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篇《海淀家长对不起,顺义妈妈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梦想”》的文章在微信上热起来,里面写的北京顺义妈妈,为了孩子的教育,拼上了整个老命。这跟半年前的一篇《学区房、天才班...目睹了美国家长推娃的盛况后,我内心现在慌得一批》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美国中产家庭的孩子真的也都这样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一位在美国私立高中任教的中国妈妈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来源: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 (ID: yinjianlifumuxuetang)
1
美国学生中真的有那么多
在参加课外补习班吗?
“推娃”一文作者在经历了女儿数学成绩不到班级平均分的“屈辱”之后,痛定思痛,与博士老公一起开始给娃疯狂补课,终于把娃成功送进天才班。与作者女儿同在天才班上的还有:隔壁另外一户中国人家的孩子,以及女儿的好闺蜜,全年级的学神,一位俄罗斯裔的小女孩儿。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为啥都是中国裔和俄罗斯裔,咋没有老美呢?其实这也是美国许多课后补习班学生构成比例的真相:占据数理化和阅读补习班大半壁江山的,是华裔、印度裔、俄罗斯裔的学生,美国本土学生少之又少。为什么呢?我的一位同事的求学经历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这位同事,我们就叫她索非亚老师吧。索非亚老师是我周围美国同事和朋友的一个典型代表,她自信、阳光、热情、开朗、多才多艺,她是那种会在周末去教堂唱诗班唱诗、会组织学生给枪击案幸存者写问候卡的人。
在一次讨论中美教育异同的会议中,我们谈到“天才班”和“课外补习班”的话题。索非亚老师提到,她就是公立学校培养出来的从未进过“天才班”的学生。
她有朋友因为对数理特别感兴趣,成绩也好,因此被选入天才班,也参加了许多课后补习班,后来从事了自己喜爱的数理方面的工作。
而她也从未觉得不进天才班是什么缺憾,只是兴趣不同而已,她凭借着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在一所不错的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教师行业,把自己对文学的热情继续传递下去。她对文学、对生活有多热爱?我只知道,在马丁路德·金纪念日上,她要带领全校师生重新温习“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探讨如何把马丁路德·金的和平和平等的理念传承下去。
我周围有许多这样的索非亚老师。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从世俗观点来看,他们中绝大部分至少是中产,还有一些可以说是富裕。但当你回顾他们的学生生涯,你会发现他们并没有闪闪发光的简历,也没有狗血的奋斗剧情。他们很多只有一个普通学校的本科学历,还有一些读到了硕士和博士,但也并不是名校毕业。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现在有一份喜欢的工作,获得不错的收入,过上体面的生活。
当我看到他们,我就会知道:美好的生活并不等于藤校毕业,更不等于从小就要上一个又一个的补习班。那等于什么呢?我想,至少,它意味着你的生活中要有热爱的事情。就像数学老师去教音乐,英语老师成立合唱团,生物老师做校足球队和篮球队的教练。他们做这些事情,是因为热爱。当我们做热爱的事情时,我们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善意。
2
今天的成绩好了,
就皆大欢喜了吗?
