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成为社畜以来,才明白生活要对一个人下手,是可以很随意的。每天早九晚六,各种压力袭来。周末也没闲着,会专门跑到图书馆充电。看着朋友圈里同龄人好像个个都走上人生巅峰,比如出书,结婚生娃,获得什么评选,参加什么高大上的会议,世界各地旅行,感觉自己在原地踏步,但急也急不来,不知道怎么化解焦虑的情绪。
端午节的时候,朋友来找我,一起吃了个饭。三个人坐在一起,试图劝说一个00后小朋友不要选择社会学,看看金融,IT行业多好,出社会就可以先解决钱的问题。
但聊着聊着,发现人家小朋友早已经对自己的生活已经有清晰的认识,而且追星的兴趣爱好给她锻炼了诸多能力,人家就算出社会,也不怕没饭吃,完全可以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好,我们几个90后反而被说服了。
这一年多以来,我试图跟自己做了无数斗争,那种感觉就好像回到港大前,经历着无数否定之后跨入理想学校,以为此后人生应该顺风顺水,但是并没有。
踏入社会给我一阵暴击,我发现自己的能力有跟不上别人的时候,发现自己写的东西往往不符合上级的要求,提出的想法被否定等等等等,甚至长期以来有意无意被培养的情怀,都感觉在不断被重塑和洗礼一般。每一天都觉得自己准备随时当个逃兵,但面子上,是过不去的。
就这样,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小白青年终于开始理解网络上的“丧”文化。一下子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为自己贴上“丧”的标签。
1
回顾
——港大前的血泪史
我自己的本科是很普通的大学,在广州,也没多少人听过,所以我很少跟别人提及。考上港大的时候,也没多少人相信我考得上,毕竟一个普通二流的学生考上在亚洲也算是挺有名气的学府似乎是在开玩笑,当然我知道后来有很多人其实也考过,不过也因为我们专业相对难考,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工作多年的高管或者职场人士,招募本科毕业生的也很少。
那次能考上,自认是我自己人生里的小分水岭。虽然后来我不遗余力想证明自己,也确实取得一些小成绩,但我永远忘不了那次接到教授面试电话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努力奋斗的四年或者是五年(因为有一年我留在学校专心学英语了),可能可以开始看到回报了。
那是特别艰难的四年,我们学校想考出国或者考到境外的学生很少,大部分也没那个意识或机会。去上个英语班,别人都觉得这人怎么那么“土鳖”的感觉。那时候,好羡慕那些英语好的人,而且好像考上好学校从来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那会儿我还不明白,原来许多人的名校路,多少是父母参与规划的,而我自己也没有,我父母从来不管我这些事。我只是有这个心,但他们也帮不了我什么。那好,就我自己来吧。每个周末跑去学习英语课,找实习,认真积累绩点,学校没人写文书就自己去找,那会儿真的做什么都难,也没人帮你。
后来我遇到了一个港大学长,在做留学教育,教我怎么写文书,而且是不收钱。后来我把自己遇到的一些挫折都写在那个文书里,多少也算是给我自己加了一些分吧,再加上牛人推荐信的强推,才获得面试机会。
当然我那时候的简历,也实在见不了人,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人家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在开始完善自己简历了,而且其实,“big name”对简历,也是蛮重要的,但当时什么都不懂,也没人教。面对曾经的自己,直到今天,我才开始敢去面对。如果不是那个师兄的帮助和港大一位教授(后来他面试了我)将我的简历重新捡起,今天我的命运应该又会是另一个样子。
2
港大时期的愉悦生活
在港大的时候,感觉一下子开了挂一样。首先有一个好学校为敲门砖,很多项目都好申请很多。所以我参加了很多活动,认识了不少人,圈子不断扩大,也像海绵一样学到很多知识,当然更多是课外知识。以前别人吝啬跟你分享一些东西,现在也逐渐愿意跟你讲一些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所以直到现在,我都很感谢这所学校给我带来的机会。当然也不是没挫折。那段时间,我一直奔波在世界各地的机场,因为我的专业是国际与公共事务,所以我很热衷各种国际会议,也因为机缘巧合,我成了联合国青年与儿童群体的成员之一。
