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妈的话:在美国华人圈里有个概念叫做“第1.5 代” 移民。如果说成年之后到美国工作生活的移民叫“海一代”,他们出生在美国的孩子是第二代的话,那么10几岁随父母来美国,有扎实中文基础但通过在美国初中高中及大学以上的学习,英语可以达到母语水平的孩子就是“1.5代移民”。
大家观察到,1.5代移民中出类拔萃的很多。他们往往比生活优渥的二代移民更勤奋更有拼劲儿,也比海一代对美国文化更理解,同时没有任何语言障碍。
今天这个1.5代的故事够传奇,也够励志。Ken Liu,希望大家记住并关注这个名字,看他未来带给这个世界怎样的惊喜。
美国东岸马萨诸塞州,在小城Stoughton与大都市波士顿的早晚通勤火车上,经常会看到一个沉默寡言的亚裔小伙子。他看起来清秀内向,安静地坐在角落里,不玩手机也不打盹,常规操作总是打开电脑开始写作。他叫Ken Liu,中文名字是刘宇昆,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在波士顿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高薪又体面,是典型的华裔精英代表。可是,在单程通勤45分钟的火车上,他却过着另外一种“魔幻”人生。
1. 起
1976年,刘宇昆出生在甘肃兰州。
小时候,他是出了名的故事大王,既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上学时,每天中午一放学,他就嗖地一下跑回家吃饭,为的是赶上跟奶奶一起听午间评书。在《三侠五义》、《隋唐英雄传》和《三国演义》的熏陶下,刘宇昆对中国传统英雄如数家珍,更是对武侠世界充满向往。他还会自己编故事然后配上插图,给爷爷奶奶和姨妈讲故事,给班上的小朋友讲故事。他人生的第一个科幻故事就是那个时候创作出来的:凭借弹簧式的巨大推力,他笔下的火箭可以按照抛物线的轨迹从兰州飞向北京。
然而,故事大王刘宇昆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讲不出故事来。
80年代末,刘宇昆的母亲结束了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工作,成为了一名药剂师,一家人决定移民美国。那时,刘宇昆11岁,当时上五年级的他中文功底已经很扎实了,但英语水平却几乎为零。初到美国,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听不懂老师和同学在说什么,只能自己一个人孤单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他不再是那个被同学们围着的故事大王了。
好在小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极强,再加上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优势,刘宇昆很快就迎头赶上,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华裔优等生。在90%以上都是白人的东岸小城Waterford,刘宇昆度过了他的中学时光:他热爱文学,也喜欢数学和科学,读了很多书,还参加了越野跑。
1994年,刘宇昆被哈佛大学录取,同时攻读两个相距甚远的专业:英语文学和计算机科学。刘宇昆毕业的那年是1998年,正是美国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获得双学位的他一开始在微软工作,不久就加入了波士顿的一家初创公司Idiom Technologies(SDL公司的前身)做软件工程师。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样有着年少移民经历LisaTang Liu,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
Lisa Tang Liu,出生于新加坡,3岁迁居香港,9岁移民到美国,也是成长在东岸一个几乎都是白人的社区。作为宋美龄和希拉里的校友,Lisa大学就读于知名私立女校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在日本工作和生活过一段时间,从事过金融、咨询和IT等工作。认识刘宇昆时,她是公司的项目经理。两人堪称灵魂伴侣:在Lisa的鼓励下,刘宇昆追寻心中的理想一再转换人生跑道;在刘宇昆的鼓励下,Lisa也是不久后辞去了科技公司的高薪职位,开始从事摄影工作。
2. 承
2001年,在Lisa的鼓励之下,刘宇昆选择重返校园,回到哈佛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这段经历对刘宇昆而言更像是“一场智力卓绝的经历”,他喜欢推理和说服,喜欢讲故事,喜欢在法律规则中搭建故事结构。于是,脑洞大开的他决定把自己的法学博士(JD)结业项目写成小说。
这便是后来出版的短篇小说“All the Flavors”《五味:战神关羽在美国的故事》,将淘金热中第一代华人移民的历史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羽形象相结合,讲述了1860年代爱荷华城的时代变迁,也把他对法律的思考以及法律思维是如何应用在历史之中表达了进去。
