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图博所收集黎族文物亮相展览 一位德国人与黎族文物的缘份
文\海南日报记者 赵优
身着贯首衣、背竹编腰篓、住茅草船型屋……在京展出的“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中,一组黑白照片再现民国时期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黎族地区的人文风貌。
这是德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汉斯·史图博在海南考察期间所记录下的珍贵影像。除了这组珍贵照片,其所收集的、现藏于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的30余件文物也亮相此次展览。
“黄道婆把海南黎族纺织技术带到江南直至‘衣被天下’,史图博则使得海南黎族文化进入世界的视线。”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辉山如是说。
在此次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的开幕直播中,王辉山与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以及民族文化宫的专家齐聚一堂,为广大网友讲述海南黎族纺织文化故事。把几位专家聚在一起的,正是与此次展览有着深厚渊源的史图博。
1924年起便任教于同济大学的史图博对中国民族学研究非常感兴趣,时常在教学之余组织调研团队到民族地区进行深入调研。1931年、1932年的两个暑假,史图博来到海南进行社会考察和科学研究,其中对海南岛的民族调查研究尤为细致。在海南岛期间,史图博的考察团队采集民族标本共计360件,详细制作标本信息卡片1220张,并整理了260张重要照片,其中收集黎族生产生活用具349件,多数为服装服饰,还有金属制品、骨制品和竹制品等,例如刀鞘、头簪、棋盘等都是较为珍贵的文物。
据南京博物馆研究员陆建芳介绍,在日军侵华战争中,史图博及其海南征集文物也被迫踏上迁徙之路。抗日战争期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收购了史图博整理的这批民族标本,这些文物成为“中央博物院”黎族专项收藏。新中国成立后,原“中央博物院”更名为南京博物院,史图博征集的海南黎族文物成为其基本收藏的一部分。
1954年,在纪念新中国成立5周年之际,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决定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民族文物展览”,请各地选送、借用或拨交少数民族文物支援展览。南京博物院将其挑选的10余箱少数民族文物拨交给了故宫博物院,史图博在海南所收集的黎族文物大部分囊括其中。
“195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为支援民族文化宫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建设,故宫博物院依照文化部指示决定将其部分院藏民族文物拨交这两个单位。于是,史图博所采集的黎族文物的主体部分也随着此次拨交入藏民族文化宫。目前,民族文化宫共有200余件史图博所采集的黎族文物。”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主任王佳炎表示,辗转八十余载,史图博当年在海南征集的300多件(套)文物分散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民族文化宫,而珍贵的图片资料依然保存在南京博物院,清一色的国家级文博收藏单位,意味着文物珍贵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
2018年,海南省博物馆策划了“灯下故人——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原创展览,叙述“德国故人史图博”与海南岛的情缘,再现了其当年在海南的民族学调查成果,得到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2019年,恰逢中德建交47周年,海南省博物馆策展的“旅途即归途——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图文展,跟随海南省人民政府访德代表团前往德国柏林,助力我省旅游文化宣传推广。近一个世纪后的“回归”,展现了来自海南岛的深厚友谊,有效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
如今,史图博当年所收集的文物得以借“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的契机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为人们讲述海南黎族文化故事。
150件黎族纺织品及文物在京展出 缬花黎布 衣被海南
巧手织黎锦,衣被书锦绣。深暗的底色上有色彩斑斓的神龙山鹿,鲜丽的花纹中有通经断纬的人形舞姿。
日前,“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开幕。甄选出的150件黎族纺织品及相关文物向大众普及黎族纺织技艺,展示海南多彩黎锦,传播独具特色的黎锦文化。
经纬之间,穿越的是历史长河,记录的是纺织文明。松江美布衣被天下的盛誉背后,也有海南黎族先进纺织技艺的浸润。纵观海南几千年的纺织文化,可探中国纺织之源,可明其流传,更可现其历史地位。
琼岛“织贝”
百世经纬
9月8日,恰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外发布第100天,经过精心筹备的“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走进北京,为首都群众奉上一道来自海南自贸港的文化盛宴。
提起纺织,松江美布衣被天下的盛誉为人津津乐道。而被称为中国纺织史上“活化石”的海南黎锦,似乎缺少了应有的古今共鸣和震荡。
然而,当观众走进展览馆,看到海南陵水石贡贝丘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纺轮,海南悠久的纺织历史便可窥一斑。
