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季,潮州人才吸引力有多大?
7月27日,潮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潮州市2020年度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明确重点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人才范围,吸引了很多待就业人才的注意力。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潮州市不断落实各项人才引进、奖励政策,大力引进、留住各类人才,同时在人才服务上不断提质,增强人才留潮幸福感。当下的潮州对于人才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近期,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不同领域人士,从具体案例中一窥潮州的引才魅力。
●洪礼慧 许钰敏
两个毕业生的不同选择
选择一座城市就业和定居,往往需要经过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黄诗娴是今年韩山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后她打算从事法律工作,尽管深受潮州的人文环境吸引,但她并没有选择留在潮州工作。对她来说,潮州的就业机会和施展空间还是相对缺乏。
跟黄诗娴有同样想法的韩师毕业生不在少数。据韩山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谢桂香介绍,截至8月4日,该校2020届毕业生约有六成已经就业,其中选择在潮州工作的毕业生约占10%。
谢桂香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客观原因在于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岗位相对有限,且薪酬水平与珠三角地区相关行业差距较大,而不少刚毕业的学生还是更倾向于往大城市寻求就业机会。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是当下潮州难以短时间改变的事实,但难道潮州就不具备对人才的吸引力吗?
来自河南的90后曹毅鹏就被潮州吸引来了。“潮州的河洛文化痕迹让我觉得特别亲切,河南本地可能都比较少见。”曹毅鹏2019年参加选调生考试,来到了潮州机关单位工作。对他而言,潮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他感到震撼,在来到潮州之前,他便被潮州的木雕、潮绣、潮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吸引。
曹毅鹏回忆,在河南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生涯结束之前,他就已经计划毕业后到广东工作。在报考选调生的时候,他将广东每个地级市的概况都了解了一遍。在衡量了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个人喜好等因素之后,他便选择了潮州这座城市。
到潮州工作不久,曹毅鹏到潮州市古巷镇古巷二村挂职村书记助理。“小曹很积极,我去哪办事都会带着他一块去,帮助他更快速地成长。”古巷二村党委书记陈定鹏很肯定曹毅鹏的工作表现。
曹毅鹏表示未来自己将会在潮州发展,但作为在潮州工作的外地人,他也跟其他人一样,比较关注住房是否有保障、医疗卫生条件能否跟上、子女教育能否得到落实等实际问题。
“这里是我实现‘陶瓷梦’的地方”
对于黄诗娴、曹毅鹏等刚毕业的人才而言,在潮州发展是否是一个好的选择,还需要等待时间检验,而有些人才则用真实历程作出了肯定回答。
“我坚信这里是我实现‘陶瓷梦’的地方,扎根枫溪是我无悔的选择。”籍贯江西的王浩是一名80后,他已经在潮州度过了17个春秋。
2003年,王浩刚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恰逢枫溪千里迢迢到景德镇招揽人才。怀着对沿海城市的好奇和向往,他来到一家陶瓷公司的招聘摊位,机缘巧合获得了在潮州开始陶瓷艺术生涯的“入场券”。
“我首先面临语言的障碍和饮食习惯等不适的问题。但公司领导对我非常关心。”王浩感言,公司给他安排了住宿,并且要求潮州本地的同事们在他面前必须讲普通话,并落实技术过硬的老员工一对一培养,给了他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求知若渴的王浩不断学习、打磨技艺,脚踏实地参与公司多项产品设计项目,包括完成多届广交会展览和产品设计工作,从一名“小学生”,逐步成长为公司创意设计部的带头人,设计作品获得了一系列国家和省级设计奖项。
“我曾想过回江西老家工作,以便照顾父母。但我热爱陶瓷,陶瓷设计是我毕生的追求。”对如今的王浩而言,拥有深厚的制瓷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的潮州就是他的梦想之地。
事实上,在过去的数十年,潮州当地企业与政府的悉心培养与到位服务造就了很多个“王浩”。现如今,潮州仍然在为此努力。