这篇小说是否符合法学博士毕业要求我们外行人很难搞清楚,不过刘宇昆在2004年确实顺利毕业并获得了联邦法院法官助理的职位(成为大法官的第一步),在联邦第一巡回上诉法院为法官Sandra Lynch工作。尽管之后不久,他就离开法院加入百年老店Goulston&Storrs律师事务所成为企业税法律师,Sandra Lynch法官对这位华裔年轻人的印象仍然很深,“安静慢热但非常有天赋”。
从此,刘宇昆开始了白天律所晚上作家的“双重人生”。在往返Stoughton和波士顿的通勤火车上,一天忙碌的律所工作后,刘宇昆仍然抓紧时间坚持写作。短短45分钟的火车行程,他能写出大概500字左右的内容。
然而,刘宇昆的创作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2002年拿到第一笔稿费100美金的欣喜若狂之后,7年间他收到的几乎都是拒信。在失望和沮丧的连番打击之下,他曾经打算放弃写作。直到2009年,之前创作的一部作品《单比特错误》(Single Bit Error)被出版商发现,有更多读者看到了刘宇昆的作品并开始喜欢他,他最终决定重新回归写作。
同时,女儿的降生也让刘宇昆开始重新思考工作的意义,他希望有更多时间可以照顾和陪伴家人,还可以继续自己的创作。刘宇昆选择从律师事务所退出,成为了高科技专利案件的诉讼顾问。
3. 转
此次回归,让Ken Liu这个名字响彻美国科幻文学圈。
2012年,他的短篇小说《手中纸,心中爱》(The Paper Menagerie)横扫全球三大科幻奖项,星云奖、雨果奖和世界奇幻奖。2013年,另一篇作品《物哀》(Mono no aware)再次捧回雨果奖。其它大奖小奖更是无数,出版的作品有将近100篇短篇小说以及两部长篇小说。
然而,在刘宇昆心中最好的作品却不是这些得奖作品,《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The Man Who Ended History: A Documentary)才是他认为最值得骄傲的作品。受到另外一位杰出华裔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的《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jing)影响,以及2004年张纯如自杀悲剧的刺激,刘宇昆写下了这篇以日本731部队在华暴行为背景的科幻小说。在创作这一作品的过程中,刘宇昆查阅了大量关于731部队的资料,甚至联系了一些持否定观点的人,了解他们的想法,将历史的厚重思考和科幻的大胆想象融为一体。尽管这篇小说最终也分别入围了星云奖和雨果奖的评选,但由于有争议的题材和政治敏感的主题,很多年小说都没法发表,并未被更多的读者看到。
而让刘宇昆为国内所熟知的,大概是他作为刘慈欣《三体》英文版翻译的身份。实际上,刘宇昆的翻译生涯要比那早很多。他翻译的第一篇中国科幻小说作品是《丽江的鱼儿们》(The Fish of Lijiang),作者陈楸帆是刘宇昆的好朋友,本来只是帮朋友的忙,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篇小说居然入围了奇幻翻译文学奖的决选名单,这让刘宇昆发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
在中国接受了几乎完整的小学教育,有着扎实的中文和中国文化功底;
-
在美国中学接触到了西方文化的经典,又在哈佛大学继续英文文学的审美熏陶;
-
计算机专业的背景,以及多年科幻文学的创作经验。
-
他大概是最适合的中国科幻文学翻译者。刘慈欣的作品《三体》更是放大了刘宇昆这种跨越东西方文字和文化的能力。当然,在翻译《三体》的过程中,刘宇昆也倾尽心力。他阅读了大量数学、物理和天文等学科相关论文,拜访了多位科学家,向他们请教专业问题,甚至把在哈佛时学的数学公式也翻出来复习了一遍,最后实在搞不懂的就直接与刘慈欣本人沟通交流。
尽管刘慈欣的创作非常优秀,但如果没有刘宇昆精湛的翻译,恐怕《三体》在西方的接受度将大打折扣。要知道,在雨果奖历史上,这也是第一次翻译过来的作品能够获此殊荣。刘慈欣在雨果奖获奖典礼上也盛赞刘宇昆说:“翻译作品总是在跨越两个不同的文化和时空。就这本书而言,这座桥梁就是刘宇昆。他的译文非常好,几近完美。”
不久之后,由刘宇昆翻译的另外一篇中国科幻小说,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也获得了雨果奖。
4. 合
根据Ken Liu刘宇昆LinkedIn上简历显示,他目前最新的状态是Author,雇主是Self,时间从2017年4月开始至今。也就是说,在将近6年的专利法律顾问生涯之后,他再次转换职业跑道,成为一位专职作家。
作为1.5代移民,刘宇昆在东西方文化中的游刃有余让美国科幻文学爱好者看到了中华文化和优秀的中国科幻作品,也让中国科幻文学爱好者看到了美国科幻文学中的细腻和人文思考。我们可以期待,在刘宇昆全职写作的投入下,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科幻小说被创作出来,也有更多优秀的中国科幻小说被翻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