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城市文脉 留住侨乡记忆 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今日揭幕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今天,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将在五邑大学揭幕,侨批文化保护活化研究中心、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同时在五邑大学揭牌, 五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运华教授将主持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揭幕仪式。
在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揭幕之际,昨日(10日),世界华人研究学会主席、厦门大学教授、暨南大学特聘教授李明欢,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主编张秀明等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侨批馆、客家文化博物馆及民间侨批收藏代表等一行50多人考察了开平自力村碉楼群、开平立园以及台山银信博物馆、世界记忆银信广场等地。
推动江门与港澳合作 开展侨乡文化研究
据了解,江门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突出,开发腹地广阔。江门拥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人口众多、分布全球五大洲,华侨华人与港澳台同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约7000名港澳居民在江门就业参保,约3000名港澳居民到江门创业。同时,作为全国首个与澳门签订金融合作备忘录的地级市,江门与澳门的金融合作累计发生已超过800亿元。
据了解,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是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合作交流重要平台”建设而提出的任务。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将推动江门与港澳合作,开展侨乡文化研究。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依托五邑大学的多学科侨文化研究力量,整合江门市、全省和国内外各方面的华侨文化资源,开展省内外、境内外合作交流,对华侨华人文化和侨乡文化进行科学研究、活化利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合作交流重要平台”建设和江门文化强市建设提供重要的智库支持。
华侨精神:艰苦奋斗 爱国爱乡
本月10日,来自世界华人研究学会等专家学者一行在江门开平市等地,考察了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群。
在开平市自力村碉楼群,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主任、教授张国雄向专家学者一行介绍了开平碉楼的情况。据介绍,开平碉楼采用了政府托管制度,碉楼的所有权属于海外华侨(屋主),而政府对碉楼实行统一管理,这一管理制度是一个创举,目前,政府对开平碉楼原汁原味地保护下来,海外华侨对开平市政府统管方式十分拥护,没有一位华侨提出收取开平碉楼的门票收入。
张国雄向记者介绍,在开平碉楼以及开平立园等地,通过碉楼建筑、对联、壁画等,可以看到当时的时代气息及文化特色。在开平立园,张国雄向记者介绍了一副对联:“宗功伟大兴民族,祖德丰隆护国家”,他说,通过这副对联,可以看到当时华侨的家国情怀。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主编张秀明向记者介绍,通过考察这些华侨建筑,能够体现到艰苦奋斗,爱国爱乡的华侨精神。
昨日,专家学者一行还考察了台山市银信博物馆。据了解,“侨”是江门独特的城市基因,五邑银信与潮汕侨批同为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共同铭记着一段中外文明交流融合的珍贵历史,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据了解,一直以来,江门高度重视侨务工作。近期,江门举办了“云上世青会”,超过100万华侨华人在线上实时观看,接下来,江门将认真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和“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建设,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提供更多交流合作和创新创业的平台;另外,江门将更加注重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积极创建国家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整体更新活化开平碉楼与村落、长堤风貌街等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推进台山“海丝”申遗工作,加大五邑银信侨批档案保护开发力度,以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留住侨乡记忆。并持续推动对外交流与合作,擦亮世界江门青年大会、“少年中国说”等特色活动品牌,进一步密切与海外华侨新生代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