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 闽东之光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移民 > 留学 > 正文

特朗普挥刀砍向美国大学,寒冬真的来了

2025-02-28 10:07 华尔街见闻  -  190283

自从特朗普上任后,大刀是一把接着一把,虽然不少行政令被喊停,然而,也有一些行政令就像蝴蝶翅膀,已经扇动了起来——

 

前些天,特朗普大手一挥削减了NIH给美国大学的科研经费,引发了学术界一波又一波的资金寒潮和恐慌。

 

虽然毕业自藤校宾大,幕僚团队也大多来自名校,但特朗普对美国精英高等教育的「不满」却是由来已久。

 

这次削减被称之为「‘拆除’高等教育的第一步」。

 

图片

■2月19日,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其他人员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外抗议特朗普政府的行为

 

拨款的减少没钱,就意味着大学必须削减开支。

 

多所大学就开始陆续宣布了裁员和冻结雇佣,取消人文学科,缩减硕博士生的招生规模;布朗就面临了近1亿美元的赤字;哥大教职员工透露,2025年秋季招生中削减65%的文理学院博士招生名额。

 

有科学家充满担忧:「可能会威胁到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有人说会导致助教和研究生导师变少,「大幅影响本科生教学水平」

 

新总统上任后砍预算的三把火,终于烧到了学术界最末端的学生们头上。

 

图片

■有人画漫画讽刺:特朗普的削减预算计划,终究会落到每一个人头上

 

01

NIH拿住了大学的「命脉」

 

先科普下,这次针对大学和科研的预算削减的风暴中心NIH是什么?

 

NIH 全称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公共资助机构,也是科研者可申领的最重要的研究经费来源之一。

 

NIH的经费对大学有多重要呢?

 

仅在2023年,NIH 就为2500多家医学院、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提供了超过350亿美元的研究资金,负担了超过30万名研究人员的费用。

 

2024年,NIH 花费了至少320亿美元用于近60000项资助,包括癌症、遗传学和传染病等领域的医学研究。

 

作为资助的一部分,NIH还承担研究的「间接费用」——例如维持灯光、供暖和制冷以及维护通常很复杂的实验室设备。

 

特朗普这次的政策,就是将NIH关于研究补助相关的「科研间接费」(Research Overhead)限制在了上限15%,相比平均补助额下降了 40%-75%,可能导致有些大学损失数亿美元的经费。

 

图片

■《纽约时报》统计了2024年NIH给美国各州的研究经费,其中北卡、宾州、密苏里州可能损失最大,因为聚集了很多医学研究

 

医学研究遭受的重创最大。

 

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心脏病、帕金森症、禽流感等疾病的研究到一些药物的研究、心理问题的追溯等,都高度仰赖 NIH 提供的资金推进,有些研究机构的存续基本上也来自于 NIH 的赞助。

 

比如加州大学系统就在 2023学年度收到了26亿美金的资助;哈佛4.88亿美元,以及俄克拉荷马大学获得920万美元用于癌症研究、免疫系统保护和农村医疗,在削减开支后,该大学名下的26个项目将受到影响,甚至停摆……

 

美国大学协会主席林恩·帕斯奎拉对此评论,「他们的意图不是改革美国高等教育,而是要摧毁它」。

 

图片

 

02

被「砍掉」的招生名额

 

2月6日,哥大校报发表了一篇情绪强烈的「檄文」:

 

「哥伦比亚大学管理人员悄悄通知文理学院的教职员工,将新入读博士生的人数削减 65%。为了证明削减部门预算、提高学生费用以及威胁教职员工和学生工作是合理的,哥伦比亚大学编造了一系列必要的削减成本措施。

 

但哥伦比亚大学在骗你:钱并不紧。

 

最新的财务报表显示,哥伦比亚大学捐赠基金的价值为148亿美元,比2023 年的136亿美元增加了12亿美元。前校长Lee Bollinger 仅 2021 一年就进账400万美元,加薪幅度高达61%,但相对应的一般校方员工和博士生的薪酬增长比例仅为 3%。」

 

哥大校方发言人拒绝对此发表评论,但哥大学会工会继续毫不留情地批判,认为很多大学课程和研究的推进非常仰赖博士生,如此大规模的削减将导致「大学的学术研究能力显著下降」。

 

更重要的是,削减博士生可能导致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质量下降。「意味着学生被塞进更大的班级,因为没有多少助教和研究生导师来负责额外的部分」。

 

图片

 

如果哥大的财政没问题,削减博士招生可能是因为什么?

 

哥大位在寸土寸金的纽约,80%的博士生和 92%的硕士生需要寻求更多收入来源,来满足纽约市的生活费用。而这「更多收入」的来源是哪?就是之前可以从NIH申领的研究经费和补助,但如今却被砍掉了…

 

哥大从NIH得到的钱有多少呢?

