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华诞)在沪外国人看中共百年:“百年前的嘱咐和心愿,今天都实现了”
中新社上海7月1日电 题:在沪外国人看中共百年:“百年前的嘱咐和心愿,今天都实现了”
中新社记者 李姝徵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上海兴业路上,中共一大会址和近期开馆的中共一大纪念馆隔街相望,前来这片初心之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过去100年里不断发展壮大?这是长久盘桓在法国人伟书杰(Kamran Vossoughi)内心的疑问。在中共一大纪念馆里,他寻找着答案。
“我被百年前那群青年的初心所打动,他们对当时的中国说:‘不,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在未来应有的样子,我们要改变她。’”伟书杰说。
道阻且长。百年风雨历程,这片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点滴在心,在这里生活的外籍人士也深有体会。
“这里的变化已足够惊人。”比利时人柯瑞斯(Kris Van Goethem)2016年搬到上海居住,中共一大纪念馆边的公园是他钟爱的散步之处。“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这旁边出现了一个大工地,当时没想到会建成这么棒的纪念馆。”
数日前,柯瑞斯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我对中国的近代史非常感兴趣,我也知道百年来,中国经历怎样的发展,有多大的进步。”
“我的岳父1948年入党,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柯瑞斯是一名中国女婿,他告诉中新社记者,从岳父的叙述中,他了解到中国人民经历过的苦难。“我的岳父亲口告诉我,在他小时候,一年能吃一次肉已经很不错了。而且他所谓的‘吃肉’也不过是舔一舔肥肉,尝尝味道。”从岳父叙述中的艰辛度日,到如今的幸福生活,“老外”柯瑞斯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民众的日子越来越好。
“我岳父刚参加工作时,住的是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厨房厕所都是公用的。之后的数十年,他搬了好几次家,每一次,房子都大了。”柯瑞斯说:“从困难走向幸福,这是我岳父的故事,也是中国人民的故事。”
百年间,“中国走了非常长的一条路,这也是一条非常独特的路。”匈牙利人贝思文(Back István)在上海工作16年了。作为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驻华总代表,中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他都去过。“一大会址我十多年前就参观过,这次新修之后我重新到访,感觉变化非常大。”贝思文说。
在贝思文看来,百年间,中国人民从困难走向幸福,“这里面不仅有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努力,更少不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前进,不断优化、改变国家的做法”。
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这里承载的精神力量,依然鼓舞着前来参观的人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自亚美尼亚的马星星(Astrid Poghosyan)参观完中共一大纪念馆用中文一字一句地说。她给自己取名“星星”不仅因为“Astrid”有星星的含义,更因为这句话让她深受鼓舞。
马星星16岁来上海求学,现任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助理。“当我很怕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跟自己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小事做起,也可以点亮一切。”
几天前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最让澳大利亚人白马克(Nusrat Marat)动容的,是中共一大会议场景的历史重现。
“那是100年前发生的事情。”白马克说,“通过这100年的奋斗,他们所有的嘱咐和心愿,今天都实现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