海南岛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拍和陶纺轮证明,黎族先民早在三千多年前,已经懂得种植棉花、纺纱织布。“吉贝”为木棉、棉花别称,海南岛的吉贝种植尤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卉服”是指棉布所制之衣,表明早在战国时,海南岛黎族棉纺“织贝”工艺已达很高水平。
海南先进的“织贝”工艺从何而来?此次展出的树皮衣、麻被和编织器具或许就是答案。
其实,海南岛先民在使用麻、棉纺织之前,曾经历过相当长时期的“无纺”年代。
人们把见血封喉树、构树等树皮扒掉,经过修整、浸泡、拍打、缝制等一系列程序,制成可以蔽体的衣物原料。展厅中,泛着微黄的树皮上衣、树皮裙、树皮衣被等,让人们看到充满原始气息的“无纺”年代。
与此同时,琼岛的先民们也在不断探索其他自然物料用于生产生活。
黎族种麻、运用麻纤维纺织的历史悠久。《汉书·地理志》关于海南岛有如下记载:“男子耕农,种禾稻苎麻,女子桑蚕织绩”,说明早在汉代就有关于黎族先民纺织原料的文字记载,而如今黎族妇女利用麻纤维的技术仍十分娴熟。此次展出的长176厘米、宽114厘米的黎族麻被,显示出黎族人民对于自然馈赠的巧妙利用。
草编的葵叶笠、篓叶帽,竹编的腰篓、花筐,藤编的藤筐、衣篓……展馆内,各类实物十分朴实,让人不禁仔细端详其充满艺术感的纹样编织。黎族先民充分利用海南岛丰富的竹、藤、草等为材料,用手工进行经纬线勾搭,编制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具。
在长期编织过程中,人们对于纤维纺纱和经纬线互相挑压原理愈发熟练精湛。当这些技艺应用于纺织时,便开启了精彩的黎族纺织时代。
手经指挂
千种织绣
“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开幕当天,走秀模特所穿的黎族贯首衣让现场观众仿佛回到千百年前那个手经指挂、机杼声声的时代。
海南岛是我国最早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相比于黎族先民用来纺纱织布的木棉花的纤维,棉花的棉絮纤维较长,所纺的纱较细,用其纱线织的布料柔软而耐用,因此棉花用途越来越广。当优质原料与精湛手艺相结合,黎族先民便创造出领先的纺织工艺,诞生了广幅布传奇。
广幅布始见于秦汉。汉代黎族先民织成的棉布因质地柔软,“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而闻名海内,成为上贡朝廷的珍品,驰名海内。
从手捻纺锤到脚踏纺车,从黄姜等染色原料到各种色线,从踞腰织机到脚踏织机,一件件展品引得观众驻足停留,仔细端详黎族先民在纺、染、织等方面的独到之处。
通过文字、图片和实物,此次展览为观众们呈现了黎族传统纺织工序:先纺染,后织绣。黎锦织造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上浆、导线、整经与穿筘等。织锦时,也多用黑色或蓝黑色做底线(经线),根据图案的需要,用各种色线搭配,错综地织出各种凸起的图案。经纬交错间,色彩愈发斑斓,图案渐渐显现,不同织法造就出优良精美、千变万化的黎族锦布。
因为品种繁多,织工精细,海南岛所产棉织物的质量、色彩均居全国之首,不仅成为贡品,还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极为繁荣,海南纺织品被运送到东南亚的许多地方,而且是大宗的贸易商品。
此时流落崖州的黄道婆在与黎族人民的共同劳作和交往中,了解和熟悉了纺织各道工序,掌握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元贞年间(1295-1297年),黄道婆踏上了北归的路途,在乌泥泾改革纺织工具,传授在崖州学到的整套棉纺织技术,将黎族先进的棉纺织经验和汉族传统纺织工艺相结合,将松江地区的棉纺织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松江一带由此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有了“衣被天下,虽苏杭不及也”的美誉。
“黄道婆把黎族纺织技术带到江南,带动当地棉纺织业发展,全国人民受惠于此。可以说,衣被天下,源头在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辉山说。
锦辉若云
万样衣冠
展览馆内,制作精良、色彩鲜艳、图案生动的明代双凤图三联幅龙被、清代黎族凤鱼图三联幅龙被等展品让人十分震撼,让不少观众以此窥见黎族纺织背后巧夺天工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原本为穿着耐磨耐用和避寒等实用功能需要而产生的黎族刺绣逐渐演变成装饰,人们在织好的布上绣上图案花纹,或者在织花、提花的基础上再刺绣图案,使之更加美观。
由黎族传统大被演变而来的龙被以棉线和蚕丝混织,图案艺术造型受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影响,被面纹样出现龙纹、凤纹、麒麟纹、鱼纹为主体,花卉纹、汉字纹为辅的多种纹样,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睐,因此成为朝廷的贡品,崖州被之名也由此而来。
近代,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海南纺织文化也随之悄然发展进步,但黎锦技艺在海南岛依然相对完整保留,成为我国古代纺织文化的活化石。黎锦技艺延续数千年,在有些地区仍保留着简单而又原始的纺织工具及纺织技艺,黎族妇女运用最原始简单的工具,创造了复杂而高超的工艺,织造出“艳若云”的黎锦。
黎族纺织工艺品从远古走来,无论是驰名于世、制作年代久远的龙被,还是近现代服饰,无论做工精致细腻,还是简约粗糙,都蕴含着黎族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成为黎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日益受到世界的瞩目。
2006年5月20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正式批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锦也随之被更多人认识、受到关注和保护。
黎族织锦用色彩斑斓的锦线编织着海南岛所独有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精髓,也成为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本版照片均由省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