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新时代诗歌要反映社会变化

2021-05-27 11:50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广州5月26日电 (记者 程景伟)“新时代,诗人应善于取日常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技术入诗,使诗歌与时代紧密结合,切实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杨克25日在广州指出,诗歌写作在选用意象时,不能局限于自然之物。

  当日,由广州市文联主办,广州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承办,联合市内红色文化场馆开展的“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系列主题阅读活动正式启动。该系列活动将由16场读书沙龙组成。

  首场活动在广州市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作为知名诗人的杨克,以“新时代诗歌写作”为主题,围绕亲身经历与代表作品,分享了诗歌创作中的心得感悟。现场主持人、广东省朗诵协会副会长杨芳深情朗诵了杨克的最新诗作《听见花开》。该诗共11小节,以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地标景观与市花为意象,结构紧凑,想象奇特,语言极富张力。

  随后,杨克向现场观众分享了作品《听见花开》和《大湾区的天空》的创作体会。他指出,诗歌写作的关键在于发掘新角度,以平常事物带给读者全新的审美体验。《听见花开》选取大湾区各城市市花作为意象,生动展示了大湾区11个城市百花齐放、“潮起正扬帆”的多彩面貌;而《大湾区的天空》以区域内的机场与航班密度为切入点,通过描绘大湾区的空中景象,绘就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画卷:“一条巨龙脚踏七彩祥云/正羽化成仙,珠江,香江/濠江,合力把南海掀起如同飞毯”。

广州“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系列主题阅读活动首场在从化举行。 李曼霞 摄

  诗歌写作如何发掘新角度?杨克认为,写诗歌应该少用概念,多用意象。中国古典文学向来重视意象,由此形成了独特的“主情”传统,大量优秀诗歌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独特审美韵味。新诗创作也应向古典诗歌汲取有益营养。

  具体到创作中,杨克以《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一诗为例与市民们分享。据悉,该作品选取石榴为意象,运用联想与想象深入挖掘它的不同局部特征,找到与主题之间的契合点。既表达了深刻宏大的家国情怀,也蕴含着浓厚的审美意味。(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敦煌研究院推出首批文创珠宝产品
下一篇:美国大芝加哥地区举办亚裔月庆典 展示多元文化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