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天,17岁的卡特(Michelle Carter)对18岁的罗伊(Conrad Roy III)说:
“我永远爱你!”
“我还以为你想这么做呢,
现在就是做这件事的时候了,
你不能一直这样生活下去!”
“自杀的人不会想那么多,他们就那么做了!”
…...
不久之后,罗伊在异地女友卡特的短信鼓励下自杀死亡。2017年,卡特被判有罪,处以两年半有期徒刑,先执行15个月监禁,其余缓刑5年。这起“短信自杀案”(texting suicide case)成为马萨诸塞州著名过失杀人罪案件,堪称2017年美国最受瞩目案件之一。
时隔2年之后,卡特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恰逢由HBO制作的两集纪录片《I Love You, Now Die:The Commonwealth v. Michelle Carter》正式播出,这起案件再次被拉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引发了美国社会对法律与道德、言论自由与尊重生命的思考。
图片源于HBO,版权属于原作者
短信自杀案不仅在法律界很具话题性,普通民众了解此案后也引发了很多争议。HBO的纪录片通过多维度展示罗伊和卡特的性格、人际交往、事发经过等等,让观众自行判断孰是孰非,反思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1
I Love You, Now Die
故事始于2012年,在网络上相识的卡特和罗伊见面之后迅速坠入爱河。
尽管那次会面后他们一直保持联系,但实际上两人再也没有过面对面的交流,只是在网上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卡特和罗伊把自己比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互相诉说着自己的痛苦。
由于相似的经历,他们把对方视为自己的知己归宿。
图片源于ABC news,版权属于原作者
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卡特在8岁时就患上了进食障碍,并且曾经用刀割伤自己,于是14岁起就开始服用精神药物处方。而罗伊曾被父亲殴打,祖父辱骂。在2012年10月父母离婚后,罗伊更是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多次试图自杀,尽管见过许多心理健康专家,罗伊仍然坚持说他想死。
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就像一对抱团的小兽,
互相诉说、舔舐伤口。
在卡特得知罗伊的自杀计划后,曾在2012年到2014年间多次劝阻他不要自杀,并鼓励他“寻求专业帮助”。然而,2014年7月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她开始认为“帮助他死是一件好事”。
图片源于ABC news,版权属于原作者
那年夏天,罗伊和卡特互发短信,还通了两次电话,多次讨论了自杀的方式,包括使用毒药、绳子、枪、一氧化碳等等。也正是在7月,罗伊在马萨诸塞州Fairhaven停车场的汽车内中用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图片源于HBO,版权属于原作者
2014年7月12日,罗伊开车来到一个停车场,把他的车和一个释放一氧化碳的水泵连接起来。而在期间,他一直与卡特保持着电话联系,甚至在中途一度因为受不了一氧化碳而下了车、怀疑自己是否应该自杀的时候,卡特明确告诉他:“回到车里去”。(卡特发给朋友的短信所述)
7月13日,罗伊的尸体在车里被发现。
2
法律的审判
2017年6月16日,马萨诸塞州布里斯托尔县少年法庭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
米歇尔·卡特于2017年6月13日在布里斯托尔少年法院
图片源于The Boston Globe,版权属于原作者
法官Lawrence Moniz裁定卡特犯有过失杀人罪。他说:“法院认为,自从卡特把罗伊置于有害的环境中以来,卡特的行为以及她没有履行自己对罗伊的义务都构成了‘鲁莽的行为’(Reckless Conduct)。该行为导致罗伊先生死亡。”
小科普:鲁莽行为(Reckless Conduct)是许多人身伤害诉讼所依据的一种法律理论。基本上,鲁莽行为是被告知道或应该知道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任何类型的行为。
Moniz法官认为,罗伊在下车时就已经打破了“自杀的自我因果关系链”,而正是卡特肆无忌惮、不计后果地鼓励他回到卡车上,才导致了他的死亡。甚至在罗伊窒息时,卡特仍在听电话,不仅没有报警,也没有给罗伊的家人打电话,就连一个简单“下车”都没有说过。
米歇尔·卡特(Michelle Carter)
图片源于HBO,版权属于原作者
随后,卡特被判处两年半有期徒刑,先执行15个月监禁,其余缓刑5年执行。
判决宣布后不久,卡特的律师要求缓期执行这一判决,直到卡特在马萨诸塞州的上诉途径都用尽为止,但是2019年2月,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在上诉中维持了对她的判决,并下令卡特开始服刑。
直到7月8日,卡特通过律师再次向美国最高法院请愿,请求撤销过失杀人罪的判决,要求根据宪法第一修正案和第五修正案对此案进行复审。
卡特的律师称,根据宪法第一修正案,卡特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卡特应该免受刑事责任,因为她的参与仅限于“言语”,对于罗伊而言,她只是“虚拟的存在”(virtual presence)。
图片源于HBO纪录片《I Love You, Now Die》
版权属于原作者
3
言论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这起爆炸性案件一经报道就引起了全美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给卡特定罪各方也争论不休。
卡特短信是否对罗伊的死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卡特的宣判又是否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伤害了言论自由的权利?
言论自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
讲到这里,其实这是一项典型的科技发展影响法律的案例。美国第一宪法修正案中将言论自由列为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但一般情况下,也有一些言论是不受宪法所保护的。其中包含:
-
Subversive advocacy (advocacy of illegal conduct) -煽动违法性言论
-
Fighting words - 挑衅(容易引起争论的)的言词
-
True threats - 对公共事务产生威胁的言论
-
Obscenity - 淫秽
-
Child pornography - 儿童色情
-
Commercial speech that concerns illegal activity or is false/misleading - 事实错误或者关于违法活动的广告
而卡特所发送的短信事实上并不属于这六种范畴之中,因此在广泛含义上她的举动并没有触犯法律。这也就意味着:卡特的行为确实是不道德的,但可能并不违反法律。
美国历史中关于言论自由的争论并不是少数,而司法界对相关问题的定夺也显得格外谨慎。而对于美国主要使用的普通法体系,言论自由的边界一直都在探索中确定。
而考虑到“短信自杀案”中卡特本人也患有精神疾病,甚至曾经也试图采取割腕等一系列举动,我们也很难确凿定论她充分认识到自己“鲁莽行为”和“言论自由”即将造成的后果。
就像HBO在纪录片预告中所提到的,这也是一件涉及到“流行文化,新兴科技,精神疾病以及孤独”的复杂融合案例,而在美国的法律体系下,最后的判决结果如何也是一项未知数。
这起案件也可能促使马萨诸塞州立法机构通过一项法律,将“强迫或鼓励自杀”定为犯罪提上新的法律议程,而这样的法律在其他约40个州已经存在。
“短信自杀案”的检察官Katie Rayburn后来对记者说:“这起案件没有赢家。不仅两个家庭被拆散,相关人员在今后几年都始终会受到影响。我们希望判决将带来一些结束......对每个参与其中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其耗费情感的过程。”
无论是把罗伊的死完全归咎于卡特的冷酷无情,
还是认为卡特说什么完全是她的自由、罗伊的死是自己的选择,
我们终究无法对他们二人的精神状况以及行为做出正义的宣判,
反思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才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