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拓展国际视野 融合传统与现代 让中华文化“出圈”全世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近年来,中国在文物保护和研究方面开展的国际合作不断增多。联合考古、文物外展、馆际交流、国宝回归、人才互访……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何拓展国际视野,利用现代科技,让中华文化“出圈”全世界?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2020年对于全球博物馆行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去年国际博物馆日发布的两份研究报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近9成博物馆已在不同时间段关闭。根据2020年9月的统计,6%的博物馆会永久性关闭,另有18%有可能无法再重新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协副主席、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安来顺表示,中国的博物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认可。
安来顺说:“在2020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主席专门给我们发了一个致辞,她用的(措辞)是,中国博物馆在这次抗疫当中的表现是‘榜样性的’,成为全世界的表率。而且是第一时间征集抗疫方面的记忆、文物方面的资料,推出相关展览项目等,应当说这是有目共睹的。”
与此同时,中外文博界交流合作的步伐也未因疫情止步。2020年12月,博物馆相关学科领域中首个全球性研究与交流中心——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在上海落户。安来顺指出,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文博届将继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探寻后疫情时代文博发展新机遇。
安来顺表示,“第一个就是说这次危机到底给博物馆现实的、中期的、长远的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到哪种程度、影响到哪些方面,我们要掌握这样的数据,为各个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所带来的一些新的机遇,包括新的观众、新的服务方式等,比如说怎么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方面的驱动力、辐射力、影响力,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和平等研究。”
近年来,中国文物国际合作渐成规模。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30家文博机构赴24国实施40余项联合考古;推进援外历史古迹保护修复,合作项目增至6国11处。文物出入境展览累计300余项,文物外展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国家名片”。与中国签署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政府间双边协议的国家达23个,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土耳其、埃及等返还1300余件中国流失文物。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指出,展望“十四五”,应拓展相关领域国际合作的视野与深度,提高中国在国际考古领域的话语权。
马萧林说:“建议拓宽我们中国考古的国际化视野。(目前)我们中国考古对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考古不太熟悉,影响了我们在国际考古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也影响了我们提出自己的人类文明的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所以我们这块要加强,需要培养更多的中青年的考古学家、具有国际视野的考古学家。”
马院长表示,近几年,《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电视节目持续热播,还有高考状元选择了相对“冷门”的考古学,海外网友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极大兴趣。如何更好地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并结合科技、媒体、网络等手段创意出优质的文化产品,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现代文博工作者的使命。
马萧林说:“加强我们文化传播的力度,让青少年来认识考古成果、认识我们的中华文明,达到增强我们文化自信的目的。比如我们河南博物院最近推出的考古盲盒,一直供不应求,已经卖了13万多个了,目的也是想(把)文化核心加到产品里边,吸引年轻人让他有兴趣、有乐趣、能参与,同时学习到了考古知识,从而潜移默化的来认识、感悟我们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