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社交,一段出众的自我介绍总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亮眼的字面信息以外,也少不了优秀的潜台词,比如“我是程序员”的潜台词就是“虽然我加班又脱发,但我很有钱”,而“我是投行男”的潜台词就是“我确实很浪,因为我多金又有趣”。
留学生的自我介绍大差不离四个内容:学校、爱好、工作(如果实习过或毕业了的话)、未来方向,这其中也有不少的潜台词,你需要一双敏锐的双眼去察觉一些看似朴实的介绍背后所隐藏的信息。
我们一个个来讲。
学校
一般自我介绍会从自己读哪所大学开始。
说自己在常青藤的,一般读的是布朗或者达特茅斯,因为虽然学术排名很高,但知名度太低了,只好拿IVY League撑场,连Cornell都会直接说“我读的康奈尔”了。
其他常青藤大学的就会直接报校名了,毕竟你说你是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出来的,总比你说你读常青藤响亮多了,这些学校出来的都是实打实的大牛。
但假如说自己读的哥大,那要注意一下了,一般说自己在哥大的80%读的是水硕,还可能是统计系。要是本科的话就会说哥大本科,四个字连读,后俩字重音。
说自己就读美国Top50的大概率是排名30到50的某州立大学,或者校名听着拗口让人产生野鸡嫌疑的学校,比如你说你读的凯斯西储,不知道的人以为你在银行做前台,你说你读东北大学,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读的哈工大。
说自己读加州大学的就更明显了,一般都是以我母校UC Davis为首的野鸡UC没跑了,因为UCB的会很自信说自己是Berkeley的,甚至会说自己是Cal,UCLA同理,也会坚定地说自己是Bruin。你一个UC Davis出来的,好意思说自己是Aggie吗?
不过读UC Irvine的还是可以报校名的,毕竟这说明你的朋友颜值都不低。
说自己是USC的,俩字:有钱。
说自己是文理学院的就会复杂一点,其实文理学院不乏很好的学校,比如Williams和Middlebury,但他们会觉得“跟你说了你也不知道,干脆就说文理学院得了,省得你觉得我野鸡”,哎。
其实真正读野鸡大学的人话术很简单的,不报校名,直接说“我在国外上的大学”,干净利索。
另外有几个学校需要个别提一下。
说自己在玉米地读书的,那肯定是UIUC了。这所学校玉米的地位是比人高的,为了保证玉米田充足的阳光,学校甚至将图书馆建在了地下,大概意思是“你们学生就去地下混吧,别挡着咱玉米晒太阳”。
说自己读波士顿学院的,会在语气上着重强调“学院”两个字,因为BC人是看不起BU的,和波士顿大学只有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说自己读加州理工的,未必是谢耳朵的校友,也有可能是加州州立理工,Cal Poly≠CIT;说自己读的宾州大学也未必是Upenn,很可能只是Penn States;说读麻省的不一定是MIT,UMass和MIT也是两回事。
总而言之,除了名堂响亮的几所学校以外,大部分的美国大学介绍起来都需要费一些口舌,尤其是对国内的亲戚朋友。
爱好
说完学校以后,一般会说自己的爱好,但这里的坑也比较多。
通常说喜欢健身的一般是那种一个月去两次健身房拍800张自拍囤够一年的量换着发的,对健身房的每一面镜子和每一束灯光都颇有研究,更像是做健身主题的拍摄。真正的健身爱好者一般是不会声张的,因为他们的体型就能说出来了。
说喜欢打篮球的同理,通常是高中时期和同学社交积累下来的习惯,打半场3V3已经是极限,属于那种假如打个全场10球取胜,打到第5球就要开始喘大气了的野球场饮水机球员。真正打篮球厉害的和健身爱好者一样,看体态和穿着就能看出来。
也有人会喜欢滑雪,这种入门级别的中产运动现在越来越受留学生的欢迎,通常属于那种刚上手可能还要带Trainer,但一定不会忘记用GoPro留下一个个全副武装看不见脸的笑容的玩家。
要是说自己喜欢冰球、击剑或者骑马,通常来自于儿时他们父母有意培养的“中产爱好”,和一些中产妈妈喜欢喂孩子吃鱼子酱一个道理,属于一种情操的陶冶。
