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留学 > 正文

清华校友在校庆时的演讲火了:你如何度过疫情,就如何度过一生

2020-05-06 11:00  美国留学妈妈圈   - 

大家好,我是刘慧凝,现在清华园里和你分享一段故事。

 

2007年,我在清华读本科,专业是日语。刚开始学日语,有一个词我印象很深,叫“キズナ”,写成汉字是羁绊的“绊”,形容人与人的情感。

 

当时我特别不理解,这样一个在中文里看来文学色彩很浓的词居然会用在日常对话里;还有,“羁绊”,似乎多少有点贬义,像是我们前进时,被什么东西挡住了、绊住了脚。怎么能用来形容那些美好的情感呢?

 

01

 

回答这个问题前,不如我们一起读几个故事吧。这些故事没有藏在厚厚的书页里,而就发生在刚刚过去的三个月里。

 

清华长庚医院有一位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叫王小辉,87年,只比我大两岁。他是北京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成员,1月27号到达武汉。在武汉的65天里,他被分配在重症区,参与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抢救。

 

1月30号,小辉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接诊第一例重症患者。61岁,女性。病人对小辉说的第一句话是:“别离我太近,我怕传染你。”在得知小辉是从北京赶来支援武汉时,阿姨特别愧疚,说,都是因为自己生病,给家人、给医生护士都添麻烦了。

 

后来,阿姨渐渐康复,她对王小辉说:“等我病好了,一定要去北京看你。”可因为医护人员一直穿着防护服,阿姨连小辉的脸都没有见过。不知道这样的约定是否能真正实现,但能够麻烦和被麻烦也已经是一场缘分了吧。储存了这样的记挂和牵绊,以后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也一定有勇气和温暖去面对了吧?

 

2月12号,小辉接诊了一位80多岁的病人,男性,有基础病,他的老伴儿、女儿、女婿、儿子都感染了新冠肺炎。入院时已经出现严重憋气,意识模糊。小辉为他调整吸氧装置,对症治疗后,他意识恢复,说:“这是我几天以来,呼吸最舒服的时候了。”

 

遗憾的是,第二天他就去世了,他说的“这是我这几天以来,呼吸最舒服的时候”,几乎成了他生命里的最后一刻,小辉和这位爷爷的第一面也成为最后一面,没有机会再为他治疗。

 

2月26日,小辉接诊了一位70多岁的病人,男性。他的老伴儿因为新冠肺炎去世,儿子又不在湖北。他躺在床上,很丧气,拒绝配合治疗。小辉,32岁的小伙子,“教训”这位70多岁的老人,给他讲明,这个病是可以治愈的,治疗是双方的事,“我们是个团队啊,医生们要努力,患者也要努力。”

 

经过耐心开导,老人开始配合治疗,在后续的检查中,结果一次都比一次好。小辉返京前,这位爷爷顺利出院。所以,人生里,遇到什么人,在那些关键的时刻听到什么样的鼓励,哪怕只是一句话,也许真的很重要;而这当中的很多人,都和我们毫无血缘关系,甚至一生里,只有这匆匆一面的相遇。

 

直到现在,已经回到北京的小辉,依然在微信群和武汉当地的医生联系,了解他接诊过病人的康复情况。听到这里,我们总习惯用“伟大”、“白衣天使”、“英雄主义”去赞美大夫,但我却觉得,这些细碎的,或许在你看来不值一提的故事,之所以让我感动,是因为回到了一种更朴素、更真实也更动人的情感里。

 

那是麻烦和被麻烦,是人和人最原始、最简单的情感的羁绊。哪怕没有血缘关系,哪怕只是匆匆一面,哪怕带着面罩连面都没有真正见过,那些共患难后的共鸣和牵挂,联系起了医生和病人,联系起了原本是陌生人的你和我。你过得好与不好,我都很关心,都与我有关。

 

不光是王小辉,这三个月里,发生了好多故事:从荆州自己连夜开车赶来武汉的陈医生、带着妻子和女儿拍了一张全家福就赶往武昌的杨老师、在代码面前度过了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和整个正月的远程医疗队,为了让医院人工智能系统抓紧上线,他们日夜兼程,给科技注入了人的体温和力量。

