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留学 > 正文

哈佛教授告诉你,内卷时代,如何成为一匹黑马?

2021-05-10 15:10   美国新闻网   - 

科学作家万维钢发现中国父母有一个特别值得玩味的特点,就是对孩子培养的注意力都集中在30岁之前,而且是年龄越小越受重视
 

对于还在上幼儿园、上小学的孩子,不惜重金聘请名师补习,期待他们有各种天赋,家长本人还要亲自指导。到了中学、大学,家长跟不上了,就搞搞后勤,鼓励鼓励。

 

等到大学毕业之后,很多家长就会劝自己的孩子别努力了,赶紧找个安稳工作,老老实实上班,等着升职加薪,别惹事,买房结婚生小孩,然后等生出小孩,再来新一轮培养。

 
就像前几天有个记者卧底鸡娃群,发现了奶奶爷爷辈的身影,他们是觉得自己的儿子、女儿鸡娃不给力,他们来隔代鸡。这是要代代相传地鸡啊,卷啊。
 
图片
图源每日人物
 
在万维钢看来,这就是典型的“打工者心态”
 
“规划来规划去,其实是在设定一条最保险的人生路线。各种不计成本的高投入,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平庸的目标。你考清华、北大就为买房子、生孩子吗?”
 
可是不这样,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托德·罗斯奥吉·奥加斯走的都不是这种标准化路线:
 

托德17岁辍学了,并与十几岁的女友结婚,还不到20岁就有了两个孩子,曾在农村靠卖栅栏养家糊口;

 

奥吉5次从4所不同的大学辍学,一度连个朝九晚五的工作都没有,靠在汽车后备箱卖旧书为生。

 
他们发现自己的成功,不是在传统路径上循规蹈矩的结果,于是发起了“黑马计划”,去研究那些在系统之外大获成功的人的生活。他们想知道那些在人生半路异军突起的黑马是天赋异禀,还是撞大运?他们的成功经验有没有可复制性?
 
最终,这两位哈佛教授把研究结果写成了《成为黑马》一书,告诉我们为什么会内卷,我们又如何成为黑马。
 
图片
 
图片
内卷是标准化的产物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高收入的码农,标准的做法是要先考一所985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然后拿着靓丽的文凭加入一家大厂,996打拼。
 
不只是码农,这也是当下处于任何行业的晋级攻略。
 
但即便如此,能否进入大厂996也尚未可知。在文章《“对不起,我们没有适合您的岗位”》中可以看到,即便985高校毕业生,要想找到一份工作,仍要过许多关口。
 
一位毕业生将争取offer的过程形容为看电影:“本来大家坐得好好的,突然第一排的人站起来了,后面的人不得不跟着全部站起来。结局是所有人都站着看完了电影。”
 
标准化是工业化的产物,为了提升效率,我们先把工作标准化了,然后又把教育标准化了。
 
在标准化考试中,有个八字箴言:同样做事,表现更佳!
 

上同样的课,但成绩更好;

 

参加同样的考试,但分数更高;

 

追求同样的文凭,但学校更牛。

 
在高等教育中,这种标准化的竞争尤为激烈,因为只有极少数学生能进入精英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每年招收大约1300名学生,耶鲁大学也一样。哈佛大学和布朗大学每年的招生人数大约为1600。对于拥有3.3亿人口的美国来说,这些数字实在小得不成比例。
 
图片
 
中国也差不多,2020年,北京参加高考的学生约4.9万人,最终清北录取率(不含强基计划)是0.8%。
 
因此,这两位哈佛教授认为,我们身边最重要的机会制度,其实在强制实施一种人才配额制度,又叫做精英制度。
 
这个表达给人们留出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它意味着任何人只要具有能力并努力工作,都可以爬上社会阶梯的顶端。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现实中的配额制度,是由少数赢家和多数输家组成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个配额制度是以牺牲多数人的机会来成就少数人的机会的。
 
这必然造成内卷,差了一分就差了一个操场。
 
其实,差一两分真的就是能力的差别吗?当然不是。北京四中少年班的尹希,高考500多分,按正常录取标准,他无缘进入中科大少年班。但尹希的老师向少年班极力推荐他,尹希最终被科大少年班录取。现在,尹希也已成为哈佛教授。
 
图片
尹希 图源网络
 
但很多人都没有这么幸运。为了让孩子能从中胜出,父母们觉得放弃追求虚无缥缈的短期幸福不过是子女现在付出的小小代价而已,但换来的是一个让人熟悉、安心又很有保障的未来生活。
 
他们要竭尽所能防止自己的孩子身陷孤立无援的社会底层。这就造就了越来越疯狂的鸡娃竞赛。
 
图片
赢了就幸福了吗?
 
然而,考上好大学真的就意味着人生幸福了吗?显然不是。
 
2016年,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徐凯文曾在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说:“我做过一个统计,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徐凯文称之为“空心病”。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一位高考状元在一次自杀未遂后对徐凯文说。
 
图片
 
中国家长教育孩子,一般都是你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但这些要求都非常具体,都是让你变成一个标准化、榜样化的人。
 
你可能以为,一旦毕业找到一份有回报的工作,人的积极性就会再次攀升,但有研究发现,居然有高达67%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提不起兴趣。任何人在一个标准化系统中待的时间越长,越缺乏干劲。
 
对于普遍提高学习兴趣的动机——竞争、互动、饥饿,两个哈佛教授也提出了批判:它们当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它们只是试图在整体水平上提高学习兴趣,而忽略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图片
黑马是不是撞大运?
 
