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出圈”+“回归”,看传统文化如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2021-03-08 19:17  光明日报   - 

  【圆桌对话】

  嘉宾:

  潘鲁生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

  廖昌永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杨朝明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刘梦 赵秋丽 颜维琦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庄重承诺。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人们发现,传统文化正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惊喜。线上,近期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等节目火遍全网,B站上各类国风和国潮视频弹幕刷屏;线下,各地博物馆争相推出爆款文创产品,乡村“非遗+产业”发展亦是红红火火。对频频“出圈”的传统文化,代表委员怎么看?

  1.回归大众生活

  主持人:“网红”传统文化现象,真的“出圈”了吗?

  潘鲁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很鲜活地“活”在人们生活中的。从“圈”的角度看,以往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可能有一定距离。但近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的软实力不断增强,我们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逐渐凸显,体现了老百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的认同。另外,有很多将5G、VR等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题材融为一体的作品,既传统又时尚,也表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是不谋而合的。

  廖昌永:所谓的“出圈”热,在我看来没有“出”,它恰恰是“融圈”的,我们以前把圈子画得太清晰,反倒让各个行业之间越来越封闭。文化应该是融合的,比如音乐与文学、与建筑、与美育等。我们这些年来做的一些项目就是跨领域的融合。事实证明,它能够得到大家更多的认同与喜爱。

  杨朝明:“出圈”这个概念带来一个思考——有人可能认为传统文化本来有个“圈”,它是个别研究者或者弘扬者的事情。但我认为,所谓传统文化,一定是从古到今一以贯之的,一定有其内在生命力。现在大家感觉到了“出圈”,实际上是传统文化出现了它应该出现的一种现象,它已经开始回归社会,回归大众,来到了我们中间。相比“出圈”,我认为它是一种“回归”。

  2.铺染生命底色

  主持人: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对当下年轻人的吸引力这么大?

  潘鲁生:现代科技文明和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时尚根植于传统,传统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变迁而不断创新。现在,一些年轻人追求的奢侈品,也从物质化逐渐变成了精神化,其中就包括对优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出现这种转变,我想其中凝结的才智之美、设计之美、创意之美,才是吸引我们的最终要素。

  廖昌永: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文化认同,也就是身份认同。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当物质基础到达一定程度,精神需求会更加凸显。中华文化在5000年的发展中,恰恰是不断学习、不断融合、不断提升的,这是它连绵不绝的原生动力。我们说“笔墨当随时代”,文化怎样才能在保持独立的基础之上,跟时代同频共振,这也是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要去思索、去探求的。

  杨朝明:我认为这和文化自信直接相关。我们的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连绵不断,深层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与此同时它也铺染着我们的生命底色。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夸赞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我们真正走进传统文化的时候,也会发现它的魅力和它了不起的一面。

  3.“打捞”文化宝藏

  主持人:如何“打捞”那些不被注意的传统文化宝藏?

  潘鲁生:是“打捞”,也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当代生活服务。首先,要尊重老百姓的文化主体地位。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到老百姓当中去,主动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方式,创作的文化产品才有说服力。其次,还要利用高科技手段,特别是影像记录等,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命力,这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一直在努力做的。

  廖昌永:上海音乐学院从去年开始做了很多探索,包括复排经典作品、创作新的作品,也包括要求师生利用寒暑假多采风。创作者只有知道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爱所恨,作品才会具有生命力。从学校的角度,我们的创作也一定要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艺术实践、社会服务和课题研究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会对自己的专业有思考,对观众有敬畏,对传统文化有情怀。

  杨朝明:现在有些人对文化缺乏自信,正是因为对传统文化还缺乏了解,只有文化自知才能文化自信。从学者的角度看,我们更要正本清源,把被误解了的问题讲得更加清楚,只有讲清楚弄明白,大家才能合理地扬弃、批判地继承,才能推动树立更强的文化自信。

  4.共赴文化强国

  主持人:您心中的文化强国什么样?传统文化如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潘鲁生:要建成文化强国,首先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普查、调研,发扬工匠精神,在此基础上发展文化产业,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变成当代的财富。当然,要加强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质量。最后,还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廖昌永:我心目中的文化强国,有着大量能够反映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特质,反映中国独特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首先,它们应当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不但有适合年轻人的,同样也有适合老年人的。其次,它们也一定是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能够生动反映当前人们的精神面貌。

  杨朝明: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有文化立足点的民族,而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滋润着我们这个民族。我认为,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把优秀的文化资源筑成文明的丰碑,用丰富的家教文化滋养家国情怀,以深厚的君子文化造就君子品格。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北京冬奥特许商品上新 白玉徽宝、吉祥物徽章吸睛
下一篇:文艺界代表委员谈文艺新气象:不负时代召唤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