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中外联合考古项目工作会23日在京举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介绍了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联合开展的“沙特塞林港考古项目”。
姜波表示,遗址发掘出土文物十分丰富,包括铜砝码、青金石、玛瑙、象牙制品、钱币等,同时还发现了阿拉伯石器、波斯釉陶及来自中国的瓷器(包括宋元时期的龙泉青瓷和景德镇青白瓷,以及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生动展示了塞林港作为国际贸易海港的历史画卷,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
据悉,该遗址年代应在9-13世纪,大体属于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时期,对应中国的唐宋之际。遗址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左右,是一处大型的朝圣贸易港遗址。目前,该遗址保存较完好,从调查情况看未受到自然与人为破坏。
两国联合考古队通过拉网式调查、无人机航拍、遥感考古与数字测绘工作,结合重点区域的发掘,在塞林港遗址发现了成片分布的大型建筑遗址,保存尚好、格局清晰、遗迹丰富,流沙掩盖之下,部分墙体尚存数米之高,一处古代繁华海港的历史景观依稀可见。
中沙水下考古队员通过海底调查、搜索和采样,探明了塞林港周边海域的水底状况,在遗址南侧确认一处可供泊船的古港湾,并找到了古代船只进出港湾的航道。通过无人机航拍和遥感考古,在遗址东侧发现被流沙掩盖的古代季节性河流遗迹,源出于遗址西部的汉志山脉。
姜波介绍,通过此次考古项目还搭建了多学科合作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共同开展塞林港遗址的综合研究。该项目吸纳了国际一流的考古学、碑铭学、陶瓷史、玻璃史、动植物考古专家及多个学科的自然科学学者,从考古学与贸易史的角度解读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塞林港遗址。
他总结了对塞林港遗址的初步认知: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期间(1430-1433年),随行翻译马欢等人曾进入红海,并赴默伽(今麦加)朝圣,其所见所闻见录于马氏所著《瀛涯胜览》。与此次考古发现相印证的是,公元1431年,马欢去麦加所携带物品清单中即有“磁器”一项,比他早二百年游历红海地区的汪大渊(注:中国14世纪的大旅行家,曾自东向西完成了泉州-红海的旅程),也目睹了中国瓷器在市场上销售的情形,时称“青白花器”(是否确指“元青花”学术界尚有争议,但确为瓷器当无异议),这呼应了中沙考古队在塞林港发现中国瓷器的情形,表明至迟到元明时期,中国瓷器已经行销于红海地区。考古实证表明,可能早在唐代,中国与包括红海在内的中东地区已经进入一个陶瓷贸易的高峰时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