“推娃”一文作者的女儿终于进入数学天才班时,她的老公“比中国队出线还高兴”。后来女儿又进入阅读超前班,孩子自己也很兴奋,作者更是激动地感叹“天不亡我学渣也”。
许多家庭就是被这种高兴诱惑,尤其是被孩子的高兴诱惑,认为:孩子成绩好了,他自己也很高兴,是他自己愿意学。
成功的诱惑是巨大的,但这种喜悦也是短暂的,因为它完全取决于你的成绩好坏。就像“推娃”作者的女儿所说:下次成绩不到99%,就会被从天才班里踢出去。但谁能保证自己的成绩一直是99%?今天可以,明天呢,明年呢?小学可以,中学、大学呢?工作以后,你的业绩可以一直超过99%的人吗?总有一天,当你不再是那最顶尖的1%时,生活该怎样继续?今天取得好成绩时有多高兴和激动,接下来的日子就有多焦虑和恐惧,当从神坛上跌落时就有多痛苦和崩溃。
好成绩带来的喜悦不仅是短暂的,更是肤浅和危险的,因为它把孩子对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变成了外在驱动力。每个孩子天生都是渴望知识、热爱探索的,这种内在驱动力如果得到好的保护,日后会帮助孩子在他感兴趣的领域长久地走下去。但很可惜,我们常常把孩子这种强大的内在驱动消解成了外在驱动,孩子不再因热情而学习,而是为了父母的荣耀、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羡慕,或者是为了避免父母和老师的指责、唠叨和说教。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高中时期成绩不错的学生到了大学突然一蹶不振,不学习、不上课、不完成作业,甚至无法毕业。在海外留学盛行的今天,这种现象也提前到了高中,甚至初中。一些孩子在国内读书时,在父母的监管下,各方面看起来都不错,可是到了国外读高中时,没了父母监管,学习和生活就全线崩塌。这就是因为,一直在“推娃”的那双手不在了,父母不“推”了,娃也就不会自己走了。
一直致力于“推娃”的父母目标是什么呢?如果只是把娃推进名校,那但推无妨。但名校以后呢?还要不要继续推?如果有一天,我们推不动了,那时候的娃有能力自己走下去吗?
还有另一个极端,被父母推了太久的孩子,有些会习惯了这种被推的模式,即使有一天父母不推了,他仍然会在强大的惯性作用力下,自己推自己。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成年人,做着一份谈不上喜欢也不能说厌恶的工作,每天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多年转下来,他可能确实事业有成,在外人看来,他是那一直在金字塔顶端的1%的佼佼者,可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体验过成功,体验过富裕,却从未体验过真实和幸福。这是因为,自己多年来走的路,都是被推着走,以前是父母推,现在是成为父母傀儡的自己推。走了这么多年,都不曾停下脚步,问问自己:我想去哪儿?我要过怎样的生活?
所以,与其“推娃”,不如“听娃”。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做时,就问问孩子:你想要做什么?我愿意支持你。
3
鸡飞狗跳地辅导作业,
真的是在帮孩子吗?
“推娃”一文作者描述了为了提升孩子成绩,自己和老公是怎样在辅导孩子时对她“下黑手”的:周六晚上地下室里,不是“声嘶力竭的吼娃声”,就是“嘤嘤嘤嘤的哭声”,孩子“四肢冰凉,双目失神”,问妈妈能不能不要再把她送到地牢里。
短期看,吼娃确实起到了效果:孩子进了天才班。可是长期看呢?尹建莉老师曾经解释过一条重要的心理学原则:面对简单任务,需要较高的激奋水平;而面对一项艰难的任务,激奋水平不能太高,太高就是抑制,适得其反。尹老师解释这个原则的现实意义就是:在非日常、简单的生活事务上,痛苦和严格是可以见效的;在日常的、较重大的问题上,必须伴有较为愉快的情绪体验,越放松越好,否则适得其反。
当孩子面临的是学习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时,如果她听到的总是训斥和责骂,体验到的总是痛苦和恐惧,她怎么可能有好的表现?或许一次考试能取得好成绩,但时间一长,学习兴趣逐渐会消磨殆尽,也再难有好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怒吼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疏离。当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我们在他们的世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被我们吼时,是出于爱也好,出于畏惧也罢,孩子最后总是会原谅我们,并且接受我们的安排。但孩子这种无条件的爱是有有效期的,等他年龄渐长,身高和嗓门都要超过我们时,他就会吼回来,这种暴力的沟通方式就被复制给了下一代。
而到了那时候,孩子面临的问题远不止能不能进天才班这么简单,但就算他要被淹没在青春期的困惑和不安中,他也不会再听从我们的建议了。因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怒吼已经透支了他的信任。
而且,有大量研究发现,经常被吼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特征:高焦虑、低自尊、易动怒,而且他们也更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没有教给他们怎样才能获得尊重、建立清晰的边界。
