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有关系,即使在很困难的抗战情况下,居然还搞了西南联大这样的学校,所以自己深受中国文化传统好的影响。
杨振宁认为,对中国多半的学生,也就是90分以下的学生,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好的,可以使得这些小孩成才,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而美国就是一个比较放纵的社会,好处是它容易促进一个人个性的发展,可是走得太极端了,一个中学生到美国,不管他进哪一所学校,都会有吸毒的同学。年轻人受了这些同学的影响,可能堕落,这种危险是很多把小孩送出去的中国父母没有想到的。
而美国的放任,对于那些非常聪明的、90分以上的小孩就比较适合,因为他可以不受限制得到很好的发展。
这就有意思了,“骑墙派”家长的想法正好和杨振宁相反,他们是看着孩子成绩不好才把孩子送出国外……
一般来说,厉害的人会逆向思维,而不是随大流。如果重新考虑一下,下面的做法会不会更明智?
如果不是那种根本不在乎金钱的家庭,孩子成绩没那么好,倒是应该留在国内,一家人整整齐齐在一起,即使应试的路走不通,好歹学个一技之长,再利用国内人脉,借助中国的大市场,只要自己靠谱努力,发展也应该不错。
而那些成绩特别好的,才需要考虑到国外读个好学校,因为他们有能力飞得更高。
耐人寻味的是,在直播里说了“年轻人要对今天中国的成功有深刻认识”3个月后,2017年8月,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此时,距离他加入美国国籍(1964年),过去了半个世纪。
半个世纪,在人的一生中看起来挺长的,但在历史长河和代际传承里,却只是短短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