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创新推进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
我国非遗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源远流长,但文化资源只有转换为文化资产,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才能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当前要以推动新基建为契机,着力构建非遗文化资源转化利用的加速器,提升文化资源的转化率,形成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而推动我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
业态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由于受制于历史条件和文化区域化的影响,非遗文化的开发传承显得更为复杂,其面临的压力也更为巨大。非遗文化要进行合理有序开发,不仅要秉承尊重历史文化的理念进行静态的记录,同时也要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人们审美角度之间的差异,在继承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动态展示出其文化特点。因此,当前要抓住国家实施新基建战略的契机,着力推动非遗文化资源的“二次发育”,注重非遗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更为动态有效地展示非遗文化,实现非遗文化产品或服务提质增效,减少低端无效的产品供给,从而满足新时期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大众需求。
创新产业业态是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主要源自创新,即通过创新产业业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产业应注重培育新兴的文化业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良好的文化产业创新业态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产业生产消费环境,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稳定发展。传统文化内容的产品形式往往忽视现代受众群体的需求,缺乏吸引力,文化产品也难以实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因此,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产业,就应摒弃墨守成规的思维,创新非遗文化业态,驱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大数据、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提升非遗文化的品质和创作水准,乃至形成强有力及富有特色的文化IP,创新产品销售方式和运营机制,为非遗文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是非遗文化持续发展的支撑。当前我国非遗文化产品制造中的科技含量及创意设计水准均有待于提升,产业链条也有待进一步延伸,非遗文化产品及相关衍生产品仍需进一步挖掘。从区域产业带发展布局来看,近几年,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制定出具有区域特色的非遗文化发展战略,比如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太行山文化产业带等,逐步形成了一定特色的区域性产业布局,但整体成效并不突出。因此,要推进非遗文化的高质量持续发展,仍需创新优化非遗文化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挖掘产品价值,同时在全国范围建立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规划,避免各地非遗文化布局雷同和同质化竞争。
创新优化非遗文化产业链条是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打造非遗文化产业,实质是依托非遗文化资源,创造文化价值,传播非遗文化精髓,同时也要销售文化创意,不仅要关注非遗文化的内容设计和生产运用,更要关注非遗文化产业链条的构建,尽可能做到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和提升品质,实现其产业效果、效率及效益的统一,才能真正促进非遗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产业业态创新注重培育创新所依托的环境,注重构建行业内容企业之间的联结空间,强调产品生产的延伸性。可见,产业链条是业态创新的关键。因此,要推动非遗文化的持续发展,就应着力培育和完善文化产业链条,尽可能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模块和创新业态,鼓励和支持创新链条上各个主体相互借鉴创新技术,从而实现产业链条的整体创新和提升。产业链条素有“鲶鱼效应”之称,一旦产业链条创新模块形成,就会催发链条上各个企业致力于提升经营效率,形成协作关系,围绕基础性产业,进而扩展到其他行业。比如近几年颇受市场欢迎的“印象系列”文化产品,就是立足于当地非遗文化资源,逐步建设完善了演艺表演链条和影视生产服务链条,进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住宿、餐饮产业的发展。
优化创新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发展文化产业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十四五”时期,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应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加快理念转变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链式思维做大做强做优非遗文化产业,优化非遗文化的创新生态。
依托文化新基建,着力提升非遗文化资源转化率。在当前我国推动新基建战略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数字文化产品生产型设备技术研发,推动文化内容的分发服务在数字平台中运用,借助区块链、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创新产业新业态,将戏剧、民俗、饮食、技艺等非遗文化资源数字化,并大力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进而衍生出新业态。可见,传承发展非遗文化,在新时期应依托区块链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加强数据流通和资源共享,注重非遗文化资源与生产的立体化对接,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乃至销售,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价值链,重塑了新的价值分配体系,拓展了类似演艺、会展、VR旅游场景设计等新型的数字文化产业业态,实现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市场和文化服务的有效融合。此外,借助文化数字技术,也可有效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非遗文化形象,进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很多成功的案例显示,借助新基建推动契机,重塑非遗文化价值链,实现非遗文化价值链,为广大文化企业提供了巨大且丰富的文化素材库。这不仅有助于有效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同时也有利于提升非遗文化产品的原创力和竞争力,已然成为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
深化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创新。融合资源是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转型积蓄力量。当前,文旅产业需求端发生了变化,供给侧也要做出相应调整。深度挖掘、整合文旅资源,牢牢抓住“文化为旅游加持”这一根本,因势利导,将创意时尚元素与历史文化资源整合,高新科技手段与传统手工艺整合,力推文旅产业高质量转型。一是不断丰富非遗文化旅游的在线资产,持续打造升级智慧云联网平台,要紧紧抓住“数字文旅”全新的链接供给和需求为业态赋能,驱动产品和业态创新,重构产业格局,使“数字文旅”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和重要突破口。二是注重线上线下互动,实现线上线下的良性闭环。注重研发各类文化旅游社交平台或系列App等应用软件产品,把文化内涵通过数字技术精准地结合到旅游的体验中,给游客实地旅游带来真实饱满、有温度的感官体验,从而实现文化价值的传递,实现多渠道、多类型、多业态差异化发展,由点到线及面,形成网格状发展,推动文旅产业的全面开花。
培育多元创新业态主体。一是加快非遗文化传承人才持续供给,引导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开设非遗相关专业,设立非遗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培训技艺传承人,引导应届毕业生投身于非遗传承事业中,提升非遗文化创新团队活力。二是拓展非遗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空间,打造非遗人才交流平台。结合当前非遗文化资源转化实际的发展需求,举办一系列相关领域的人才对接会,引进一些紧缺的文化创意高端管理人才。通过举办非遗类文艺作品竞赛征集活动,进行相应选拔程序,推选出各类优秀的非遗人才,以此提升非遗队伍整体素质。三是打造一批非遗文化产业示范平台,即集非遗文化展示、传承、研究、制作乃至销售于一体的文化消费平台,最大限度激发消费者消费意愿,培育消费习惯,从而有效传播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福建师范大学/郭希彦 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