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字一句带出“南北组合”
编者按:评话与伬艺是福州传承悠久的曲艺双璧,是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美丽乡音重回市民生活,两年来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与福州晚报联手推出了“认识福州曲艺双璧”主题系列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期我们将以人物为线索,继续讲述福州评话伬艺背后的人物故事,为市民展现福州曲艺的传承脉络和发展现状。
曲艺双璧
流行音乐中有很多“少女组合”“唱跳组合”,福州的传统伬艺近期也出了个“南北组合”。但和表演组合不同,这是一个师生组合,其目的在于传承艺术。
近日,在2020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培训现场,记者见到了“南北组合”中的两位学生——山东人刘树忠和王玮,以及他们的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伬艺代表性传承人强淑如。
师从陈润春
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1969年出生的强淑如,短发干练、低调朴素,指导学生时也是寻常邻家大姐的范儿。但舞台上的强淑如像变了一个人:一把双清(福建月琴)在手就能分饰多角,眉飞色舞、声情并茂,表演令人叹绝。
强淑如1991年跟随著名伬艺表演艺术家陈润春学习伬艺,1994年进入福州市曲艺团工作。她的老师陈润春,是谈起福州伬艺绝对绕不过的一个名字。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赵日和曾在《福建艺术》中评价陈润春创下的“润润伬唱”:板眼清晰,句读分明,行腔委婉自然,情感亲切动人,似痴似醉,如泣如诉,时而哀怨,时而愤慨,且善于掌握“气口”,该偷则偷,该换则换,尤如羚羊挂角。
在陈润春的悉心传授和调教下,从道白到唱腔,从人物演绎到剧情理解,强淑如遵循老师的指导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入了福州伬艺的天地,并崭露头角。
2008年强淑如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伬艺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荣获福州市首届优秀人才奖。在舞台上,强淑如拿到的奖项不计其数,可算是福州曲艺表演的大腕。不过近来,她更多时候并不站在舞台中心,而是担当传承人。
悉心教新人
让山东学生爱上福州伬艺
今年,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尝试挑战新领域,吸纳一批高学历年轻人接班,破除了籍贯和地域限制,让福州曲艺传承有更多的新可能。这或成为福州曲艺的新契机,但也是全新的挑战。
刘树忠和王玮正是这一批新人中地道的北方学徒。刘树忠是福州大学2016级音乐学专业毕业生,主修的是二胡与声乐;王玮则是福州大学2017级艺术管理硕士研究生。两人都来自山东潍坊。
如何让北调融入南腔?师生共同把这个伬艺学习小组命名为“南北组合”。经过逐字逐句、一招一式地集训,两个山东年轻人“交卷”传统伬艺节目《铡美案》片段,所选用的曲牌是传统逗腔类,将福州方言语调、传统曲牌融为一体。演出的水准得到了一众福州曲艺界人士的肯定。
“这是我老师陈润春20年前教我的最后一本戏,有些段子还是他在病床上传授的。抱着对老师的怀念,我把这部戏重新挖出来。经过量身改造,声音条件好的刘树忠唱包公,吸收理解力强的王玮唱陈世美,把这一本已经很少上台的戏再重现出来。”
两位年轻人也对接棒福州伬艺满怀憧憬,“从本科第一次看到强老师表演,那唱腔的婉转、道白的震撼、人物的多变,样样扣我们心弦。第一次接触福州伬艺起,我们便被这门具有福州特色韵律的艺术所吸引,一下子爱上了福州伬艺的‘调调’。虽为山东人,但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也可以融入到福州伬艺的大家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