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15日在上海围绕论坛主题“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考古学视野:人类共同的未来”举行系列学术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研究员以“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的发现与研究”为题演讲提出,从夏商周到宋元明清时期的众多都城遗址考古发掘研究显示,中国古代王朝都城规划建设方面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朱岩石介绍,先秦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都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第一阶段,从考古发现来看,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时期,都城遗址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出土有高等级的建筑遗迹和遗物,遗迹呈现突出的宗教礼仪特性,就政治、宗教地位而言,它已成为王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如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殷墟遗址等。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周王权威丧失,礼崩乐坏,诸侯竞争,在都城建设上表现为各诸侯国纷纷修筑城邑,列国王城城市规模宏大,不同王国都城之间的建设呈现竞争特征,为此后统一帝国时代都城的建设奠定了思想理念、工艺技术的基础。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都城是统一帝国时期的开始,这一时期承袭了先秦时代城市规划的思想特点,同时出现新的要素。继承秦制度的汉长安城规模宏大、建筑雄伟,代表了秦汉时期都城的特点:一是帝国都城以宫城为中心,西汉长安城内集中建造了为数较多的宫城,面积占全城三分之二,其中未央宫作为皇宫;二是在西汉长安城中,把平民、贵族居住的闾里、官署、市场等与宫城同时纳入一个大的空间中,这种现象在先秦时期不见或非常少见;三是秦汉时期都城实现宫庙分离,先秦时期宫、庙突出,而从秦汉开始突出皇帝宫城,宗庙不再居于都城重要位置。
他说,秦汉时期都城具备中国历史时期封建都城的全部要素:皇宫、核心宫殿建筑群、国家礼制建筑群、皇家御苑、国家官署府库、一般人从事经济文化等活动的生活空间等,形制布局特点包括都城面积空前、防卫系统严密发达、都城方向从面向东方转为面向南方、多宫制度、大型宫殿均为夯土高台的土木结构等。
三国至隋唐时期(公元220年-公元907年)经历魏晋南北朝分裂、南方与北方都城并存,这一时期前半是纷乱动荡的魏晋南北朝,都城突出总体规划,逐步形成全城中轴对称布局、单一宫城制度的规划思想;后半则进入大一统的隋唐帝国,隋唐长安城面积达到81平方千米,在都城规划建设中继承秦汉时期都城基本要素,同时极大扩展了一般居民的生活空间,更具备中古时期城市的丰富内涵,其形制布局特点是:逐渐完成从宫城-内城-外城到宫城-皇城-外廓城的形态演进,出现宫城-皇城-外廓城三重城中轴线合一的中轴大道;整个都城规划出封闭式里坊,成为承载一般居民生活的空间;都城中土木建筑技术进一步成熟,具备建造多层、超高大型土木结构建筑能力等。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10世纪-公元20世纪初),北宋、南宋经历与辽、金王朝对峙并存时期,同一王朝也有一个都城为主、多个京城共存的情形,都城规划建设也继承秦汉时期以来的都城基本要素,基本保持隋唐时代都城大的格局特点,包括单一宫城制度、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宫城-皇城-外廓城三重城构造等,但原来都城规划中封闭式里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长巷式街区。
朱岩石指出,中国古代王朝的都城遗址具有唯一性,均是当时社会的中心,相关考古成果为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提供丰富资料。因此,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发掘调查与研究,也成为中国考古学重要的学术课题之一。
他表示,中国古代都城遗址都属于不可替代的大遗址,目前都城考古工作中结合遗产保护发掘与研究日益增多,以遗址保护为目的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不但促进中国古代都城遗址研究,也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奠定科学基础。(完)