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影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
“一带一路”电影周开幕,17部影片将在浦东放映近百场
■本报记者 张熠
去年,波兰华沙电影节主席斯戴芬·劳丁、意大利罗马电影节主席芙兰茜斯卡·维亚等“一带一路”电影人,曾带着同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节”来到上海。一番论坛激辩后,影人们的共识浮出水面——电影节意味着文化交流,意味着文明互鉴。
今年,尽管电影人的线下观点“交锋”因疫情而延宕,但影视文明对话互鉴步履不停。诞生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持续扩容。截至7月,成员已从2018年成立时的29个国家、31个机构,增加至44个国家、50个机构。在本届上影节所征集的3693部影片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影占比近一半。
(27日)昨天下午,“一带一路”电影周在浦东揭幕。中国《白云之下》、阿尔巴尼亚《扎娜》、斯洛文尼亚《栗树林故事》、墨西哥《特征可识别》等17部影片将在浦东新区的影院及露天场所展映近百场。“等于跟着电影去世界各国旅游了一趟。”演员涂们说,“各国电影交相辉映,这是‘一带一路’电影周的意义。”
推广国际间电影文化的交流
从两年前诞生之时起,“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就一直在不断壮大。它的扩容,意味着上海国际电影节“朋友圈”的扩大,更预示着,在世界电影的版图上,越来越多带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风格的电影在国际上被看见,从上海走向更宽阔的市场空间。“加入联盟是很重要的,因为建立联盟就可以有更多的联系。”芙兰茜斯卡·维亚当时的这句话说出了“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关键词——联系。
今年,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土耳其等国家的电影都在上海拥有专属展映单元,不少影片还将随着“一带一路”电影周走到浦东的商圈、社区乃至农村。翻开片单,如果说中国的《白云之下》是蒙古族草原生活的一场凝视;那么,同样聚焦“土地”话题的《母亲的土地》,则以个体的经历展开对立陶宛过去及未来的省思。此外,还有从服装业讲起的《孟加拉制造》,以及再现匈牙利猎人、作家齐格蒙德·塞切尼在非洲生活轨迹的《身临原野》等。电影节,为这些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作品串起纽带。
每年的上影节看似仅有十余天的展映期,但实际上,电影节的平台效应贯穿全年。当匈牙利、阿尔巴尼亚、斯洛文尼亚的电影在浦东银幕上播映的同时,依托“一带一路”电影巡展机制,中国影片也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国际。
章家瑞执导的《穿越时空的呼唤》是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于大雄执导的《搭秋千的人》则是去年“华语新风”展映单元的入围影片。两部影片经上影节选送,今年1月,双双入围第8届爱尔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剧情长片竞赛单元”。不止于此,中国影片还频频亮相以色列耶路撒冷电影节、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国际电影节、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波兰华沙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平台。“电影节的第一个作用是推广国际间电影文化的交流、把更多的艺术电影带给广大观众,这是所有电影节的共识。”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说。
“东方好莱坞”或将在浦东呈现
中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电影市场。毋庸置疑,这个庞大的市场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今年受疫情影响,上影节国际影视市场主要以“云上”方式重聚,但700多家展商和机构的踊跃报名,足以说明各国电影人对交流的迫切。在长长的展商名单中,不乏享誉全球的“新人”。数据显示,境外展商第一次占比达50%左右,华纳兄弟、索尼、派拉蒙、环球影业等好莱坞大厂牌,均第一次报名注册。
面对活跃的海外展商,中国影视市场则以更高的电影工业化水准虚位以待。明天,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共享空间将正式揭开帷幕。“这个空间几乎是国内第一个具备全套电影制作工业化流程的空间。比如电影后期制作、灯光、剪辑、特效、音效部分,都可以在这个流水线般的空间里分段式完成。”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孙毓比喻,这个空间就像一个全新的电影博物馆,可同时容纳多个剧组在内拍摄,“东方好莱坞的模式,未来会在浦东呈现。”
依托这个全新的电影制作共享空间,浦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影人发出邀约:年轻的导演、年轻的演员,来这里实现电影梦吧。来这里,把“中国故事”讲到“一带一路”国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