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等多所中小学校推动航天知识进校园
点燃学子航天梦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实习生 李康龙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航天迎来又一个历史性的壮丽时刻——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直冲苍穹。在火箭尾焰的映照下,围观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分外明媚。
航天教育是海南中小学生“红绿蓝”德育体系中蓝色航天和蓝色海洋教育的重要内容。受海南省教育厅与文昌航天发射场邀请,海南8所中小学校230名学生近期现场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其中就有海南中学多名学生。
作为全国航天特色学校,海南中学近年来充分整合资源,针对不同年级实际,通过通识教育、特色课程、主题活动、研学旅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航天教育。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在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开设一个“钱学森班”,为热爱航天知识的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航天特色课程和活动,有计划地为国家培养航天事业“后备军”。
海南中学教务科副科长贺航飞介绍,经过近3年的实践,该校“钱学森班”已初步形成特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设置一门校本课程、开展两个主题活动、组织两次研学旅行、学习一门拓展课程和推进一个项目式学习课题等内容。
据介绍,每年海中“钱学森班”的学生会参加两个主题活动:一是钱学森诞辰日纪念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公开课、征文活动等形式学习宣传钱学森精神;二是参加中国航天日科普活动,通过话剧、情景剧等形式,把航天知识普及到全校其他班级。
海中“钱学森班”的特色课程体系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两次研学旅行活动,分别在暑假和火箭发射重要时间节点举行。近期,目睹火箭升空、现场人群的欢呼沸腾后,该校学生陈紫璇动情写下感言:“通过新型望远镜可以直接观测到月球表面,运载火箭能将探测设备运上月球,人们在一点点揭开宇宙的奥秘。当然,我们清楚地知道,要完全揭开这个奥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对于全人类来说,这是一定会达到的。”
除了参加形式多样的航天主题活动,海中“钱学森班”的学生们在校期间还要学习一门拓展课程,例如体验类航天物理VR课程、融入式的数学物理高阶课程等等,其中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科技类课程内容。
海南中学教师叶朝晖开设的航天特色课堂,运用了VR、航模制作、智能机器人等“教具”。他表示,“结合实践讲解航天知识,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
海中“钱学森班”的学生普遍认为,拓展课程的学习激发了他们学习航天相关专业知识的兴趣,为以后的大学学习打下基础。
持续的引导和浓郁的学习氛围,让海中“钱学森班”和其他班级的学生对航天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校园里的钱学森雕像前,学生们献上的鲜花终日不断。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由于航天科普教育门槛高、可复制性低,海南中学等我省多所中小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推进航天教育。比如,文昌中学开设航天教育校本课程,并投入专项建设和学习经费建设微星测控站、航天创客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不久前开展了航天模型制作实践活动,邀请航天工作者和科技人员为学生授课,介绍火箭的结构、发射原理及回收技术。
对此,海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韩小雨表示,教育行政部门鼓励我省中小学校通过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航天文化节、航天科普讲座、航天特色研学活动和创办航天科技创新社团等多种方式,将课堂教学与科普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推动航天知识、航天文化、航天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在孩子们心里埋下航天梦想的种子,为国家航天事业和海南自贸港航天科技产业培养更多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