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6月8日电 题:浙江画院院长孙永的写意人生:一支画笔勾勒百年芳华
作者 郭其钰 许疏影
自十几岁拿起画笔开始,孙永与写生结缘已有四十余年。由远及近,由南至北,在线条与色彩之间,构图与明暗之间,他始终追寻着“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的境界。
孙永是浙江画院院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1979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班,师从陆俨少先生。
尽管主业钻研山水画,孙永一直以来也十分关注重大主题创作。建党百年之际,由他带领的浙江画院参与举办了正在此间举行的《恰是风华正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特展》。
孙永作品在主题特展上展览。张斌 摄
为搜集素材,浙江画院整个艺术家团队从去年年初开始便投入到了创作中,先后组织不同的小分队到全国各地红色景点采风、写生。经过反复斟酌与精挑细选,最终浙江画院的百余幅作品在此次特展上呈现。
在孙永看来,能参与重大主题创作是一名画家的幸事,但如何平衡主题的严肃性与画作的艺术性,亦是对创作者的考验。在其实践中,孙永将这种平衡称为“革命的浪漫主义”。
孙永作品《延河两岸尽朝晖》。孙永 供图
何以追寻“革命的浪漫主义”?作为一名山水画家,孙永常常从曾经的“老先生”身上寻找灵感。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大批从旧社会走进新时代的山水画家,他们正是在新兴主流价值观的感召下,时不我待地焕发出了艺术青春,纷纷背起行囊,走出画室,跋山涉水,直面祖国大好河山、人文遗存和革命圣地。”孙永介绍。
这些老先生通过实地采风、写生,先后提出了“与古人血战”“待细把江山图画”和“为山河立传”等学术主张,以各自超群的才情和能力,立竿见影地创造出了一大批极富民族特色又颇具时代特征,并足以树碑立传的精品力作。
在他们的感召下,孙永总是有意识地将红色题材寓于山水画作之中。在他的笔下,途经黄土高坡的高铁犹如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毛泽东笔下的芙蓉国朝阳照耀着延河两岸。
孙永作品《南湖之春》。 孙永 供图
一名艺术家的基本功力、毅力、行事作风都在如此红色主题的创作中淋漓尽致地彰显。
在此次《恰是风华正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特展》中,孙永主动请缨承担起了“红船颂”主题的创作任务。他坦言,“在此类大家耳熟能详的题材和形象上有所突破、提升,是对创作者的挑战。”
经过反复思考,最终这幅主题画作被命名为《南湖之春》,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如春暖人间,为中国带来“万物复苏”的盛世。
当他的画布定格山海的沉默,山海便开口说话。画面中,柳树作掩映,烟雨楼为背景,虚实光影间点到为止,将观赏者视线汇聚在画布中心的红船。
此次特展中,孙永共有四幅画作展出:《南湖之春》《遵义会议会址》《古田会议旧址》《沿河两岸尽朝晖》,分别代表着四季里的春、夏、秋、冬。
如《延河两岸尽朝晖》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延河两岸的盛景。画中的宝塔山,作为中国革命圣地,象征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航标灯,而逶迤流淌的延河则如同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世世代代的延安人民……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作为艺术家,孙永是灵动的、善于思考的,作为画院掌门人,他是严肃的、有担当的。沿着山川河流的线条,他半生都在追求严肃性与艺术性的完美平衡。
据悉,《恰是风华正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特展》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指导,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浙江画院、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共同主办,于6月3日—6月13日在浙江省展览馆隆重展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与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红旗出版社合作推出的《瞬间:重返浙江红色现场》一书在特展开幕式正式面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