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彭延媛):27日,冬奥组委在北京正式发布了冬奥会、冬残奥会制服装备。制服是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和志愿者的专属身份标识,是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举办国理念、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
冬奥制服装备是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及志愿者穿着使用的,包含服装、鞋品和配件3类。这套从600多套外观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制服装备,前后进行了8轮的版型优化,既有高颜值,也有很强的功能性。
从外观来看,在色彩选择上,基础的瑞雪白,工作人员的霞光红、技术官员的长城灰和志愿者的天霁蓝都精准反映出不同工作岗位的特性;在图案上,也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千里江山图》与冬奥核心图形的雪山图景。
冬奥制服装备设计主创、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贺阳正是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制服设计师。她说,制服是冬奥会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首先要体现主办国的特色。每届奥运会都有制服,就要通过形象景观的图形色彩这些方面来区别,也要注意时尚与功能性。我们在做的时候,采用了图案的定位设计,使它可以区别于普通服装,因为它难度稍微大一点,每个图案都要单独定位;同时,非常注意图形的完整性。还有,我把衣服的下半截用成和裤子同样的颜色,不管你是什么比例的身材,穿上以后,腿部都会拉长,会更加好看一点。因为你不知道穿它的人是什么样子,衣服本身就能起到美化人体的作用。”
既然是制服,功能性就需要格外重视,更要充分考虑到冬奥会环境里严寒、户外的特点。安踏体育奥运事业部总经理谢春龙说,他们选用了高性能的复合面料,具备防雨、防风和透湿的功能:“里料的填充物,我们采用了石墨烯面料和新型保暖材料聚热棉。它的隔热效果比传统材料功能要增强20%左右,可以做到快速升温和高效蓄热。我们还启用了超级羽绒,蓬松度比普通羽绒性能要增强30%左右。在工艺上,我们在羽绒表面附上了纳米级的保护膜,帮助羽绒防水、防潮。同时。整个冬奥制服装备中还增加了抗静电、增加了鞋底防滑等一系列的功能。”
在细节上,制服外套增加了夜间反光安全设计,配有对讲机挂袢、求生哨、隐藏触控笔、眼镜布;脖套设置了通气孔;手套设置了防滑、签名和触屏的功能;鞋子统一使用旋钮闭合系统,便于户外单手戴手套操作。
在评价这款制服时,冬奥制服装备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教授吴洪表示,设计制作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做到了很大的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我们的文化自信,都反映在我们运动装上。同时,我们在功能性方面、材料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这款服装未来的“用户”可能达到3万人,将来自全球各地。他们会有怎样的用户体验呢?
中国的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目前担任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作为工作人员,她对这身制服的细节印象深刻:“很多细节。包括他们考虑到如何在户外工作,工作时戴着手套还可以触摸屏幕,衣服上还有可以用的笔,都是在不需要脱手套的情况下可以完成的。还有对讲机的这个位置等等。这些都是在功能上考虑得非常细。两年多的时间,花了非常多的心思,特别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能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保障。”
服务过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志愿者汪子奇说,制服就是他们在冰天雪地里工作时的“铠甲”,而从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制服上,他还看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制服会让大家想到08年夏季奥运会的志愿者服装,色彩设计很像,也是白色和蓝色。08年是祥云图案,而这次的图案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非常像冬奥会的会徽,这在表现冬奥会冬天的精神之外,那一点黄色还能为大家带来激情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