怒吼着“推娃”,也许能取得一时的成绩,却败坏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损耗了亲子关系、破坏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这笔买卖,实在太不划算。
4
“推娃”一文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之后又写了另外一篇《娃,别怪爹妈焦虑,好学校的入场券已经越来越贵了》。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现在全世界的好学校都越来越难进了,更是给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公式:“名校鸡娃标配=好成绩+1项体育+1门艺术+10项社会活动”。
不可否认,美国的许多大学都非常注重学生的艺术、体育、社区服务等文化课以外的东西,也正如“推娃”作者所说,这些学校想看到的是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团队精神、抗挫能力等。
在我看来,这些也确实是美国教育着重培养的学生的素质。以对生活的热情为例,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通常都有着广泛的艺术和体育爱好,所以许多美国学校和家庭都很注重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多种多样的艺术和体育形式。许多美国本土学生也会参加各种兴趣班,但并不是为了方便日后升学,只为发展兴趣,成为一个会玩儿、会生活的人。
不久前,我们学校的生物老师兼图书馆员就给全体师生发了一封“寻找音乐家”的邮件,目的是让音乐爱好者们有机会聚在一起玩音乐。许多师生纷纷响应,一所小小的学校,竟然有那么多音乐家,会演奏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单簧管、长笛、小号、吉他、尤克里里、口琴、萨克斯……会唱歌和跳舞的更是数不过来。很快这些音乐家就聚在了一起开始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让我不得不感叹:不是好音乐家的图书馆员当不了好生物老师啊。
不仅是文艺方面,体育方面也是如此。足球、篮球、橄榄球这些常规运动就不必说,还有不少美国人喜欢去远足、露营,在路上开车时也常常看到有人车顶放着冲浪板,车后面安装着自行车架。当然也有学生从小练习体育,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大学,但更多的人则只是把运动看作生活中的一件乐事去享受。
然而,在“推娃”家长眼中,不论是文艺还是体育,都只有一个身份:升学的敲门砖。 在他们眼中,孩子喜欢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哪项技能可以帮他进入名校。
跟“学术推娃”一样,“兴趣推娃”的主力军也是亚裔家长。我身边就有两个学生,都在游泳队,一个是华裔家庭的孩子,明确表示自己压根不喜欢游泳,另一个是印度裔孩子,说自己喜欢游泳,但是不喜欢参加游泳比赛。但是,该游的还得游,该比的还得比,因为拿了好名次才能进入好大学。
随着“兴趣推娃”的兴起,一批光鲜亮丽的孩子就这样被打造了出来,他们不仅成绩好,还有各种技能傍身,简直是十项全能。
然而,大学的招生官并不傻。他们也正在发现:这些批量生产的优秀学生,似乎都有些雷同之处。普林斯顿大学化学教授斯宾塞博士用了“包装精良”(well-packaged)这个词来形容这些学生。他们表面上看起来都很棒,可是当你拆开他精美的包装,会发现里面空空的,除去这漂亮的成绩和技能,他并不是一个能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人。斯宾塞博士说:“这不是我们想招的人。”
其实,不仅仅是在大学招生方面,整个美国主流教育都在“反推娃”,反对“过度养育”(overparenting)。过度养育指的就是家长把孩子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干预孩子的学业、课余生活、升学和职业选择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看到,被过度养育的孩子在成人之后往往自我意识欠缺,无法应对成人世界的许多挑战,更无法活得丰盛幸福。
而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放手,退后,让孩子自己选择、试错,在他犯错的时候接纳他,在他需要的时候支持他,允许他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跟你的预期不一样的人。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孩子,他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有趣的灵魂,而这,恰恰也是明天的世界想要看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