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福清民间雕塑艺人巧手创作 “诉说”民俗故事

2021-05-09 16:57  中国新闻网   - 

中国侨网在民俗风情雕塑馆内,展出了蔡国云创作的一组反映春耕生产的雕塑作品。 吕明 摄
    在民俗风情雕塑馆内,展出了蔡国云创作的一组反映春耕生产的雕塑作品。 吕明 摄

  中新网福州5月9日电 (叶秋云)修车店、棕衣店、照相馆、豆腐店、竹器店……8日,走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龙田镇的民俗风情雕塑馆内,由微型雕塑组成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仿若闹市,店家、买主各司其职,十分热闹。

  见到作者、福清民间雕塑艺人蔡国云时,他正端坐在工作台旁,将一团团普通的泥疙瘩抓在手中,一捏一塑,妙趣横生的泥人便初具雏形。

  福清龙田镇的民俗风情雕塑馆内,蔡国云正在整理自己的作品。吕明 摄

  蔡国云是一名退休教师。40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贴近生活的雕塑作品。因此,特别擅长用雕塑作品来展现民俗文化的蔡国云被当地人誉为“福清泥人张”。

  蔡国云从小受家庭影响,对绘画情有独钟。他画了很多年,连环画也出过几部。他说,与雕塑结缘很偶然,“自己下课时,喜欢把粉笔拿来抠,没成想,一抠就把它抠成了一个雕塑”。

蔡国云正在创作。 吕明 摄

  后来,蔡国云索性去买了一些下脚料,开始做雕塑。最开始,他便创作出了只有项链挂坠那么大的双人舞作品。他表示,自己本身没有学过专业的雕塑,只是凭着兴趣研究、尝试和创作。

  退休后,对农家生活有着切身感受的蔡国云,想用雕塑艺术展示记忆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及农家生活场景。于是,夜间出诊、弹棉花、补锅、拉风箱、耕田等生产生活场景,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在民俗风情雕塑馆内,展出了蔡国云前些年创作的一组反映春耕生产的雕塑作品,包含播种、插秧、除草、割稻、舂米等劳动场景。他说,现在许多孩子不了解粮食怎么来的,他想通过这些作品提醒孩子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福清龙田镇的民俗风情雕塑馆内,由微型雕塑组成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 吕明 摄

  创作民俗雕塑并不简单,要经过雕、塑、捏、贴、刻、印、彩等十几道工序,运用多种材料,而且是纯手工创作的。蔡国云说,从构思到创作完成,一组作品差不多花费半个多月时间。

  每一组作品,都有一个民俗主题。蔡国云说,许多传统手工艺濒临消失,他希望通过雕塑的形式将它们保留下来,让后人了解传统生产生活场景。

  福清龙田镇的民俗风情雕塑馆内,由微型雕塑组成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 吕明 摄

  蔡国云指了指“棕衣店”,感慨地说道,像这个就是制作棕衣的店铺。以前下雨的时候,农民穿棕衣下田干活;现在下雨的时候,农民穿的则是塑料雨衣,棕衣制作技艺濒临失传了。

  此外,蔡国云也盼民俗雕塑工艺传承下去。这几年,他通过举办展览、走进学校、开展少儿美术培训辅导等方式,传授雕塑工艺。他说,未来打算申报非遗项目。(完)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这届中老年人,沉迷总裁文?
下一篇:纽约养生太极气功联谊会庆祝成立七周年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