当前,潮州正在继续落实各项人才引进和奖励政策,近年来专门开辟人才招聘绿色通道,对急需紧缺人才特事特办,每年更新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面向符合条件的人才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予以引进,对新引进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部分理工科类本科生给予生活补贴和安家补助,扶持企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据潮州市人社局介绍,近年来,潮州共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共48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390人,本科生73人、副高职称人才3人。此外,做好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通过“人才驿站”“人才咖啡”等人才精品服务,为潮州市人才提供高标准、精细化服务,用到位的服务留住人才的心。
谢桂香认为,为了留住高校毕业生人才,可加大地方产业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作力度,探索更多如行业产业学院、3+1等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改善地方创业营商环境,特别是加大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孵化器建设力度,促进有想法、有能力的学生留在潮州就业创业。
博士放弃广州工作选择回乡
引才聚才,潮州是很有诚意的。通过制定落实相关的政策措施,潮州正进一步吸引和激励人才留潮工作。
在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方面,潮州按照人才业绩和贡献不同,依据认定办法分别给予A类人才或B类人才的认定。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颁发《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证书》,享受“潮州优才卡”一站式服务等相关政策待遇。此外,对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按其上一年度所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市县区级库)分成部分的50%(即个人缴税额的10%)进行奖励。
韩山师范学院食品工程与生物科技学院的老师王锦旭就是该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去年,离开潮州在外求学和工作了15年的他,放弃在广州职位,选择回到潮州工作,并成为潮州市当年度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之一。
王锦旭是土生土长的潮州人,在潮州,他度过了自己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时期。2005年,从潮州市金山中学毕业后,王锦旭去往中山大学求学。2014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后,他便开始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工作。之后的五年里,他工作日渐稳定,并组建了家庭,与同为潮州人的妻子一起在广州打拼。但同时,生活成本和照顾家人等压力,让他开始重新思考“安居”的问题。
“每天上下班要花费2小时的通勤时间,每月还房贷需要支出夫妻两人基本工资的一半……”王锦旭坦言,在广州的生活,让他倍感压力。此外,他与妻子二人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都在潮州生活,平时难以照顾陪伴。
2019年,王锦旭看到了韩山师范学院的人才引进公告,各方面待遇相对可观。综合考虑之下,王锦旭与妻子毅然选择了回归潮州。王锦旭受聘成为韩山师范学院食品工程与生物科技学院的老师,而其妻子也选择了到潮州的银行机构工作。
从广州回潮州是否意味着发展受限?对于王锦旭来说,他恰恰看重潮州在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上的发展潜力,回来潮州之后,他反而找到了自己所学专业的发挥空间,在推动其自身科研成果转换落地的同时为潮州产业注入活力。
现在的王锦旭每天都很忙,有时候同一天可以跑遍潮州几个县区。结合潮州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情况,他开始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孵化落地,助力潮州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
“回到潮州,工作开展比较顺利,也有更多时间可以陪伴家人。”王锦旭表示,相比之前在外漂泊不定的日子,现在的状态让他倍感安心,也能更专心地投入科研工作。
(赖婕灵对此文亦有贡献)
人物
徐先兰:
希望有更多的外地人才来潮州“圆梦”
“在我的人生中,潮州枫溪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7月16日下午,在潮州枫溪区人才工作会议上,徐先兰作为“枫溪区优秀外来人才”上台发言。
徐先兰是江西景德镇人,1996年随大学生南下打拼的热潮来到潮州。在从事了两年外贸英语翻译工作后,她开始了在枫溪这块陶瓷热土的创业之路。
说起离开家乡来到潮州创业的原因,徐先兰感言,一切都离不开“陶瓷”二字。“潮州枫溪这边的陶瓷产业发展得很早,产业链很齐全,创业者可以很快就起步。”
二十多年过去了,徐先兰的公司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飞跃,并凭借三年一风格,五年一转型赢得了市场,领引了中东国家日用陶瓷生活新风尚。公司更是连年被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创税大户”“纳税明星企业”。
