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主体将完工 显江门侨乡文化

2020-07-11 16:51  广州日报   -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本月中旬完成主体站房正面外立面施工

 

  “生命之树”初长成

  黄文生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将在年内投入使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日前,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东段站房主体结构的地面水泥浇筑已完成,“生命之树”钢结构涂上了白色油漆,侧式站房室外幕墙、高架候车室西段室内装饰装修也在全力加速推进。预计到本月中旬,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将完成江门站主体站房正面外立面的施工。

  据了解,作为全省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集国铁、城际、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功能和商业开发于一体,汇聚深茂铁路、广珠城轨、珠江肇高铁、南宁经玉林至深圳高铁、广珠铁路以及江门城市轨道等多条轨道交通线,建成后将达到8站台20条线的规模,规模在省内仅次于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新宣轩

  预计年内投入使用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是旅客进出江门的主要通道,如何让他们对江门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施工方中铁建工集团江门站项目党支部书记刘阳告诉记者:“我们致力把城市特色注入站房设计,铸造江门城市形象的名片。”

  “小鸟天堂”是江门市新会区的一张名片,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施工方在进站大厅以“生命之树”为设计原型,重现巴金笔下独木成林、万鸟齐栖的百年榕树造型,立体呈现江门地方景观与侨乡文化。

  从江门站的正外立面向内看去,整棵“生命之树”扎根地下向上生长壮大,树冠中心预留了一个直径约10米的圆形采光天窗,阳光洒落在白色外漆的枝条上,错落有致的线条交相辉映,整体明亮大气且生机勃勃。

  记者现场看到,“生命之树”完成了整体建设,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保护层刮涂。施工方预计7月底能完成所有装修作业。此外,西段站房雏形已呈现,地面混凝土浇筑宣告完成。东段站房屋面钢网架正在同步进行拼接,预计在8月中旬完成钢结构施工,9月初全面转入内部装修作业。按照工程建设规划,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将在年内投入使用。

  除了“生命之树”,江门站其他建筑工程设计也融入了侨乡元素。江门市新会区以葵树闻名,江门站高架候车室采用“白色葵叶”吊顶,与“生命之树”相得益彰。而售票厅天花板同样铺设了“白色葵叶”,与高架候车室内吊顶相互呼应。

  此外,施工方在高架候车室两边商业夹层上方的面板增加以江门地标、特色风情、文化历史等元素为基础的设计。商业夹层的四个自动扶梯尽头处都将各设立一个碉楼牌坊装饰,让整个江门站更加赏心悦目,“侨味”更浓。

  带动新会珠西枢纽新城发展

  在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建设的同时,以其为核心的新会珠西枢纽新城崛起,新会区城市空间布局也正逐步合理优化。

  记者了解到,今年12个新会珠西枢纽新城公共配套设施项目启动建设。12个项目中包括投资12亿元的新会中医院新院,计划打造为珠西地区一流的三级甲等综合中医院,建成后可提供床位900多张;投资10亿元的江门农商银行总部大楼,将成为新会乃至全江门的金融服务中心;投资8亿元的文华商业广场,是江门首个地标式“立体农贸超市”,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群众的“菜篮子”,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购物体验。

  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已满一年,江门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接下来将有什么新的举措?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江门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表示,江门正通过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深江段、珠江肇高铁等项目的建设,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高速路网和港口建设也有新进展,对接港珠澳大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完成立项工作。

  未来,江门将进一步加快推动交通建设。轨道交通方面,确保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今年投入使用,力争南沙港铁路今年建成通车、深茂铁路深江段上半年动工建设,联合多方全力争取珠江肇高铁年内动工。高快速路方面,争取黄茅海跨海通道尽快开工,确保中开高速凤山互通至双水互通段建成、开春高速基本建成,打通西部连接珠三角大动脉。同时深化与广州、深圳、珠海等港口的战略合作。

  江门市东联广佛都市圈、深港澳经济圈两大龙头,西扼广东省战略西拓要道,处于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关键节点。随着江门辖区交通网络的完善,依托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以及大湾区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的交通优势将更加凸显。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洪加祥杭州速写(六首)
下一篇:上海豫园掀起“新国潮” 激发文化消费潜力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