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国民剧集《北京人在纽约》,为中国电视贡献了下面这句经典台词: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这儿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这儿是地狱。”
这里的背景是80年代开始的“出国潮”,怀抱梦想的中国青年争相出国学习、工作。以华尔街为梦想起航地点,如今相当于现在人才集聚地“北上广”。小编曾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在过去,海归曾是高学历、高薪资的代名词。如今,80、90年代年轻人“宁愿端盘子打黑工也要(出国)见见世面”的光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出国像串门一样方便”的当今海外留学生,都热衷回国。不过,20多年的跨度足以让“留学”的光环褪色暗淡,他们要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现实。
如果说过去的海归身份就意味着出人头地,那么现在的国外大学文凭真的相当于一纸空文。随着留学后回国学生人数上升,很多人花了几百万留学,最终可能只找到了一个“普通”的工作,还不如那些毕业就去银行,考公务员,考事业编的国内学生。这让很多人质疑:留学的意义到底何在?花了那么多钱如果回到二三线小城市,可能连银行都去不上,没有体面的工作那还出国干什么啊?
人们眼中和现实的留学党生活
朋友圈勾勒出的日常生活
海外留学党的出国生涯就会被定位成“吃喝玩乐”的享受之旅。没事来个Party,喝着Whiskey,开车Porsche,身上穿个Gucci,今天游山玩水,明天西餐红酒。
其实,小编想说
实际情况
压力、苦闷、孤独、学习难,写不完的Essay、准备不完的Presentation也确实客观存在着。当你选择一个海外高校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身边都是学霸。当遇到小组作业的时候,你一定不想给小组成员拖后腿而彻夜查资料、修改语法、修改格式,尽量拿到最好的成绩。
有人问,你看过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吗?小编想说,应该每一个留学生都看过,留学生在Final的阶段谁没有熬过夜,图书馆总是满员,占不到自习的座位,连煮一袋泡面的时间都不舍得花费,因为你知道,不把每一页PPT复习到位就意味着考试不能拿到HD,考试成绩不过Pass就意味着重修,那么父母就又要拿一笔钱,而每一年的学费都是按百分之几增长的。生活不是苟且,是读不懂的诗和到不了远方;我想说,异国的诗和远方,其实,是凌晨的月光。
选择出国,意味着成长
从22岁出国那年,到27岁回国那年,转眼的四五年之间,同学们都结婚了,甚至二胎都有了。而我,甚至没有机会参加过一次婚礼。高中最好的同学结婚,我在墨尔本,我看到了她朋友圈才知道那段时间她一直准备婚礼,她要结婚了,然而,她没有通知我,因为她知道我肯定赶不回来因为不是假期。曾经信誓旦旦地想着,一定会见证她走入婚姻的殿堂,为他和她祈祷祝福,最后只能在朋友圈刷着他们婚礼的视频,淡淡地在评论中道一句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人生就是这样,重要的选择往往只有几个节点,后面的每一步都逻辑缜密,理所当然,却渐行渐远。选择了出国,就选择了和过往的生活暂别。
留学的这几年,其实就回过两次家,不是因为不想家,而是想在假期多打工挣一点钱可以减少父母给的生活费,尤其是在圣诞节期间,打工费给的高。每当和没回家的几个室友一起跨年时,我们都会抱在一起哭着唱难忘今宵,大家一起包着饺子,却怎么也吃不出年味来。但是,一个人在外总是要坚强,因为明天还要早起打工。
学会独立思考,变的更有城府
离开家庭的呵护陪伴,第一次了解到了除父母外“监护人”的概念,自己就是自己的监护人。所有的决策,小到各种琐碎日常的处理,大到毕业回国还是留下,由于家人离你的生活环境太远,也不再懂你的生活,只能给基于他们经验的一些建议,最终还是靠自己。学会如何做选择的过程,其实是最宝贵的。
以前,我的同学最近回国,由于年纪到了相了一次亲,对方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留学生都是镀金去了,实质没什么含金量。”我的同学没有生气,与他继续交往了一阵子,发现这个男生既不会做饭,也不帮助父母做家务活,更可怕的是衣服袜子都要父母给洗。说实话,哪一个出国留学的孩子不会做一桌子饭,哪一个留学的孩子不是自己学衣服刷鞋子,哪一个留学回国的孩子不会修马桶换灯泡,打的了蟑螂和小强。然而,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留过学的学生的确见闻广,眼界宽,心态稳。其实,这一点,小编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小编以前脾气特别不好,小事不顺心就会和父母甚至和同学发脾气,回国以后,父母给我最好的夸赞就是觉得我变得更有城府了,从没见我再因什么事情发脾气,而是选择理解和解决。
因此,留学不仅仅是一张本科文凭,一张硕士文凭,而是成长为学会独处,学会放下,甚至学会了思考的人。我们学会拥抱自己的人生,父母也欣慰于我们的长大。
其实,留学对人的影响,也许每个人的回答和想法都不尽相同
但是,绝不仅仅是学历和语言的提升,
而是去到陌生的地方独自生活,不会慌张,拥有能够生存下去的勇气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