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唐山矿的1号绞车于20世纪三十年代建成,通过牵引升降机完成人、物运输。由于仍在运转,现场不能展示其内部结构。而在线上则可以通过建模和虚拟运转来说明其功能和原理。 |
这是位于波兰的世界文化遗产维奇利卡和博赫尼亚皇家盐矿。由于安全、环境保护等原因,一些有意义的矿硐、矿山等工业场所不能经常向公众开放。通过线上展陈,则可远程访问。 |
近年来,随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于工业博物馆的讨论也越多,尤其是对生产设备、工具、产品、档案等可移动的工业遗产保护展陈的需求也日益增高。在此背景下,诸如沈阳工业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等综合性工业博物馆,北京印刷博物馆、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等专题工业博物馆纷纷落成。但目前尚无建设国家级工业博物馆的任何进展,这可能是受到了展线设计、展品征集和建设成本等诸多因素影响。
也就是说,工业博物馆覆盖的范围实在太广了,综合展示成本又非常巨大。
2020年疫情之下,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许多博物馆的互联网线上版本进入公众视野,取得了非常好的展陈效果。显然,从展品产权和包装运输来看,征集虚拟展品会比实体展品阻力小;从成本来看,网上博物馆的成本与实体展出相比要少很多;从访问效率来看,访问网上博物馆的时间成本远小于访问实体馆。那么工业博物馆是否也可以采取线上的方式来架构?答案是肯定的。线上展陈方式可与实体馆特性相补足,成为建设工业博物馆的一种新路径。
首先,线上展陈能满足工业博物馆多轴线特征。工业是时代、地理、行业、生产工艺等多条轴线上生长出的产物,单纯的时间或地理轴线无法涵盖工业最重要的因素。例如秦皇岛玻璃博物馆遵循行业发展逻辑,以行业的普遍性和实践的特殊性为主线;而开滦博物馆和抚顺西露天矿博物馆遵循生产工艺逻辑,以支护、掘进、运输、洗选等各个工艺流程作为展览主线而建立。不同于实体馆受空间和平面地形所限,网上博物馆不必限于单一轴线,有机会将重要轴线复合在一起,可以整体或“切片式”地观察工业发展,观察某一展品时也易于将它置于时代、地域、行业和技术等诸多维度之下来审视,知识的网络化程度会更高,内容更加丰富。
其次,线上展陈可以更好地体现工业展品的功能性。功能性是工业作为实践行业的重要特殊性,工业装备和工业产品的功能性展示,是工业博物馆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业博物馆的亮点。但是出于访问者和展品的安全性或污染、成本等诸多因素的考量,很多展品无法在实体馆中实际运行,仅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声光技术模拟,模拟力度也有限;而假如使用虚拟线上展示,则受限较少。矿物的洗选矿设备、轧钢厂生产线、水轮机、纺织机等生产设备以及诸多工业产品的结构和功能性更能绽放独特的魅力。
第三,网上博物馆形式有利于展线设计。实体馆里,访问者(visitor)往往需要根据确定的策展人(curator)设计的既定空间关系参观。这是因为空间和馆藏品的唯一性,在确定的时间内藏品组成的位置关系是唯一的。但线上资源的可复制性,使不同的策展人在同一时间设计出不同的“展线”,策展人根据不同受众实时编辑展线,也使不同的展线上出现同一件藏品成为可能。这可以大大丰富文化市场,也使普通访问者创建自己的展线成为可能。
除此之外,线上资源也便于实时监测和及时调整展线。大数据时代,访问者对线上资源的认可程度很容易从访问数量、点赞量、回访量等形式得到实时反馈。网上博物馆资源也不例外。大众对于某一博物馆或某一展线的认可程度,可以成为优化调整展线的依据。优化之后相对固定的成果,进一步固化成为实体馆中的展线,则可以避免盲目建立实体馆带来的资源浪费。
当然,网上博物馆的实施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第一,虽然已有相当数量和体量的文化遗产完成了数字化,但是工业遗产往往部件更多、精密程度更高、功能性更强,其数字化的难度和成本也较高;第二,网上博物馆往往藏有三维模型、高清音视频资料等资料,在广域网中传播对于网络的带宽和稳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随着不断迭代的数字化技术和不断深入的5G网络建设,挑战会转化为机遇;那些记录时代发展的工业展品,也将有机会在网上博物馆中放射出光芒。
(作者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研究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