 

02

使命,就是你选择如何使用生命

 

在听他们讲这些细碎的琐事时,我一直想找一个答案:当时面对疫情的未知、传染的恐惧,是什么心理支撑,让他们做出明知不敢为却为之的决定。

 

一定要总结一个词的话,是“使命”吧。听到这个,你会害怕,“慧凝你是要开始说教了吗?”因为似乎“使命”这个词,一定要活在严肃的教科书里。

 

不对。其实“使命”,很朴素。使命,就是你选择如何使用生命。

 

不是只有医生、军人、教师这些职业才有“使命”。“使命”属于每一个人,当你开始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当你开始选择如何去使用你的生命。看看我们身边的同龄人,是如何使用了生命里的这三个月。

 

新闻学院大四的黄一洋,在异乡武汉度过了人生中第一个孤身一人的春节,本来是去拍摄毕业作品的大四狗,却意外见证了疫情里的武汉,用镜头记录了武汉大故事里的平凡小人物,记录那些害怕后的勇气、焦躁后的平静、隐忍后的坚持。

 

精仪系18级的博士王在渊,家在武汉,爱人是医生,还是个3岁宝宝的爸爸。他们小区有22栋,800多户,2000多人。

 

他是这里的小区志愿者:给邻居买菜送菜、给老人买药送药、给学生打印作业,为了方便统计体温数据,工科男给小区设计了小程序;当他所在的楼栋出现了两例疑似病例时,街坊邻居压力特别大,他一边保护邻居的隐私,一边给大家解释、疏导,还在小区群里推荐了心理系彭凯平教授的积极心理学。

 

测体温、搬物资、办出入证,他做的都是小事。但打动我们的,从来都是小事。小区是一个缩影,这每一件具体琐碎的小事,都与你我有关。

 

它们是武汉宏大叙事里一个个模糊的点,而当我们聚焦时,每一个人的行动都如此清晰。它们是一颗一颗星星,是我们心中的平凡英雄。武汉的故事,是每一个平凡英雄一笔一划写下的。像那天夜里,武汉人一起喊出的“武汉加油”,那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点,在某个时刻形成的强大共鸣。

 

03

如何度过疫情,就如何度过一生

 

封城解禁的那一天,很多武汉人搬着小板凳坐在马路牙子上,吃着热干面聊着天,或者就是坐着,看看街道。也许他们并不认识,而且还保持着一米距离,但那种默契的互相陪伴、泼辣又坚韧的烟火气和生命力,都是武汉最好的模样。

 

疫情会渐渐得以控制,但我们每个人的“使命”还在继续。这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绝大多数,和我们毫无血缘关系。而就是那些素昧平生的、萍水相逢的、那些穿着防护服、戴着面罩、毫无血缘关系的相遇,在我们的心上留下了羁绊。只是,这些羁绊,不是绊住了我们的使命,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我们是谁,要去做什么,为什么而做。

 

也许,生命的最大价值,就是这路上的相遇、牵绊、麻烦和被麻烦,是使用生命的过程中,又给多少人带去了善意和改变。

 

今天,是清华109岁生日。其实,校友,也是没有血缘关系却彼此牵挂的人。虽然此刻,你我绝大多数人都不在清华园,但那些在一线救人的医护人员、在社区里送菜送药扶邻居上楼的志愿者、那些给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捐款捐物的校友、或者只是在房间里安静读书,为DDL或毕业论文做准备的你,这几万个、几十万个,甚至更多,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使用着生命。

 

而当这些画面拼在一起,就拼成了一张好大好大的全家福。是这张全家福让我觉得,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此刻,我们都在自己的使命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而同时,又彼此包容、牵绊、麻烦和被麻烦,在一个平行时空里,和那些毫无血缘关系的生命,心神相连,一直同在。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如何规划2020年度赴美读研?
下一篇:包头市侨联向海外侨胞和留学生家属发放健康包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