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申请加拿大、美国、英国大学的同学陆续来到繁忙的面试季。
对于拿到面试邀请的申请者来说,平衡课业成绩和面试准备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今天就以我自己和周围申请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荷兰、新加坡…的同学的亲身经验经验,为即将奔赴面试的各位提供一些临行小tip~
PS. 文中提到的面试技巧,也可供要参加国内考研、公务员、求职面试的同学参考。特别是国内名校的考研面试,毕竟多数大牛导师也是从欧美留学回国的。
1
美国、加拿大面试 VS 英国面试
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对申请者的关注点与英国大学有显著的不同。
英国本科三年的学制导致学生没有更多选择或调剂不同专业的机会,所以申请上和面试上也普遍更注重学术成绩和能力。
相较英国严谨的学风,美国和加拿大对申请者过去的经历以及更普遍的性格特点和能力更为重视,集中表现在:领导力(leadership)、团队合作(teamwork/cooperation)、创新能力(creativity/innovation)等。
我采访几位身边参加过面试的同学,总结了一份大学面试需要准备的问题清单:
注意⚠️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有follow-up question(跟进问题),如果条件允许,强烈建议和专业相关的老师做1-2次模拟面试,根据每个大学的不同情况尽量还原面试场景。
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网上也会有国际学校模拟面试的相关视频,以及大学官网上关于准备面试的建议,可以作为参考。
▲ 剑桥大学Churchill College 面试场景
上面列举的问题主要考量申请者对学校和专业,甚至是行业的了解,还有在PS中提到的对专业的经验和兴趣是否真实。
而占主要部分的学术性问题,目的则是探知你的学术能力,思考方式,和思维的灵活度是否匹配本大学本专业的要求。
关于学术性问题,面试者在准备过程中需要习惯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清晰地叙述出来,很多面试不通过的优秀学生,都是吃亏在这里。
这种能力一般可通过学术小组的讨论,或者模拟面试的练习来提高。如果有学术专业相关的人士做面试辅导,适时地提一些follow-upquestion,效果会更好。
如果在面试中遇到瓶颈,教授多半会提出一些可供思考的方向作为提示(hints),来考量你是否能够恰当地运用提示得到一些进展。在这个过程中,即使你不确定你的方向是正确的,也应该大胆地表达,看是否领会了面试官的意思。
2
面试中的 General Question
上文有提到加拿大和美国的面试多半比较随意,更重视你的经历、国际化背景和能力而非学术,直白一点,就是要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这一点上,它比较接近于求职的面试,公司的上层更希望招来的是一个能够一起愉快地工作、合作上不费力又能够给公司带来改观和新鲜血液的人。所以,你的表达带给人的亲和力,和你的独特之处就比较重要了。
▲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园
我也曾参加过加拿大的大学面试,至今还记得我准备的长长的面试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个人经历和兴趣。这些问题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章法,它可以是问你喜欢什么颜色,喜欢什么书籍或是电影,也可以是问你在做过的志愿活动中收获了什么,或是叙述一次活动中如何遇到并战胜了困难。
无论问题是什么,请注意最终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了解你的性格和能力,所以在简述活动或经历后,你应该更多地谈及它怎样帮助你成长,或者带给了你和周围的环境什么样的影响或是变化。
越是简单的问题,答案越应该源于自身,体现自己身上吸引人的特质。
想要准备这一类面试,你需要充分地了解自己,比如,写一个summary来总结一下自己在高中生涯中都做过什么值得一提的事迹。
以下的准备方向可供参考:
• Academic:参加过的学术竞赛,小组调研等
• Leadership:在校内或者校外组织过的活动,你在其中承担的责任,扮演的角色等
• Extracurriculum:在校参与的学生社团,社团活动等
• Communication:曾经加入学生会(Studentcouncil/Student union),做课程代表(Studentrepresentative)等
• Volunteer:参加的志愿活动与志愿组织,持续的时间等
• Achievements& Awards:非学术证书和奖项,比如语言技能,爱丁堡公爵奖(DofE)等
• Hobbies:喜欢的运动,艺术等
▲ 哈佛大学法学院面试常见问题
最后,虽然面试是许多大学申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这只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一个大学的面试失利,也许只能说明你不适合这所大学的文化,一样的答案说不定会受到其他大学的青睐。
相信大家最后都会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