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线上平台如何助力传统戏曲文化破圈与传承

2020-07-19 19:18  中国网   - 

  线上平台如何助力传统戏曲文化破圈与传承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线上经济”成为热词,而在文化产业领域,随着博物馆、美术馆、剧场等的暂时关闭,文化消费开始向线上平台突围,“线上看展”、“线上看戏”成为文化消费以及与用户见面的新方式。

  然而,线上平台所能实现的绝不仅仅是文化产品从线下到线上的简单搬运,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直播、短视频等各种在线娱乐方式被高频使用。同时,这些在线娱乐平台的用户类型更是迅速“破圈”,主流用户从以90后、00后为主的人群拓展到了全龄参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在线上“当观众”,他们渴望更多的互动方式。毋庸置疑,一个全民在线娱乐的时代已然揭开大幕。

  初次“吃螃蟹”,一个APP让一场京剧演唱会首次拥有15W+观众

 

  2月26日晚的一场京剧线上演唱会所获得的观众数据在业界引发震动——“全民K歌 APP”携手上海京剧院打造的“全民线上演唱会上海京剧院专场”,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其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15万,这恐怕在京剧传播史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以往,传统戏曲即使在大剧场演出,其每场的观众人数一般也只在千人之内,而一场演出能同时拥有15万+的庞大观众人数,史无前例。不禁让人好奇,“全民K歌 APP”究竟是什么?

  按照官网的信息,这是一款线上 K 歌社交软件,用户可以在APP上自己唱歌、练歌,还能和朋友合唱,看直播等。乍一看这就是一款用手机唱K的APP,但从实际功能看,它几乎包含了与“在线开唱”有关的所有线上互动手段,比如与上海京剧院的这次合作就使用了其中的“直播”功能。

宅生活打开流量窗口,APP引传统艺术线上“冲浪”

  其实,这场线上京剧演唱会的诞生并非偶然。作为国民娱乐社交平台,全民K歌一直在打造传统文化的有声新文创IP,推动传统文化与大众,特别是与年轻人的连接——从2019年至今,已经携手全国九大博物馆、云南红河县非遗音乐文化、敦煌研究院等进行了多项传统文化的活化和数字化创新。

  今年的这场疫情,全民宅家的状态使得线上K歌平台迎来流量的激增,因此平台也意识到,是否可以从“在线K歌”延伸出更多新玩法?于是,“在线K戏”系列应运而生。

  经历了2月份京剧演唱会“ 初吃螃蟹”的成功,今年4月份,全民K歌又乘胜追击,组织了一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线上戏曲狂欢”——全民戏曲月。

  整个戏曲月的活动涵盖了多个剧种,并与上海京剧院、江苏省昆剧院、广东省粤剧院等知名戏曲院团合作,引入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得主石小梅、曾小敏、曾昭娟等30余位知名戏曲艺术家,戏曲表演专场线上直播吸引到大量戏迷在线观看:江苏省昆剧院12W,广东粤剧院13W,天津评剧院19.4W。

  同时,戏曲爱好者也在官方引导下加入了20多个戏曲家族,在歌房里一同唱戏交流。家族覆盖京剧、越 剧、豫剧、黄梅戏、秦腔、湖湘传统花鼓戏等多个戏曲类目。截至日前,“家族成员数”近4万人,翻唱了650万首作品。

  此外,戏迷们在线参与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平台针对戏曲热门剧目、京剧、黄梅戏、越剧、昆曲等几个重点项目均开设了翻唱大赛,让更多用户尝试唱戏,甚至通过平台学唱陌生剧种,有不少戏曲爱好者就从不会粤语到能够学会唱粤剧;还提供了戏曲创意视频模板,吸引更多年轻用户拍摄戏曲主题的创意短视频。

  整个活动期间,全民K歌共吸引了超过40万戏迷在线听戏,用户中还有不少外国友人。有一位新加坡的戏迷,表示在国外很少有机会能看到高水平的戏曲名家内容,全民戏曲月让她有机会大饱了眼福。

  戏曲院团在云端尝到甜头,渴望更多在线互动方式

  对当下大多数传统戏曲专业院团和从业者来说,要推广传统戏曲,多年来始终面临不少瓶颈,因此,他们非常渴望新技术和新平台能够帮助传统戏曲实现“破圈”和“圈粉”这两大难题。

  这场“破圈行动”在今年迎来了加速跑——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剧场暂时关闭的原因,国内很多传统戏曲院团都在尝试通过在线平台“破圈”。据上海《新闻晨报》今年 4 月的报道,上海昆剧团自 3 月份以来,以每周一次的频率进行直播,揭秘台前幕后,解读昆曲程式、妆饰、器乐、文词等,收获大量好评并聚集了海量新粉。

