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为什么不可能是“外星文化”?中国考古学家释疑
【解说】时隔35年,三星堆遗址重启发掘。三星堆自发现起就一直是中国考古界最大谜题之一,形态各异的出土文物一度引发“外星文化”的猜想。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施劲松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解答。
【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施劲松
三星堆出土文物非常奇特,但不是那么奇怪,更不可能是外星文明。有人之所以这么说,可能有一个预设前提,那就是认为古代文明都是已知的、单一的。但事实上,古代文明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有很多文明仍处于探索之中,探索过程是长期的。我们不能因为一种文明是陌生、未知的,就认为它是外星文明。
【解说】施劲松介绍,三星堆文明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的谱系。并且,与其他文化还存在着交流。
【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施劲松
具体来说,它是从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发展而来,期间吸收了其他区域文化的一些因素,往后发展为金沙文化。接续金沙文化,就是我们熟知的东周时期的巴蜀文化,再往后是秦汉文明。所以三星堆文明是有来龙去脉的、有自身的谱系,而且与其他文化还存在着交流,所以完全不是“外星文化”。
为什么人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人们对科学、对考古学抱有一种希望,认为考古学能够解答所有的问题。但事实上,不管是考古学还是科学,都总会面对着新的不确定性,所以研究和探索是长期的。
【解说】备受外界关注的铜纵目面具,也一度被认为“不像中国人,反倒有些像欧美人”。对此,施劲松表示,三星堆发现的人像有一部分比较写实,但大部分反映的是原始宗教信仰。
【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施劲松
三星堆发现的这些人像都是艺术品,有一部分比较写实,包括有不同的发式,但这部分人像,也有形态或神态上的夸张。还有一部分人像、面具带有神话色彩,包括铜纵目人像、人面鸟身人像等。这一类人物形象反映的是一些原始宗教信仰,比如太阳崇拜,表现的并不是真人。从全世界来看,古今中外有很多夸张、抽象的人物形象,这是常见的艺术手法。尤其是一些早期作品表现的是神话思维,不是真人。从古埃及的人面狮身像,到南太平洋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人像,都是这样的作品。
我们不能根据这些艺术作品来对应现实中的人,更不能以此推断他们的人种。我认为这既不是一个学术问题,也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