在徐先兰看来,除了当地陶瓷产业的沃土,自己个人以及创办企业的成长与潮州枫溪爱惜人才的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2000年,徐先兰被评为“潮州市枫溪区十大职业经理人”,她说:“我刚来枫溪几年,就获得区政府给予我的个人荣誉。这里饱含了区政府对外地人才的关心和支持,也是政府对我们所做成绩的肯定。”
“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优秀党员骨干先锋模范”“三八红旗手”……在潮州的二十多年,徐先兰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在一步一步实现“陶瓷梦”的同时,她已经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新潮州人”。她也开始在各种场合为潮州“代言”,以自身的具体案例吸引更多外来人才来潮。
2019年,枫溪区委宣传、工信、人事部门组织企业远赴景德镇陶瓷大学招募陶瓷专业人才,徐先兰在推介会上作为潮州引进的外来人才发言。“我想为枫溪政府对外来人才的重视程度点赞。”她感言,枫溪区政府为企业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引入人才的工作,给企业提供了很多与高等教育人才面对面洽谈的机会,帮助枫溪企业得到大量外来人才的助力。
而针对企业如何应对引才难以及留才难的问题,徐先兰介绍,自己的公司从2019年开始两手准备,一方面广招人才,一方面对公司优秀老员工进行培训充电,逐步增强公司的人才竞争力。
“有一些外来的员工招进来后,可能存在城市文化、生活习惯或工作环境的不适应,我们会积极地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去对其进行疏导,希望他们踏踏实实在我们这里发展。”徐先兰认为,企业留住人才要经常听取一线职工呼声,使职工的合理诉求很快得到解决,并且指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疏导员工的打工心理,传递企业的责任,社会的正能量。
此外,她认为企业还应该促进外地员工与本地员工的和谐共处、团结友爱,组建扬长避短的生产团队、研发团队、业务团队,不断选拔优秀的员工,树立正确的爱岗敬业观念,塑造员工人格魅力,为企业各个岗位输送有道德,懂作为的高级管理人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面对外贸企业空前的困境,徐先兰果断地作出应对疫情的公司发展规划,将公司原有的全出口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快速组建了国内市场研发、生产、销售团队,开拓互联网电商,借助原出口企业的产能优势打造与国内市场产品风格可以互补的陶瓷品牌。
“美工、运营、客服我们现在每天都在招。”徐先兰说,现在公司最需要的是电商运营的人才,但目前招到的员工能力相对比较单一,她希望能招聘到综合性能力较强的人才。
“希望与枫溪结缘的外地人才朋友们,‘来了就是潮州人’,我在潮州圆我们的梦,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徐先兰说。
观察
期待一座更自信的潮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于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潮州而言,人才是这一片美好蓝图里的根本推动者。对此,潮州没有退路,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城市的活力只会衰减。
关于引才育才,潮州的诚意是有的,也已然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环境改善、服务提升、政策吸引、亲情感召、平台建设、激活机制、广开渠道……
值得思考的是,当其他城市也亮出了类似的诚意以及举措,潮州还能做哪些努力?
面对这个问题,往往有两种论调。
其一,潮州是个小城市,产业规模小,工资待遇又没有竞争力,优秀的人才肯定会选择去北上广深或者大湾区,不会来我们这的。
其二,潮州文化底蕴深厚、城市生活成本低、产业发展潜力大,人才选择潮州有发挥空间。
这两种论调都是准确的,都是对潮州引才现状的客观描述。但是,一座城市在引才时却是需要“片面”一点的立场。如果持有第一种论调,往往在人才没有作出反应之前,自己就给预设了很多的门槛,然后放弃争取,坐等人才去比较,去做选择。如果持有第二种论调,那么城市的引才态度将变得更加积极,城市的自信也可以成为一种吸引力。
期待一座更自信的潮州,在不断建设与人们需求相匹配的发展环境的同时,以更有魅力的姿态向人才招手,让广大的潮州青年不再带着离愁远离,更多外来人才带着期待前来。
政策
潮州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优惠政策
对新引进人才符合一级目录要求的,给予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每月3000元生活补贴,服务满三年后给予20万元安家补贴。
对新引进人才符合一级目录要求的,给予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服务满三年后给予15万元安家补贴。
对新引进人才符合二级目录要求的,给予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
对新引进人才符合三级目录要求且符合国家“双一流”院校学科、原国家“985”“211”工程院校的,给予全日制本科生每月1000元生活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