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空乘喜欢中国文化 想当“中国通”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法籍空乘Massias Franz在中国工作9年多,期待疫情继续好转,早日回到国际航线客舱
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航空业唯一一场论坛,第二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昨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这场峰会受到航空从业者的关注。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法籍空乘Massias Franz也不例外,他特意上网了解了服贸会的相关新闻,他希望在后疫情时期的当下,服贸会的举办能够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法国小伙儿Massias Franz以前在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工作,如今成了一名中国航空公司的空乘,他说,自己喜欢中国文化,喜欢中国这个古老又充满现代感的国度。在中国工作9年多,Franz更喜欢大家称呼他为“弗弗”。现在,弗弗成了中国女婿,他的目标是游历中国更多城市,争取当个“中国通”。
在潘家园租住半年完成论文
“今天我一下飞机,同事就带我吃了北京烤鸭,真是太棒了!”当记者在位于北京顺义的东航中心见到弗弗时,他刚刚抵达北京。北京烤鸭是弗弗最喜爱的中国美食之一,尽管飞行任务有些辛苦,但是能够品尝到地道的中国菜,弗弗顿时觉得不虚此行。
弗弗对北京一点都不陌生,就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来过北京多少次。停留最久的一次是在上大学时,他特意从法国飞到中国,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附近的一间公寓租住了半年,在这里完成了他的硕士论文。弗弗说:“北京这座城市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那么现代化的成就,我的论文就是分析北京如何实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
在中国工作、生活了9年多,弗弗已经能非常流利地用中文交流,用拼音输入法写微信也不在话下。对于这项“硬核”技术,弗弗说:“这对于我不算什么。”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满是用中文书写的记录,没有一个错别字。
在北京给中国媳妇当导游
“我可能比很多中国朋友游览北京的次数都多。”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弗弗如今已经成了中国女婿。婚后他发现妻子还没到过北京,于是法国小伙儿在北京给自己的中国媳妇当了回导游。他带妻子游览了北海、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等景点,其中他最喜欢北海,“每次到北京我都特别开心,感觉很放松。”
弗弗对北京的了解源于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当时的他才十多岁。“那时,申请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有中国北京、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大阪,最后北京胜出。我当时觉得,北京怎么那么厉害!”他说,陌生和好奇让他开始了解北京、了解中国,这一过程开始后便没再停过。
弗弗就读于法国名校索邦大学,专业为地理,但是在大学期间他依然对中国文化、历史情有独钟,不仅在巴黎东方语言大学学习了中文,还阅读了不少中国名著。
游览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弗弗希望未来能够到云南、广西、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看一看。“我想做‘中国通’,但中国的历史太丰富了,要实现这个目标会很难,所以有时间的话我会去参观、学习。”
“中法友谊因疫情变得具体”
2011年,弗弗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在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工作,是经济部的一名助理。不过他从小就有“蓝天梦”,在中国工作快7年后,他注意到东航在招聘外籍空乘,于是马上赶到上海应聘,成功入选。
从总领馆的助理到航空公司乘务员,对于这一转变,弗弗一点儿都不后悔。“两份工作真的不一样,不过我更喜欢在东航工作,因为我喜欢与人交流,帮助他们、跟他们沟通,做乘务员责任更多、挑战更大。”
弗弗在工作中主要飞巴黎航线,因为会说中文、英文,又是法籍乘务员,他经常会与各国旅客沟通,为他们提供旅游、转机等方面的帮助。“每一个航班都是一个难忘的航班,机组不一样、旅客不一样,我有很多在航班上的美好回忆。”
在年初疫情最严重时,弗弗还参与了航班保障任务。“航前准备会时,我们就需要测体温了。到了客舱里,乘务员都穿上防护服,戴手套、眼镜、口罩。”弗弗飞的巴黎航线飞行时间很长,穿着防护服工作非常辛苦,“我和同事尽量不喝水、不吃东西。”
在采访中,弗弗多次提到中法友谊,而这份友谊因为疫情变得更加具体:“比如说,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法国给中国送来防疫物资。后来,中国疫情得到控制,中国又送给法国医疗器械,这让我非常感动。”
期待早日重返蓝天
在弗弗的微信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条记录:北京深夜,城市上空灯火通明,明亮的灯光将这座城市勾勒成很多小块儿,其中两个区域的灯光十分醒目,它们分别是北京城区和大兴机场。
弗弗已经多次从首都机场起飞,飞往世界各地,现在他希望有更多机会从大兴机场起飞,这座全新的航站楼对他有不小的吸引力。
受疫情影响,国际航线数量减少,弗弗的飞行任务在2月份戛然而止。工作节奏慢了下来,不飞航班的时候,弗弗在中国和家人在一起,参与社区、社团等组织的防疫活动。因为熟悉中文,弗弗还帮助一些在上海的外国人做翻译。
不过,他仍期待疫情继续好转,国际航线数量继续增加,希望早日回到国际航线的客舱,和同事们继续为旅客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