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陈建)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在自古京畿咽喉重镇,9月23日即将迎来第二届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
从活动举办地通州希尔顿酒店望出去,能清晰看到几百米外、公元六世纪末始建的燃灯塔。塔身八角形、十三层,砖木结构。全塔悬挂的2000多枚铜铃,在晴空朗日下、飒爽秋风中,发出或清脆、或浑圆的鸣响。
那是北京地区最高最大的塔,也是中国大运河北端的标志。
2500多年前,中国人一石一土,开凿出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它蜿蜒3200公里,连通南北,跨越黄河、长江、淮河,以及海河与钱塘江五大水系。
如今,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与江南美丽名城杭州之间展开对话,再商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之策,擦亮大运河这一千年历史瑰宝的“金名片”。
如今的北京,已做出选择:保护第一、传承优先,从“摊大饼”转向在北京中心城区之外,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长安街东西轴线的收尾、京杭大运河的端头。这里自古是京东交通要道,也是仓储漕运重地、江南和塞北物资交通的枢纽。
在近年的历史河道与码头考古勘探中,明清通惠河、玉带河、北运河故道、石坝码头等大运河历史水网和古码头群,因地制宜地保护起来。
在大运河北京段沿线,西汉时期的路县故城、北齐年代的通州古城、明嘉靖年间的张家湾古镇,甚至历史上北京地区沿燕山山前通往辽东地区的一条交通廊道,也都列入历史文化整体保护规划,有的已经部分复原,以建设遗址公园的方式,实施保护性展示,严防不恰当开发和过度商业化。
在保护、传承大运河古韵的过程中,减量发展是要求,留白增绿是抓手,共建共享是目标。
北京在副中心预留约9平方公里战略留白地区,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约9%。拓展区预留约30平方公里的战略留白指标,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约16%。
与此同时,市政府精细管控每一寸土地,给城市开发划定边界,压缩生产空间规模,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将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街区,在绿树掩映中筹建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现代化公共文化设施……
所有硬约束,都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来框定的。
位于大运河滨水码头近旁的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它共分三层,可换乘3条铁路、3条地铁线和1条市郊铁路,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不远处的森林公园叫做“城市绿心”,有望于今年中秋正式迎客。这片都市中的“森林之肺”,铺展11.2平方公里,将免费开放,成为百姓休憩娱乐的场所。
北京稳妥地处理着水与城、蓝与绿、古与今的关系;在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近旁,构建起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徐徐展开一幅运河蜿蜒流淌、古城伴水而生、绿心层叠苍翠、百姓安居乐业的美丽画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