 

2024财年度,哥大从NIH获得约6.4亿美金的资助,是全纽约收到最多 NIH 资助的大学,据预测,这次NIH削减经费可能导致哥大损失1.11 亿美金。

 

或许很早就嗅到了一丝不寻常,早在这一波预算寒冬之前,哥大医学院就提前以NIH 资金减少为由暂停医学院的各项招聘,开始执行严格的成本遏制措施。

 

图片

■抗议NIH削减预算的人群:「国会制定法律,而不是总统」

 

哥大不是唯一一所惹怒学生的大学。

 

2024年11月17日,波士顿大学宣布「暂停2025-2026 学年度几个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博士班的录取,同时削减其他博士课程的学生人数」,被暂停的科目包括英文、历史、哲学、语言学、政治学和社会学。

 

做出这项决定之前,BU学生工会已经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罢工,用来争取校内研究生和博士生享有更多「资金保证」。

 

去年10月罢工结束时,他们还曾成功为3000名会员争取到了每年 64000美金的博士津贴,还包含一些育儿补助、应急资金等等以支持校内的研究生及博士生。

 

然而虽然罢工成功了,博士项目却又被裁掉了。

 

图片

■波士顿大学学生工会的罢工宣言

 

03

大学进入寒冬

有人曾嘲讽地说:「特朗普惹到学术界科学家,等于踢到了棉花」。

 

言外之意,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除了罢工、游行,只能是「一怒之下怒了一下」,而博士作为靠经费发工资的人,更是预算吃紧时可以随意牺牲的棋子。

 

但真的是这样吗?

 

作为一个院系,乃至一个学校最重要最宝贵的学术资源之一,博士不仅承担起很多日常的教学和研究任务,一个博士依据其研究领域所申领的研究经费也好,学术生涯发表的论文或研究成果也好,都是一个院系很难轻易放弃的东西。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大打算读博士,究竟本硕博有什么差别呢?

 

如果把一个学科体系看作一个圈,那么本科就是在圈的中心部分,学习基础知识或者已经成熟的研究内容;硕士则会开始靠近圈边缘研究一些学科体系内,但仍有待研究的课题。

 

博士则要求你要突破这个圈,换言之你要突破现有的研究体系,带来新的知识和研究。

 

图片

■博士的研究其实比本科和研究生更精更窄

 

目前选择这道窄门的人数在近年仍持续减少。正如《波士顿环球报》此前也报道,博士生就业市场总体上正在萎缩。

 

毋庸置疑,属于象牙塔的寒冬正悄然而至。

 

早在数年前,时间长、收入低、研究经费被砍、学术竞争压力大、心理疾病等关键词,常常成为博士生涯过程中无法绕开的问题,更不要提顶级名校博士申请难度之高。

 

而且就算申到了博士,也不意味着你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博士从入学开始,中间有太多因素随时都会让你博士「肄业」,我也见过好几个前辈发生了各种状况,最后放弃学位。

 

甚至除了学术之外,学校和院系也有大量的评估和测试,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通过博士资格考成为博士候选人,也是自动算是放弃学位。

 

根据多项研究显示,美国约有50%的博士候选人没有完成他们的学业,英国少一点,但也有16%的学生最终放弃学位。

 

图片

 

如此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财务压力带来的,就是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

 

有人睡眠障碍、焦虑,有人开始曾经一腔热爱的学术充满倦怠感,不知道读这么长时间究竟有没有意义,更不要提博士毕业之后并非一定有很好的教职工作等着自己。

 

我有一个做老师的忘年交,50多岁还在助教的位置徘徊,只能不断做些教学上的工作,虽然他一直是一位广受学生好评的老师,但他依然心有遗憾。

 

「我花了一辈子在这个领域,却始终没有机会继续向上」。

 

2024 年 10 月,自然杂志上刊出的一篇来自瑞典的研究指出,读博期间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包括药物会不断增高,相比起第一年和第五年,此类服务的需求大增了 40%。

 

我们不知道的是,对于付出了巨大努力正在读博,或者正在满怀期待申请博士的人来说,NIH砍预算背后美国政府与大学旷日持久的斡旋,是否会彻底改变一些人的轨迹?

 

而对于原本打算去美国留学的孩子们,是不是也会由此去改变自己的计划,从学界投身产业界呢?

 

就像一位朋友说的,美国社会早就不是被大学塑造的,而是被大企业塑造着。

 

这扇「象牙塔窄门」,是否也走向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恭喜学员斩获全球金牌!3月IPC/SPC冲刺攻略!
下一篇:炸裂!近10%美国人认为自己是LGBTQ+,双性恋越来越多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