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新业态 注入新元素 展现新活力 启明里再现繁华光景
“好啊!好啊!小时候热闹的启明里好像又回来了。”在刚刚过去的“双节”假期,每天看着门前熙熙攘攘的游客,启明里居民李同护忍不住嘴角上扬。
李同护自出生起就生活在启明里,至今已有70年,见证着启明里的起起落落。去年,启明里历史街区正式启动城市品质提升及活化项目工程。今年9月底,项目一期工程完工,一批新业态被引入,为启明里注入了新元素,展现出新活力,游客纷纷慕名前来。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华侨居住地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不仅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昔日的繁华光景也再次呈现。
做好历史街区配套服务
启明里位于长堤历史街区东段,其房屋外观在传统岭南民居风格的基础上,大量揉合了西方的圆柱、拱券等元素,是江门现存最早、保留最好、最成规模的侨居历史起源点。
据记载,1914年,旅居新西兰华侨集资组建集成置业公司,在石湾村附近置地,华侨黄黎阁在此首建一所4座3层楼房,取名“启明楼”,片区因而得名“启明里”;而后,归国华侨相互介绍在启明里购地建房,其中以新会崖西黄、李等姓归侨居多,人气逐渐鼎盛。直至上世纪70年代,为改善居住条件,当时的原住民陆续搬离启明里,从前的热闹景象开始消失。不少老屋由于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有的甚至被鉴定为危房。
多年来,有关启明里历史街区建筑活化的讨论从未止息。去年11月,随着启明里首批22间房屋外立面进行升级改造,该片区城市品质提升及活化利用开始“动真格”。今年9月底,项目首期工程完工,基础设施实现大提升:启明里的“三线”全部下地;“时光巷子”灯光投影调试完成,各个房屋故事牌安装完毕;蓬江桥脚至港口路的宫灯灯饰及启明里标识、景点导向牌完成安装。
如今走进启明里,可见地面铺着平整的青石板,一旁栽种着规整的修竹,青砖、灰雕镶嵌在墙上,一片古意盎然;到了晚上,“时光巷子”亮起蓝色的水纹灯光,化身为“江门河”,巷道里流光浮转、水光潋滟,受到不少游客的喜爱。江门九中初一学生何俏薇就被“时光巷子”的模样深深吸引,好奇地打卡拍照。她的母亲卢小姐也忍不住感叹巷道的变化:“以前这条路又窄又潮湿,现在真的好看了很多。”
“我们更多是充当一个‘搭台者’的角色,希望接下来能有更多人来这里‘唱戏’。”据白沙街道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启明里品质提升及活化项目以“民生为先,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留住乡愁”为工作理念,即以民生基础建设为切入点,建设中注重保留历史韵味,引入新业态激活经济,尊重当地居民生活,保留市井味,做好历史街区各项配套服务。
据悉,该项目由市提质办指导,蓬江区政府落实,属地白沙街道办事处作为实施主体,具体负责工程项目EPC招投标、施工协调、招商引资、新业态引进等一系列工作。白沙街道作为启明里活化的主导者,一方面会提供“一条龙服务”助力商家入驻和开业,并通过宣传推广、开办活动为商家聚拢人气;另一方面也会听取多方意见,通过居民议事厅、微信群等途径了解居民需求。比如,一住户家的墙壁因树根挤压造成开裂,白沙街道立即组织施工队主动免费为该住户修补墙壁,避免了漏水现象;多个居民反映停车难题,白沙街道就与交警部门协调,增设停车场,实行交通微循环。
假期大批游客 前来游玩
今年9月,华达集团旗下ISTOP一汇商管中标并拿下启明里文旅项目的经营权,引起了坊间关注。华达集团ISTOP一汇品牌创办人莫荣杰表示,该集团会将当地艺术及人文内涵融入文旅商业的发展当中,创造性地融合原创、艺术、文化、科技元素,以侨乡文化风格为底蕴,通过一系列的商业品牌策划,引入江门本土的主题餐饮、休闲吧、艺术展览、匠人工坊、文化创意店等休闲业态。
在刚过去的“双节”假期,华达ISTOP团队就为启明里“量身定做”系列文创活动——国风中秋花灯会、启明创意集市、古风故里汉服巡演、万古筝鸣古韵表演等,为启明里注入了“网红”新元素,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
如今,启明里已经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南方+客户端、凤凰新闻客户端、羊城晚报、网易江门、江门日报、江门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启明里进行持续跟踪报道;蓬江区官方微信公众号“蓬江发布”从9月29日起,每天至少一条启明里动态推介;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小红书、大众点评等社交平台都能刷到启明里的内容。“打卡网红地标启明里,感受华侨文化”“迎住我最爱的秋风,打卡启明里……”记者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发现,截至8日下午6时,关于“启明里”的笔记已经有725篇。此外微信公众号“江门启明里”也于九月底正式上线,正按“一户一故事,一巷一主题”传播当地历史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启明里的活化改造中,政府还注重打造业态建设。按照规划,中标企业将作为运营公司,建设运营启明里的公有物业以及委托招租的私人房屋,并通过合理利用文化场景资源,达到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的目的。目前,启明里已有逾20家饮食、文创类商铺入驻,其中不少都体现着“启明特色”。
位于跃进路旁的启明里食饭公司,是一家怀旧餐厅,前身是启明里的其中一幢老侨屋。记者注意到,该餐厅并没有大修大改,而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微改造,体现建筑原来的味道——除了青砖墙身、印花地板、木楼梯,斑驳的天花板上还有房子最初建造时留下的报纸印迹。该公司负责人钟均亮表示,这些旧元素是房子的灵魂所在,值得被好好保留下来。“之前留在门口的两块断开的青石板,也被我捡回来,一刀一刀刻上“启”“明”二字作为摆件,放在了大厅。”
值得一提的是,钟均亮还花了一番心思让顾客了解更多关于整个启明里的故事在房子三楼,他故意开了一扇约两米长的窗户,透过这扇窗,顾客能看到启明里第一幢建起来的老侨屋启明楼,这也是启明里最大、最有特色的房屋。对启明里接下来的发展,钟均亮信心满满:“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整个大环境优化了很多,商业氛围也比之前好了很多。相信随着二期、三期工程的持续推进,启明里会越来越好。”
(文/图 刘淑君 胡晴晴 罗霈 李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