说自己喜欢打桌游的,基本对以上运动一窍不通,只能晚上蹭别人家的狼人局,一开始假装挺高兴希望接下来能碰到好看的小姐姐然后带节奏博得对方好感,结果玩民暴民玩狼爆狼被队友嫌弃一晚只能坐在堆毛地毯上盯着人家破了洞的袜子思考人生方向。
说自己喜欢看剧的大概是真的没什么兴趣可说的,常见于母胎Solo选手,周末基本不出门,在爱奇艺或腾讯网剧中度过假期时光,可能还有点性冷淡,唯一兴奋的事情可能是易烊千玺的胡子或者是白敬亭的腹肌。
说自己是社交媒体达人的,每天除了刷微博刷INS就不干别的了。
说喜欢旅行(不是“旅游”,必须是“旅行”)的一般有钱有闲不怎么实习找工作长得也还可以只是需要不同的背景发照片的,常见于小红书。
喜欢打游戏的一般会谦称自己是网瘾少年或者电竞少女,别小瞧他们,除了LOL比你打得好以外,人家学习也未必比你差。
最后可能还有说自己热衷学习的,这种很有可能是知识付费的重度用户,深度焦虑,经常在空闲的时间报各种线上课程或者朋友圈打卡英文原著的阅读进度,同时还喜欢学习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给自己充电,比如背单词背到Abandon,学编程学到Hello World,学PS学到新建画布等。
介绍个人兴趣是最好找共同话题的,要把握这个话题的机会进行社交,就要对这部分的潜台词保持敏锐。
工作
通常如果能说到工作,要么是已经毕业工作而且混得不错的,要么是还没毕业但实习过的公司都非常耀眼的。
在国内大厂实习过的,通常会直接报公司名,比如“我在腾讯实习过”“我是头条的实习生”,但厂名越大,水份可能越多,实习时长才能说明能力,三个月以内的大厂实习一般都是在帮同事收快递、拿外卖、贴发票和坐在工位上刷朋友圈中度过的。
在美国,说自己在FLAG的通常都是L,因为在FAG工作的没有不直接说的理由。
FLAG = Facebook + LinkedIn + Amazon + Google
一般说自己在硅谷工作但不报公司名的大概率是在Yahoo,Lyft这样第二梯队(但依然牛逼)的公司或者一些Startups,当公司名撑不起门面的时候更多就直接报职级了,比如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Infrastructure),多长都要说全。
如果是在投行工作的,当对方说自己是VP的时候不要被吓到,VP不是副总,是一个中层的职级,你可以理解成“主任”“部门主管”之类的(投行男别杠,MD才算“总监”),但至少饮食无忧。不过投行牛逼的话也不乏报公司名的,毕竟一句“我在高盛工作”来得比“我是个分析师”响亮得多。
总而言之,报职级Title的要么公司小要么没名气,报公司名的要么刚来没多久依然处于入职热恋期,要么已经摸到天花板大概率不考虑跳槽提前进入养老mode,而那些职级和公司都牛逼的,一个名字就够了,比如“Robin”。
哦对了,说在纽约做Fashion的,一个字:穷。
未来方向
说到最后,应该会分享一些未来方向性的内容,但这个话题的的内容就有点太多了,所以挑一些常见的来讲。
要是说自己打算回国的,得分情况看,假如这句话从一个毕业工作了几年的人嘴里说出来,那很可能是被几倍高薪挖回国做CXO的,或者国内合伙人已经拿到8位数融资准备大干一番了,但假如是刚毕业的人说的,要么留不下来,要么已经准备接手老爸的公司了。
说打算移民的有三种可能,一种是打算靠结婚拿绿卡然后生个漂亮的混血娃种花养老,但比较少见,另一种是家里本来就有投资移民的打算,爸妈早就买好房做好给自己养老的准备和给孩子启动事业的资金了,最后一种是靠自己的能力技术移民,注意,是技术移民,这是大写的RESPECT。
最后可能大部分人会说再观望观望,这五个字是经济形势下行的时候大部分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的选择,回国机会多但风险大,留在美国一眼看到十年后,有一种步入中年但人还年轻的不得志的既视感(尽管年薪已经妥妥top 10%)。
能说到未来方向的,证明你们不是一般的朋友了,而是未来肝胆相照的潜在兄弟了,好好珍惜,以后一定有机会暴富的。
所以你看,每一句自我介绍都能找到相应的潜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