两位哈佛教授在采访了天文学家、歌剧演员、训狗师、发型师、花匠、外交官、侍酒师、木匠等形形色色的人之后,发现黑马并没有比那些坚持走社会既定路线的人做出更危险的选择。
 
黑马和其他人一样倾向于考虑最坏的结果——如果你家有两个孩子要养,你却要倾家荡产地去创业,这当然不是明智之举。
 
只是黑马评估风险的思维方式不同。在标准化思维当中,风险是由概率的大小决定的,但在黑马心态下,风险则是由“适合”来决定。
 
图片
 
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梅根在一家家庭自动化公司担任信息技术经理,享有舒适的职位、体面的薪水和良好的福利。她工作出色,因此这家公司希望和她签一份十年的合同。
 
但梅根这时却犹豫了,因为她现在的工作永远无法满足她的一个强烈需求,就是带着她的宠物狗一起上班。
 
假如梅根是你的孩子,你得知她为了宠物狗,要放弃长达十年的稳定收入和福利待遇,转而进入一个陌生的宠物行业,你会不会极力反对?
 
梅根的父母极力劝阻。但梅根确信这是她想做的,而且她也擅长财务规划和网络编程,这让她有信心自己创办一家宠物训练公司。
 
图片
 
优先考虑自己的满足感,找到自己的微观动机,这是成为黑马的第一步。
 
当黑马人物做出选择时,他们考虑的不是将来自己能拥有多少财富,也不会关注自己将来掌握的专业能力可以达到何等水平,相反,他们只是意识到出现了一个适合自己个性的发展机会,于是他们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其次,对黑马人物来说,热情就是他们的喷灯,但要管理和规划自己的热情,而不是盲目跟随它。
 
梅根从旧公司辞职后,先去找了一份全职养狗教练的工作,尽管薪水较低,但可以让她深入这个行业。
 
梅根发现了所处的宠物行业总是以惩罚为主的训练方法,她无法接受,于是着手改变。她开始建立自己的公司——培训法则与宠物服务公司,为宠物提供积极护理和有效培训。
 
她的公司很快脱颖而出。而她原本的公司却因为经济不景气而大量裁员。
 
对此,两位哈佛教授总结说:“即使你面临的所有选择都具有大好前途也要小心,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黑马心态要求我们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动机的机会,不管在他人看来这有多危险。
 
黑马人物不是撞大运的,而是分阶段去实现自己的短期奋斗目标。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志向远大,但《成为黑马》一书却告诉我们长远人生目标太不可预测了,所以让人难以坚持。
 
比如你是个初中生,想考北大法学院。这个目标就有点遥远,中间有很多变数。但你可以先多看看相关的书籍、报刊,参加学校的辩论社团。
 
图片
个性化时代的成功
 
事实上,我们现在对产品的需求是愈发个性化了。你愿意长期吃食堂,吃快餐吗?你愿意看千篇一律的东西吗?当然不愿意,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走整齐划一的道路,过千人一面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精准的世界里,算法为我们提供个性化的推送。
 
我们不再像父辈那样等着包分配,然后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干一辈子。据统计,我们大多数人在退休之前,会至少更换 12 次工作,并且会比我们供职的大多数公司都长寿。
 
我们的生活其实有了很多的可能性,有了更多的选择:你热爱穿搭,你可以做时尚博主,你喜欢整理收纳,你可以做整理师,你精于手工,你可以做工作室……
 
只要你在任何一个方面做到优秀,都是非常厉害的。但我们却因为恐惧而对此视而不见。
 
图片
 
黑马心态用多维人才模式取代了一维人才模式。
 
多维人才模式即锯齿状模式,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由多个维度数值构成。
 
他们最终发现每个人都拥有一些高于平均水平的维度,每个人做某些事情都有很强的动机,每个人的身体都有某些地方超过常人,每个人都天生擅长执行某些任务。反之亦然。
 
基于此,人们有各自的人才锯齿状模式,周围又有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几乎完全可以保证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譬如,因连线苹果CEO库克而火出圈的UP主何同学就是痴迷于制作视频。当他的同学忙于考研、出国、找工作时,他沉浸于做视频做UP主。
 
图片
图片截于B站
 
当不再把一种走向卓越的“最佳方式”强加于人时,每个人都可能变成黑马。
 
《成为黑马》里讲述的大都是成功的普通人,而非著名人物。这说明了个性化成功是如何在每个人身上真正得以实现的,而不仅仅局限于特权阶层或精英人士。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满足感并不会让你永远贫穷或过上一种艰苦的生活。相反,它能让你最大限度地利用机会,从而让自己过上最好的生活。
 
个性化的成功是指过上一种满足而卓越的生活,而实现它的黑马处方就是把你最关心的事情做得更好。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加州大学候补名单的转正几率高不高?我不等了
下一篇:这所学校,凭什么力压宾大,挤进全美大学排名TOP10?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