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由长沙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的“皇家气象——沈阳故宫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在长沙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华美章服、珍馐之器、闲情雅趣、匠心宫室”四个部分,共展出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清宫文物95件(套)。
沈阳,旧称“盛京”,是清王朝崛起的肇基之地。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在这里营建了盛京皇宫。清朝迁都北京后,将盛京作为陪都,盛京皇宫因此成为“陪都宫殿”,康熙、乾隆、嘉庆和道光四位皇帝东巡祭祖时,盛京是固定的驻跸场所。这座皇家宫阙也承载着历代帝王恭贮圣物、以敬法祖的虔诚告慰。
此次展出的清宫服装与佩饰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名目繁多,可分为服装、头饰、耳饰、项饰、手饰、佩饰等几类,包括冠、钿、头簪、手镯、耳坠、衣、鞋等各种穿戴佩戴之物。其中,一件嘉庆皇帝春秋季节御用龙袍格外醒目。该龙袍为明黄色,身上绣有金龙九条,以及五彩云纹、十二章纹等图案。九条金龙中,四条正龙分别在前后胸和两肩,四条行龙在前后襟部,一条行龙绣于掩襟,无论从身前还是身后看,均有龙五条,取“九五之尊”之意。
沈阳故宫所藏食用器皿,均为宫廷日常膳食、各种筵宴、祭祀等活动时所用,制作极为考究,不仅有餐具、茶具、酒具,还有极具特色的火锅、火碗等。“珍馐之器”部分中有一件灰绿鲨鱼皮鞘骨箸解食刀十分别致,包括刀、箸、签、刀鞘四部分。
据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理介绍,解食刀是满、蒙等游牧民族生活中常用的食用刀具,便于随身佩带。清军入关后,解食刀的作用从实用工具向礼制标识发生改变,制作工艺也日趋精细华丽,清朝满族贵族多将其佩戴于腰间,以表示对祖宗“尚武”精神的传承。
本次展览为观众展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朝的宫廷生活风韵,体现了清中期社会手工业制作工艺的发展水平和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1月24日,观众可免费观展。期间,长沙市博物馆还将举办专题讲座、教育体验活动等,对展览进行全面、深度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