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申请美国大学除了成绩,还看软实力。我很费解,不是他们为什么看重课外的活动,而是我根本没有,相信其他过着两点一线生活的普通高中生也没有。
我没有参加任何社团,也没有任何工作的经历。我喜欢烘焙,这顶多算爱好吧?每周去姑姑家照顾弟弟,这难不成算志愿者?然后就是每周会去网球馆蹭玩。
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自己有什么软实力,假如抛开分数,是不是已经没救了?到底什么才算是拿得出手的课外活动呢?
美国大学招生官确实比较注重学生的软实力,而大多数中国学生更擅长展示自己的成绩。如果你随便翻开一份美国学生的申请表,成绩只是一个数字,不用大肆渲染。往下看,他们的艺术、体育、社区服务等经历多种多样,兴趣爱好、才华天赋、性格特点都跃然纸上,而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举个例子吧,我在美国的时候最喜欢去耶鲁大学旁边一家小热狗店吃东西。当时店里有一个16岁的小男孩,总在店里忙来忙去。一来二去熟识了,才知道那是店老板的儿子。之后,老板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孩子送进耶鲁。我当时以为他在开玩笑,一个不知名的高中+热狗店干活,然后没了,去耶鲁?真心没有瞧不起的意思,我只是觉得可能性太小了。
后来再遇,老板说孩子的Essay已经改了18版,才知道那话是真心的。我看了他的文书,讲述了他从6岁起就帮父母看店,从下午2到到凌晨1点,虽然他不能选择人生,但仍然感激看店经历让他接触到一个没见过的世界——慕名而来的游客,严谨的大学教授,甚至知名的运动员。
他还说自己熟悉热狗的每一道制作程序,也知道热狗店的管理技巧,更熟悉常客的口味。虽然不能确定,他被录取的原因是因为高中成绩还是其他什么,但我想,招生官一定从他的申请材料中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热狗店的爱,还有对父母的爱。
但有些同学为了申请而“紧急”参加一些活动,这样的心态是难逃招生官的法眼,当然,也不是说非“长期”活动都是没用的,只是越早开始越好,可以是你从小学习的乐器,可以高一才参加的活动,任何有意义并真情实感付出的事,招生官都会肯定你的参与。
● 如果你喜欢烘焙,是不是将亲手做出来的美味给邻里尝尝,甚至是给街边的乞讨者,有没有做过义卖?
● 网球可是耶鲁大学的“国民运动”之一,你每周都去的网球馆里有没有发生什么趣事?遇见什么人?如何改变了你?
● 你经常去照顾弟弟,要知道“Family Responsibilities”经常被大家忽略,你是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你看,软实力并不是必须要钢琴十级证书,或是参加乐队演出。课外活动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做了什么高大上的事,而是你能够把这份服务意识带进大学校园,你能用你擅长的事回馈社会、反哺环境,我认为这才是美国大学的人才选拔理念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针对中国美国不同的文化教育体系,我们无法用“grade-oriented”衡量一切,美国人眼中的“社区服务”为什么如此重要?
最后,课外活动能够看出你的领导才能、沟通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可能在中国老师眼里是“虚的”,孩子的好坏完全体现在成绩的高低上面,但“虚”的教育才称得上真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那么,要如何规划课外活动?时间上当然越早准备越好,价值也就越高。但如果非要划分一个期限,高二是最晚了。招生官火眼金睛,前面时间大段空白,后面突然好几个活动,怎么也说不过去。
在对课外经历的选择上,那些无关痛痒、坚持时间不长的活动很难抓住招生官的眼球。如果你只是偶尔去敬老院给老人读读报纸,两个学期才参加一次志愿活动,又或者对残疾的老人和小孩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恐惧和敷衍,那这种情况不如不去。
最后,中国学生有什么课外活动可选择呢?
艺术类:表演、音乐、舞蹈、绘画、摄影、设计,以及其他创作性的活动。
社团/俱乐部:如国际象棋俱乐部、数学竞赛、模拟法庭、辩论赛、动漫社、语言学习俱乐部、电影社、网球俱乐部等活动。
社区活动:非经学校组织的社区剧团,社区集会等活动。
自治团体:参与学生自治会,学生委员会,社区青年组织,顾问委员会等组织的活动。
兴趣爱好:填写兴趣爱好时有创意,玩魔方或爱好收藏同样可以写进课外活动。参加科技兴趣小组、模型小组、喜爱手工缝纫等——你在学习之外投入热情和精力是大学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影响到申请的专业。
媒体类:在地方电视台、报纸,学校内广播站、电视台或者校刊工作,为期刊或为网站撰文等。
体育类:参加各种运动队或参与各项体育训练的经历。
音乐类:参加各类合唱团、各种乐队乐团、以及独奏演出的经历。
志愿服务类:参与公益活动、提供家教、社区募资、互助组织、动物救助、义务向导等社会公益性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