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博物馆首办“馆藏精品文物+IP文创”联展
去过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市民也许会留意到南洋华工所用的“猪仔钱”展品。这些“猪仔钱”多为瓷质,粗看类似当今的小纪念章,造型各异,上面也有小鸟、蜘蛛等图案。然而,事实上,这些“猪仔钱”竟然是当年南洋华工的人身“紧箍咒”,见证着他们的辛酸血泪历史。
记者6日从市博物馆获悉,为让市民、游客了解江门历史,探寻“江门印象”,近日,由市博物馆主办、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协办的《江门印象·古物今品——江门市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暨IP文创体验展》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简称“华博馆”)临展厅开展。展览中,有九成以上展品属首次公开或首次在华博馆展出。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到今年10月25日结束。
已知最早银信首次展出
在展览中,记者见到一封有些破损的银信,信是两兄弟写给父亲的。里面讲了兄弟二人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工作情况,还随信寄了一些钱给家人。
据本次展览策展人蔡晓敏介绍,这封银信是市博物馆目前所掌握到的现存最早的银信。“从落款时间和内文写法可以确定,这封信是1875年的。”她说,“比如‘埠工银十几块’等说法还保留清代写法,另外,格式等方面也符合清代的特点。”
记者了解到,之前曾有报道,在中国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16万件侨批中,有15万件来自广东,5万件出自江门,其中最早的侨批(江门称之为银信)为光绪九年(1883年)的遗物,也是出自五邑地区的家书。而这封1875年的银信,则把已知现存最早的银信时间提前了8年。
蔡晓敏介绍说,之前她曾有印象,有一封银信时间比较早,但是,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在策划这次展览时,博物馆工作人员对馆藏藏品进行梳理时,终于找到了这封银信。
记者了解到,在展览中除了这封1875年的银信外,还展出有1939年张善子画的《醒狮》图,梁启超的《欧洲战役史论》第一编(手稿)等不少珍贵文物。
蔡晓敏告诉记者,包括这些珍贵文物在内,此次展览中九成以上展品是首次展出或者首次在华博馆展出。
一件展品一段往事
“如果只看展品本身,你可能并不知道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蔡晓敏说,“当你知道它们背后的经历和故事,你也许会被震撼。”
“猪仔钱”在国内甚为罕见,却非常形象地“记录”了19世纪中后期许多贫苦青壮年被迫或被诱骗到国外做苦工的辛酸历程。“猪仔钱”为瓷质,正面施白釉,浅浮雕纹涂有各色彩釉,中间饰有小鸟、蜘蛛等图案或公司、商铺等文字字号,反面为素胎,饰以简单图案或文字。公司或商铺多以寓意吉祥的字样命名。
“‘猪仔钱’表面看是钱币,实际上是华工的‘紧箍咒’。”蔡晓敏说,这些“猪仔钱”是种植园主、矿场主支付给契约华工工薪的代用币,只能在雇主的种植园或矿山企业中流通,强迫华工在公司店铺消费,是雇主控制和束缚华工的工具。如果华工没经过种植园主、矿场主同意离开,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薪就没有了。
此次展览的梁启超的《欧洲战役史论》第一编(手稿)不仅显示了他对于当时国内国际时局敏锐的观察,更彰显了他对儿子梁思成和中国青年的高度期望:不要将眼界局限在自己的专业上,更要放宽胸怀,关注时局、动向。
据介绍,梁启超的《欧洲战役史论》第一编(手稿)由梁启超于1915年写成。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隔数月,梁启超出版了《欧洲战役史论》这本后来传颂一时的名著,显示了梁启超对于当时国内国际时局敏锐的观察。而在该书扉页,梁启超题词:“……思成生于二十世纪之第一年,其十五岁生日则战事正酣之际也,以所著史论原稿畀之……”
“那时,日本正步步逼迫中国接受‘二十一条’,梁启超通过著书立说,勉励儿子‘国之立于天地至不易,而长思尽瘁以报也’。”蔡晓敏说,“可见,梁启超写《欧洲战役史论》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分析局面、预测形势,更在于鼓励当时的知识者积极参与政治,有所作为。”
据了解,该书由澳门同乡会会长、著名慈善家肖德雄先生拍得,并捐赠给市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是市博物馆建馆35年来首次举办的“馆藏精品文物+IP文创”联展。
蔡晓敏表示,“品”顾名思义为“品读、鉴赏”之意,意指“品鉴古物”,同时还隐喻为文物IP授权衍生设计开发的“文创产品”。“展览旨在通过馆藏精品文物(含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文物)的视角,结合本馆106项(288件套)原创开发的特色文创产品,运用沉浸式的陈展手法,引领观众探寻‘江门印象’。”她说。
【文/图】记者/严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