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4月26日电 题:留学生私下换汇遭诈骗!可长点儿心吧!
近日,在美留学生因私下换汇陷入诈骗的新闻引起大家注意。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这位中国留学生叫谢小丽,住在美国洛杉矶。
谢小丽前不久在微信群里,收到一位名叫“我是Carrie”网友的私聊邀请。小丽接受了对方好友申请,此人后来在聊天中表明自己从事换汇行业,若有需要可找她换汇。
我们都知道,留学生需要换汇,可谓是“家常便饭”。因小丽4月4日急需把手中1000美元换成人民币,于是就想到这位网友。
小丽表示,当时双方谈妥,以1美元换6.55元人民币的汇率成交,小丽先转1000美金到这位网友提供的美国银行账户,之后这位网友再通过微信转给小丽6550元人民币。
于是,小丽按“约定”照办了。可是,对方却“爽约”了!
对方先是说,要等美金到账后再转;后在小丽催促下,又总找各种理由拖延,后来小丽直接打微信电话,也没人接了,甚至这位网友将小丽微信直接删除。
再后来,小丽尝试拨打“我是Carrie”提供的转账电话,然而接电话的人称,自己确实收到1000美元,但是是小丽自愿转的。想要人民币得去找那个骗子,而不是找他!
原来,这骗子其实是个中间人,利用同时需要换外汇的两个人,将一方的美金转到另一方银行账户,同时骗取其中一方的人民币。
追!悔!莫!及!
一直以来,“私下换汇有风险”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就有留学生、华侨华人因贪图方便、汇率优惠、或无需手续费等而上当受骗。
蔡先生在美工作数年,也曾因私下通过微信换汇而受骗。
此前,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之前加好友的一位租车的朋友,发布了需要用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消息。因蔡先生刚好需要人民币,他便主动联系,对方表示需要蔡先生先通过美国银行将美元转出,对方才可以进行人民币转账。
在蔡先生完成美元转账后,对方通过微信发来一张支付宝转账截图。可是蔡先生一直没有等到支付宝到账的消息,之后追问对方时,发现对方已经将他“拉黑”。
为“留一手”,转账前,蔡先生曾索要了对方的驾照照片,在被骗后第二天按照对方提供的驾照上的地址找到住家,结果地址存在,但住的却不是驾照照片上的人。
后来蔡先生得知,支付宝转账截图转账的单号和金额是正确的,但是收款方不是蔡先生本人,而且对方提供的驾照照片是一张被修改过的图片。
网上不靠谱,那当面交易是不是没问题?
答案依然是:NO! NO!NO!
根据德国生活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去年1月,一名女生在私下与陌生人换汇时被骗,损失金额高达12000欧元。
据受害者自称,她约定和骗子在线下换钱,见面后受害人先把钱给了骗子,并等待所谓骗子的“爸爸”转账。
等了很久,转账的钱还没到位。这时,骗子借口上厕所,就把钱暂时还到受害者手中。
受害者一直等一直等,没能等回来骗子。当她打开还回来的钱后,发现钱在她不注意时已经全都被调包成了白纸。
私下换汇有风险,可风险不仅是损失钱财那么简单,还很有可能因涉嫌洗钱卷入相关案件。
2019年,95名中国在英留学生因被怀疑涉嫌“洗钱”,导致他们的银行账户被冻结。
据了解,一些在英留学生私下从不明身份人员手中买入英镑,再通过国内账户将人民币转给对方,类似活动不仅非常频繁,交易金额也越来越大,引发英方相关机构关注。
据当地媒体报道,英国国家经济犯罪中心调查发现,这些中国留学生的英国银行账户存在很多可疑的共性,总额高达360多万英磅,其中大量来源不明,很可能是犯罪所得或将被用于非法行为,类似地下交易明显具有“洗钱”的嫌疑。
在调查进行中时,当地华人律师表示,不排除一些涉案学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不法分子利用。
诸如以上,因私下换汇为自身招来麻烦的事件不胜枚举。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私下换汇要不得,不仅容易泄露个人信息,还涉嫌违反中国和有关国家的法律,数额较大的可能还会面临拘役甚至判刑等刑事处罚。
近年来,为打击“洗黑钱”等违法犯罪行为,各国对私下换汇监管、查处等力度都有所加大。
所以,小侨再三叮嘱留学生和华侨华人朋友,若有需要,通过正规途径换汇,莫轻信私下换汇信息,更不要因贪图便利或小便宜而选择“私下换汇”,不然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素材来源:美国《世界日报》、环球时报、中国侨网、德国生活报等,作者:马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