  半年来的尝试,让国内众多戏曲院团和表演艺术家,也尝到了在线互动的“甜头”。比如,上海越剧院的多场直播和线上演出都获得了不错的流量反馈;昆曲王子张军在过去半年里办了许多场形式各异的昆曲直播;京剧名家王珮瑜无论是走进网综还是网络直播间,她都是“最时尚、最积极”的传统文化传播者;京剧名家史依弘也尝试了多场直播。

  在这些尝试中,目前传统戏曲选择的平台主要有两种类型——直播和短视频平台。虽说几乎是初次走上云端,但无论是院团还是艺术家们,都凸显了其对于线上平台极强的适应性,艺术家们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和表演功力,能够迅速与线上平台所要求的表演方式无缝对接。在熟悉了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之后,他们更渴望与更多的新技术新平台进行更多种形式的合作。

  上海京剧院事业推广部负责人麦敏珏透露,上海京剧院自疫情以来,与全民K歌、哔哩哔哩等互联网平台都有过深度合作。每次合作,都能感受到平台对推广戏曲传统文化的敬畏心和积极态度,并希望这些平台能够将活动或项目常态化,长期给到戏曲内容一定的曝光度,也希望能通过更多的平台,让京剧与不同领域的受众碰撞,提高戏曲破圈的可能。

  与此同时,院团和艺术家们对线上平台和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互动性”的强需求。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施夏明表示,目前与全民K歌、“目睹直播”、中国电信直播平台和抖音都有过合作。各家平台都有自己的特色,全民K歌的优势是产品功能玩法丰富、歌房中实时互动强,戏迷还可以与喜欢的戏曲大咖合唱。

  可见,相比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全民K歌的实时互动性强,为同好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全民K歌的负责人也表示,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的功能“比你想象的更多”——除了直播、短视频等常规功能外,其最核心的优势是“在线K戏”的双向互动体验。在这里,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为戏迷们提供了开唱的可能性。以往只能去剧场看戏、通过网络视频和各种音像制品“听戏”,如今在全民K歌上可以通过手机录制自己唱的戏,甚至有机会和心仪的艺术家“同框合唱”,这种可以“开口”的体验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可以开口唱,其“在线歌房”功能,还可以创建歌房,实现多人在歌房里在线聊天,一起唱戏,并进行歌房直播,举办线上比赛,甚至进行抢麦游戏等等。许多戏迷表示,在这里“在线K戏”比单纯观看直播、发发弹幕过瘾很多。这种“过瘾”,对戏曲院团和艺术家们而言,无疑也是充满吸引力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在这里可以用更多方式,在线上空间遇到和培养更多的戏曲新生力量。

  全民K歌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有更多惊喜等着戏迷用户,比如戏曲教学将联合知名剧院进行戏曲教学合作,让戏迷在家就可以在线学习;还有戏曲名家公演的付费观看,通过收取直播门票与剧场分成的方式,既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也能让原来受地域限制的用户可以欣赏到高品质的戏曲演出。

  思考与展望

  传统戏曲如何破圈和传承?多年来戏曲人一直在努力,上海昆剧团从20年前开始就努力进校园,让更多年轻人走近传统艺术,也培养了一代年轻的“昆虫”。张军、王珮瑜、史依弘……这些传统戏曲的中坚力量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尝试用各种新的时尚的方式,为传统戏曲“吸粉”,而走到线上,借助新技术和新平台把吸粉效应扩大,也成为近年来专业戏曲院团和艺术家们的共识。

  今年突如其来的这场疫情,让“走到线上”变得更为迫切,事实上也倒逼了整个传统戏曲行业在线上开拓出了一方新天地。一场场直播、一段段短视频、一场场线上互动演出……在实体剧场暂时关闭的大背景下,不仅为传统戏曲保持了“热度”,更以线上传播的优势迅速吸引大量的“新生粉”。

  “大数据”不仅给了院团和艺术家们信心,更点燃了他们更多的渴望,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全民K歌以独树一帜的“在线K戏”功能,助力传统艺术迅速“破圈”、“吸粉”,把戏曲艺术家和戏迷粉丝进行了独特和紧密的连接。

  这样的连接,对于传统戏曲和“还不知道自己喜欢戏曲的人们”而言,将是一场多么美好的相遇啊。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秦陵博物院发布“蒹葭十二士”文化创意 
下一篇:《诗狂贺知章》开拍 再现“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基因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