虽然抛头露面的机会有一些,但是常常被亲友们挂上追名逐利的标签。那时候我遇到一个论坛的创始人,也是港大的学生,现在我想想,她真的对我影响是很大的。她说“做实事比虚名重要”,让我不要沉浸在漫无边际的泡沫里。那会儿我不屑的,年轻就应该适当追名逐利,以后才可能有更多选择。
虽然直到今天,我都这样认为,但当我看到身边一群有一群人涌向或迎合时代趣味,为名为利而开始急功近利时,我发现她的话是有道理的。但是在今天这个“快”的世界里,又如何让人敢“慢”下来。
我无法像她那样子无欲无求,这辈子应该就注定是个俗人,但我开始发现这种气质在今天的时代是多么难得,这可能需要花我30多年才能练来的。这种人像一束光一样,让我看到原来世界还有这样的人存在。
3
康奈尔大学的小确幸
不过人各有志,我身边的人想走得更远的太多了。无欲无求是达到了自己理想的状态才叫无欲无求。可我身边多的是对现状不满,还在社会阶层里攀爬的蝼蚁。社会定义的成功人士我自己已经见过挺多的,但名人见再多,别人也不认识你。就算是坐在联合国会议厅里,听着联合国秘书长的演讲,最多也就是一种激励吧。
可能有些人会将这些引以为荣,但贡献是什么呢?就是沾光而已吧。其实一个人的价值到底是通过什么来体现?我觉得恰恰是去掉运气之外的东西,是我们脚踏实地做出来的东西。今年七月份,我去了康奈尔大学见了我们教授,在此之前,我们的课程大体是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和线上的沟通完成的。
在我的印象中,她是对气候变化特别着迷的人,她整天担心气候变化给世界带来的威胁。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不敢相信世界有这样的人,可以如此在乎和热爱自己领域的东西。去康奈尔大学的时候,她邮件通知了她实验室的博士们,腾出一个下午的时间来跟我一起聚一下。
因为他们都是大忙人,能聚在一起且听我讲未来自己的气候变化计划是我之前想都没想到的,当时诚惶诚恐,但他们也习惯了这种小型聚会,简直像个大家庭一样。我也没想到一个世界名校的教授待人如此周到,如此有礼貌,哪怕是对着我这个“小喽啰”的角色。
我听她的学生说,原来她自己都会去说服同事们不要使用一次性的餐具,而她也是随时携带着餐具用餐的一个人。在今天外卖餐具泛滥的中国,青年人还是需要反省下的。我跟她聊了自己的经历和计划,她告诉我,有时候一些太宏大的想法可能是无法改变什么的,往往能改变别人和自己的,是一点一滴的实践。
有时候小的事情反而有很大的感染力。这很有道理,但实践很难。可能我身边都太多理想主义者,年轻人又急着想证明自己,做小事,反而变得困难。像她这种能把一件事喜欢得这么纯粹的,真的也是极少数。
在北京,这座号召每个人奋发图强,不努力就随时被淘汰的城市,没多少人,能这样子沉得住气。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人们趋之若鹜,想着怎么更有钱,更有地位,更有影响力。但我们的积累可能都是为后人造福的,我们好像忘记了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人。
4
砥砺前行
——去做一盏能点亮别人的光
又是一个焦虑的夜晚,我开始了漫无边际的忏悔,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听说身边很多人也是。但我想起这些人的时候,无论是帮过我的,无意中感染我的,还是善意引导我,认真给予我意见建议的,就觉得自己还是可以继续做一个持续“正能量”青年。
想想这些人曾经点亮了我,感染我,那么可能,我也可以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去点亮和感染其他人。
在今天的功利时代,我们见了太多“自我”,“利我”,而且这种感情会随着你离开校园谋生而愈发强烈,我们还是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甚至别人多去为别人着想,哪怕只是不需要花钱的赞美或一个小小的肯定;多单纯地为事物本身着想,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实践。这种力量是强大的,可以被传递的,也相信是可以被感受的。
什么是疲惫生活里的解药?大概就是生活中那些小小的善意和真实,这是一束可以点亮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