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非洲留学生创作战“疫”日记:记录城市与人的故事
中新社武汉5月8日电 题:非洲留学生创作战“疫”日记:记录城市与人的故事
中新社记者 梁婷
来自非洲厄立特里亚的和诺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名留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诺一直留在武汉,亲历这座城市抗击疫情,从“封城”到“解封”,最终逐渐回归正轨。自2月底以来,他与另外8名外国留学生、教师成立日记写作小组,记录疫情期间的见闻。
和诺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日记的写作还在继续,最终打算将这些日记结集成书。
34岁的和诺于2011年来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回国。四年后,他再次回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
“每次离开都会想着快点回来。”和诺说,自己人生的重要阶段都与武汉紧密相连,武汉对于自己而言是第二故乡,这里不仅有他喜爱的热干面,更有生命中最重要的好友。
回忆武汉“封城”之初,和诺说,当时不知道疫情会如何发展,内心有过担忧和恐惧。学校及时将每日疫情动态、科学防护措施等信息翻译成英文,用短信发送给在校留学生。“封城”后购物不便,学校组织了线上团购平台,大家每周可以集体购物一次。
这些让和诺的心态慢慢平和,他听从中国医疗机构专家给出的建议,做好个人防护,每天与家人报平安。“病毒要么杀死我,要么让我变得更强大。”和诺说,隔离期间,他制定了必做事项清单,尽可能让生活充实起来。
疫情期间,他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比如中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许多医护夫妻为了战胜疫情不得不暂时分别,甚至有医生为了工作奉献生命。“中国应对疫情的表现非常专业和优秀,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封城’。”和诺说,武汉用“封城”的巨大牺牲控制住了疫情,为什么不把这一切记录下来?
在与好友盖瑞沟通后,两人决定成立日记写作小组。随后,来自斐济、南非、萨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留学生、教师纷纷加入,他们以亲历者的视角,记录武汉市民抗疫故事、日常生活以及心理变化。
和诺在日记中写道,疫情期间,他每天都会与厄立特里亚驻华大使馆工作人员交流,仿佛成为两个国家之间的桥梁,让非洲国家了解中国的疫情状况以及抗疫措施。他也分享自己骑着共享单车,为他人运送生活物资的经历。
“与疫情抗击的经历是武汉的一部分,应该被记住。”和诺说,武汉是一座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现在武汉正在努力恢复到正常状态。
“这最终会过去,所以要坚强并保持乐观,武汉加油!”“封城”不久,他曾在朋友圈如是写道。现在,和诺又能和从前那样,漫步在南湖边,欣赏落日与天空,那个他熟悉的武汉又回来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